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校园与传统数字校园的区别.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智慧校园与传统数字校园的区别 中国教导信息化网 聪慧校园 聪慧校园(zhi hui xiao yuan):所谓“聪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变更党校学员、工作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举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生动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聪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聪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的特征:一是为宏大师生供给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供给基于角色的天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供给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聪慧校园”的基石是前期数字校园的创办与进展也就意味着,“聪慧校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根基设施平台,要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笼罩的网络环境;其次,要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 聪慧校园与传统数字校园的识别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和信息数字化为根基,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有助于教学、教研和校园管理的应用系统,实现校园管理以及教学的数字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聪慧校园” 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进展演化的目标和导向它以数字化校园为根基,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智能应用终端和应用软件的普及使用,对来自于校园根本个体的各种信息数据实现感知、传递、采集、监测和分析,通过变更和构建校园人与物、人与资源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交互方式,拓展了管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人与各类校园资源之间交互的实时性、明确性、生动性和响应速度 数字校园呈现的是形态、数据和结果,聪慧校园更强调的是校园全体人、物、资源之间交互的过程监视和动态管理,从而实现智能监视、评测、互动、指点和预防的更具聪慧化的管理模式 类别 建立根基 互动方式 解决目标 系统关系 数据呈现 教学资源 校园安好 信息传递 传统数字校园 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校园网 人与人之间的互联 针对校园数字化的根基硬件与应用创办 应用系统单独创办,系统间是独立不互通的“信息孤岛” 校园信息数据化呈现,被动的采纳结果 资源形式单一、共享性差、教学方式单一 园安好人为判断、轻易疏漏 信息传递方式单一 鼎师聪慧校园 以互联网为根基、云计算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之上的校园网 人与人、人与校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 针对校园管理和教学应用的软硬件与应用创办 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用户身份统一认证,信息数据智能推送 校园数据智能化分析与应用,主动的预料提升 资源形式多样、多种教学应用结合、天性化教学 校园安防智能监控、主动预警 统一通信形式多样、操作便捷 3应用案例 3.1开门 3.2借书 3.3考勤 3.4消费 3.5未来教室 3.6电子围篱 3.7车牌识别 3.8智能楼宇 3.9无线校园 3.10访客系统 3.11移动智能卡 3.12高新区教科网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