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docx
9页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 摘要: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新信息环境现状,指出新信息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存在着4点不足:忽略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进学生的信息需求变化、未能充分利用无碍学习、互动共享的教学平台、高校数字图书馆未能及时发挥出足够的阵地作用,针对不足,提出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关键词:高校,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信息环境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大学2013年应用性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XJYYXKC49)、安徽大学2014年“百门精品实践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JKC2014012)的成果之一互联网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已发生了变化,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也获得了发展契机,如何有效提高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1 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新信息环境1.1 多媒体工具的普及推动了学生信息触及的日常化校园网络的建设和智能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接触信息变得轻而易举各类网站、微博、、促使信息推送日常化,在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专注力,学生在无意识的、随意的、不加思考的状态中接触信息,导致个人主观检索意愿丧失,浪费了有效利用网络优质资源的机会。
2.2 高校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增强2001年至今,国内的高校信息检索教学处于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阶段[1],高校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程度加强,相关探索性成果开始涌现,对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参考刘敏依据本校图书馆举办的信息检索技能大赛答题状况,对本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作出评价根据评价结论,认为应加强宣传、增强参与性、增加专业数据库的检索训练、注重教学效果评价[2]张东烜对深圳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并从教育原则、方式、体系等方面指出了深圳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3]具备较高信息素养水平的学生在对信息的辨识、抓取、整合和使用上具有较强的自信,在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他人所没有的优势因次,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有力手段,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作用愈加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高校信息检索教学工作者更深入地思考课程的社会价值及在学生未来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2.3 应对社会竞争成为学生追求高质量信息的内驱力2008年以后,高校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许多学生通过证书考试、社团活动、校外实践调研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履历另一方面,社会生产需要的变化会导致某些热门专业在最近几年内丧失吸引力,产生低就业率现象。
高校学生按专业组成小群体,群体内成员几乎具有相同的资源条件,如何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一个学生必须认真思考的事情无论是参加证书考试和实践调研,还是克服就业形势的不乐观,所获取信息的质量都会决定竞争结果因此,学生在潜意识中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的信息2.4 MOOC等课程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MOOC(慕课)即大规模开放课程,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自由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知识的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慕课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教的方式,还在于教的内容,它借助互联网向所有人开放,没有时空限制和门槛限制,只要在网上注册后就能随时随地学习,由播放视频、提问、练习、小组学习等环节组成,通过提问、互动等环节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学习、深度学习,教师主要是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4]大多数慕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符合大众的需求,并非个别群体的独享课程,扩大了课程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一些类似的教育网站的发展同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水平是信息时代对人类的一种高要求,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需的技能[5],信息检索课程已成为提升信息素养水平的有效方法,符合多数学生的需求,为信息检索课程的“慕课化”提供了条件。
2.5 高校数字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取丰富信息资源的过渡平台数字图书馆在发挥便捷地检索纸本文献资源作用的同时,也成为获取数字资源的链接点和中介物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吸收和释放功能在学生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提供学术讲座信息和有关信息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信息,鼓励学生积极拓展现有知识体系,丰富社会阅历二,积极建设校内数据库、购置专业学术数据库,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以安徽大学图书馆为例,在2014年9月和10月份,图书馆相继开通10个以上的数据库和专业网站的试用,包括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数据库、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起点考研网等,为学生求学深造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3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的不足3.1 忽略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检索课程教材的内容应重点突出素质教育,信息意识、检索技能和信息道德缺一不可[6]当前多数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的基础内容涵盖文献检索能力培养、知名全文数据库和文摘数据库的使用和信息的获知、分析与利用的方法,关注的多是检索技能的提升然而,互联网和智能等多媒体工具的迅速普及,导致学生接触各类信息趋于日常化,信息使用行为出现了偏差:随意浏览,不关注信息价值,过后无印象;不擅长将焦点信息存储起来作为拓展知识的素材;接触信息之后,不能做到旁征博引,即便是看过了,在课堂发言中,仍没有意识到某一案例或事件可以作为某个问题的有力的说明材料,不能提高发言效果;不善于主动利用免费的网络数据库资源。
