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会计9第九章责任会计.ppt
36页第九章责任会计,知识要点,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指标 内部转移价格,本章学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并就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作了简要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责任会计的涵义、作用,掌握责任中心的分类及考核指标等内容学习本章时,要求仔细阅读教材,熟悉相关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进行记忆;对于主要方法要系统地理解掌握;认真完成练习题目;结合教材,进行课外阅读 知识点:责任会计、责任中心(重点)、内部转移价格等 重点词汇:责任会计、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导入案例:考核投入还是产出--犯人船,18世纪70年代初,英国宣布澳大利亚为它的领地,并着手开发澳大利亚英国政府把判了刑的囚犯运送到澳大利亚,作为开发澳大利亚的劳力运送囚犯的工作由政府承包给私人船队去完成 开始时 启示:考核方法引导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业绩考核,就有什么样的员工行为每家企业在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都会加入财务指标应该使用哪些财务指标?设立的指标是否合适?这些是管理人员必须清楚的问题,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第一节概述,一、责任会计含义: 企业为了适应经济责任制的 要求,将企业内部划分为若干责任中心,以各责任中心为对象,进行预算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的 一种内部控制制度。
二、责任会计的意义 1.有利于落实经济责任制 2.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成本控制 4.有利于及时反馈经济信息,第一节概述,三、责任会计的内容 1.建立责任中心 2.编制责任预算 3.考核责任预算 4.确定考核标准,第一节概述,四、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原则 1.责权利结合 2.可控性 3.反馈性 4.及时性 5.目标一致性,第一节概述,一、责任中心 各个责任单位能够对其经济活动严格控制的区域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分类,二、责任中心分类 1.成本中心 2.利润中心 3.投资中心,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分类,三、成本中心 1.成本(费用)中心的形成,是由于不考核或不会形成用货币计量的收入,而只着重考核其成本或费用 2.在评价成本(费用)中心经理人员的业绩时,应以可控成本(可预知,可计量,可调控)为主要考核依据 3.成本(费用)中心考核的重点是责任成本,即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归集的成本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分类,四、利润中心 1.利润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销售收入的责任单位 2.利润中心分类:“自然形成的”利润中心;“人为划分的”利润中心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分类,五、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和收入,又能对投入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单位,在企业中属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分类,一、内部转移(结算)价格含义 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内部结算和进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计价标准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二、内部转移价格作用 1.有利于分清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2.有利于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和编制全面预算 3.评价考核责任中心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三、内部转移价格种类 1.成本及成本加成价格 2.市场价格 3.协商价格 4.双重价格,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是以产品的成本或成本加成为依据制定的内部结算单价具体分为计划制造成本型、计划变动成本型、计划制造成本加利润型等,分别适合各成本中心之间和人为利润中心之间的往来结算三、内部转移价格 的类型,1.成本 及成本 加成型,是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基础制定的,它适用于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之间的往来结算2.市场 价格 型,双方部门经理就转移中间产品的数量、质量、时间和价格等进行协商,并设法取得一致意见确定的内部结算价格3.协商 结算 价格,采用双重内部结算价格,就是提供产品的责任中心转出产品与接受产品的责任中心转入产品 ,分别按照不同的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其差额由会计部门进行调整。
4.双重 内部 结算 价格,例:某企业第一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可以直接出售,也可由第二车间继续加工后再行出售第一车间半成品单位变动成本3 元/件,单价5元/件第二车间继续加工时单位变动成本2 元/件,加工后产品单价10元/件如果以5元/件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计算各车间和企业可实现的单位贡献毛益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解答:,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一、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成本(费用)变动额 =实际责任成本(费用) -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变动率 =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例: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A产品,预算产量6000件,单位成本100元,实际产量7000件,单位成本95元计算成本变动额、成本变动率 成本(费用)变动额 =实际责任成本(费用) -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变动率 =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解答: 成本变动额 =95×7000 -100×7000=-35000 (元) 成本变动率 =-35000 / (100×7000)×100% =-5% 该成本中心的成本降低额为35000元,降低率为5%。
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二、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利润并不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概念,在评价利润中心业绩时,有以下概念: 贡献毛益、可控贡献毛益、部门(中心)贡献毛益、税前部门(中心)利润,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公司某部门数据如下,单位元: 部门销售收入 15000 已销商品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10000 部门可控固定间接费用 800 部门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 1200 分配的公司管理费 1000,举例,解答:则该部门利润指标: 收入 15000 -变动成本 10000 =(1)贡献毛益 5000 -可控固定成本 800 =(2)可控贡献毛益 4200 -不可控固定成本 1200 =(3)部门贡献毛益 3000 -公司管理费 1000 =(4)部门税前利润 2000,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三、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1.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它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 =销售收入 利润 投资额 * 销售收入 =投资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三、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2.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的利润扣减其经营资产按规定的最低利润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 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报酬率,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例1:计算填出表内空白 摘要 A B 销售收入 100000 ( ) 销售成本费用 90000 ( ) 销售利润 ( ) ( ) 资产平均占用 ( ) 20000 投资周转率 ( ) 3 销售利润率 ( ) ( ) 投资利润率 20% 20% 最低报酬率 12% 剩余收益 ( ) ( ),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解答: 摘要 A B 销售收入 100000 (3*20000=60000 ) 销售成本费用 9000 ( 56000) 销售利润 (10000 ) ( 20%*20000=4000 ) 资产平均占用 10000/20%=(50000 ) 20000 投资周转率 (2 ) 3 销售利润率 ( 10% ) (6.67% ) 投资利润率 20% 20% 最低报酬率 12% 剩余收益 (4000 ) ( 1600 ),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例2:开利公司有一投资中心,今年一季度的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收入150000元; 营业资产(季初余额)70000元; 营业资产(季末余额)90000元; 营业利润15000元; 预期最低报酬率14%。
要求:计算该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与剩余收益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解答:⑴营业资产的平均余额 =(70000+90000)÷2=80000(元) ⑵销售利润率=15000÷150000=10% ⑶资产周转率=150000÷80000=1.875(次) ⑷投资报酬率=10%×1.875=18.75% ⑸剩余收益=15000-(80000×14%) =15000-11200=3800(元),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例3:假定某分部的经营资产为200 000元,经营收益为60 000元 [要求](1)计算分部的投资利润率 (2)如果最低报酬率按14%计算,其剩余收益为多少? (3)如果采用投资利润率来评价分部的业绩,预计对分部主管的行为有什么影响?(4)如果采用剩余收益来评价分部的业绩,预计对分部主管又会有什么影响?,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答: 1)投资利润率=60 000÷200 000=30% 2)剩余收益=60 000-200 000×14%=32 000元 3)采用投资利润率作为分部业绩的评价指标,分部主管将倾向于排斥利润率低于30%的投资方案,因为这将降低分部的业绩。
但这也许是短期的行为,假定整个企业平均的利润率为20%,那么只要高于20%的投资机会就将提高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 4)采用剩余收益作为分部业绩的评价指标,分部主管将乐于接受所有高于最低要求的报酬率的投资机会,因为这将提高分部的剩余利润第四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与考核,责任会计与前面章节关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全面预算和成本差异分析的内容,所以应注意结合起来掌握 课后思考题: 1.什么是内部转移价格? 2.应怎样根据企业内外的环境、条件正确地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不同需要? 课外阅读:林钢,《责任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4,本章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