
11-04-练习十.doc
2页练习十 教学内容:p.106~10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并比较 2、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小数的产生,知道一些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图略) 读完题目要求,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小数、涂色) 把答案写在书上,交流 指出:完整的一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1”表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题略) 同样,读完题后要求学生说出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 学生练习,并交流 3、三位小朋友储蓄的钱数如表,说说每人储蓄的钱是几元几角?谁最多?谁最少? 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吗? 4、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注意:1后面是一点几,2后面是二点几,数的时候要数完整,前后要兼顾 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在填出的数中”这一要求,你会怎么考虑呢? 5、加减对比练习: 0.5+0.3 2.6-0.8 7.8+1.1 6.2-3.9 0.5-0.3 2.6+0.8 7.8-1.1 6.2+3.9 提醒学生看清楚加减符号,再计算。
6、绳子长10.5米,绑树苗用去3.2米,修篱笆用去4.6米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7、爸爸和小明做衣服用布的米数如表(表略) (1) 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布多少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注意指出:一般我们会提一些求和、求差的问题,在提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去考虑该问题是否有实际的意义比如说这道题,如果把爸爸做上衣用布和小明做裤子用布合起来,显然是不合适的,那就不要问这类问题 更明显的例子:两个学生跳高,我们只能比他们谁比谁跳得高多少,而不能算他们合起来一共跳得有多高,显然后面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提问题也不能随便提,还要考虑到现实的情况 8、你能根据每一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吗? 先请学生说说每一组的规律是什么?自己是怎么发现的再说说按照这个规律接着往下写,应该写什么 9、0.□>0.□ □.4<3.□ 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填写之前的思路比如说前一题,整数部分都是0,那就只要看小数部分,答案有很多 而后一题,先考虑整数部分,□比3小,可以填0、1、2甚至是3,如果填了前几种,那小数部分怎么填可以;但如果是填了3,那整数部分就变成了一样大了,要比小数部分4比几小…… 比小数,先要比整数部分,然后再考虑小数部分。
10、教学“你知道吗?”: 重点理解“小数就是十进分数”,即我们前面上课讲的“0.( )=” 了解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来表示小数;了解小数的演变过程 知道在400年前,小数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问:学习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可能再过若干年,小数又会变成新的模样, 这些变化是使得小数看上去更加简便易懂……)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