互联网时代,是否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正是评价一个人信息素养水平高低的标准当前的信息检索课程比较关注学术数据库检索技能的提升,尚未完全触及上述现实问题,因而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3.2 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进学生的信息需求变化高校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加强,武汉大学开设“信息检索”精品课程项目,吉林大学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信息检索研究中心[7],信息检索课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中的作用得到了高校的肯定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教学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当下的求学生涯,还应充分考虑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存中所具备的信息使用技能,鼓励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能自主学习,不中断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目前的信息检索教学存在着“顾当下,轻未来”的不足,导致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发生断层,其原因是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信息需求的变化学生一踏入校门,短期选择比较单一: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进入大三,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和社会竞争程度的情况下,选择开始分化,有的选择继续深造,有的选择求职就业,因此会对某些科目、某些资格证书考试、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需求此时,信息检索课程就有了不同的面向群体,教学侧重点应有所差异。
信息检索课程的无差别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学生追求高质量信息的需要3.3 未能充分利用无碍学习、互动共享的教学平台慕课等课程学习平台为学生的知识拓展提供了机会,其不限时间、空间、人数的无碍学习特点和交流、小组讨论等互动共享方式为师生之间的深度沟通提供了条件目前多数信息检索课所依赖的授课支持资源是教室的多媒体工具和PPT课件,虽然便于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但因有时间限制而影响了深入交流信息检索课程的“慕课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不足近期,武汉大学的“信息检索”课程在慕课平台爱课程网上线[8],为广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检索知识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过,各校的信息检索课程体系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而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自建本校教学平台还是很有必要的遗憾的是,国内多数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实现这一转变3.4 高校数字图书馆未能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高校数字图书馆在数据库资源购买方面考虑了本校师生的需求,成为师生获取优秀数字资源的平台在校园中,师生免费使用的付费型数据库就是图书馆所购买的数据库,而信息检索课需要讲授各类数据库的使用,数字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类型、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检索教学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联系:高校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检索课传授文献检索方法、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实践平台,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到学生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效率和感受。
尽管联系如此紧密,但很少有高校在数字图书馆发布与信息检索有关的教学资料,高校数字图书馆没有成为有效宣传信息检索作用、传播信息检索知识、存储信息检索教学资源的阵地4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信息检索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与信息的承载主体息息相关信息检索课程历经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传统文献检索发展到现在的信息素养教育,其变化历程反映了信息承载主体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已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生信息检索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互联网和信息检索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选择在推进信息检索课教学时,要关注教学方式的同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良好地适应新信息环境,有效提高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4.1 开展多元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限制,存在不能充分展开教学的缺陷,这使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建设以图书馆为核心的课程实习基地、开展高校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竞赛成为更好的选择[9]为了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纠正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的偏差行为,课程实习基地的培训和信息检索技能竞赛的题目应增加情景模拟考核:当场提供一种情境,如企业违规生产食品被查后倒闭,让学生在网络上利用搜索引擎自由检索与此情景相关的新闻报道等案例,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案例主要信息进行提炼,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利用案例来说明这一情景并发表见解。
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总结,一旦选择错误或总结不完善,会影响说明效果,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利用信息的不足为了使课程能适应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培训效果评估和竞赛成绩分析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教学内容4.2 实施导向型教学,发挥因材施教的优势实施导向型教学主要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当前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数据库使用技能,没有关注学生在分水岭阶段的不同信息需求前文讲到,学生在大三会产生选择的分化现象,无论是哪种选择,都要应对未来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这成为学生追求高质量信息的内在驱动力信息检索课程的导向型教学包括求职就业导向和求学深造导向,大学前两年的课程保持统一,大学后两年的课程按导向进行划分,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获取自身所需高质量信息的能力有效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加上良好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社会生存中获得竞争优势4.3 嵌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并行实施张国臣对“专业知识嵌入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对嵌入式教学的实施过程给予说明,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嵌入式教学因具有激发学习检索课的愿望、锻炼自学能力、培养研究能力等优势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10]。
与导向型教学针对的是求职就业导向和求学深造导向的两类学生不同,嵌入式教学能够与不同专业结合起来,这种方式所针对的学生群体范围更小,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信息需求和专业背景知识,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不一般的作用院系和图书馆相互协作、各负其责:馆员主讲信息检索规则与技巧、院系老师设置专业检索题目在讲授过程中,宜采取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主讲老师提出一个设计好的检索课题,要求学生检索出来的文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3分钟内检出来源于同一个数据库的文献数量不少于30篇、篇名中必须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