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LCD背光模组的详细介绍.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熠***
  • 文档编号:184101579
  • 上传时间:2021-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LCD背光模组的详细介绍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 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用于背光模组的黑白胶  中国大陆TFT产业的崛起,牵动整个上游配套材料厂商的投资目光中国大陆的系列TFT面板与液晶模组投资案例,让拥有着上游材料生产技术经验的日本、韩国、台湾无不盯紧中国大陆的TFT投资脉搏对于关键材料背光产业来说,日本、韩国、台湾包括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背光模组企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CFL胶带更是群星灿烂,集聚了全球鼎级供应商3M、日东、积水、四维、韩国Tapes进驻中国大陆,庞大的CCFL商机让中国大陆的TFT产业本土化将加快进程,反而给背光材料的成本增加很多,随着大陆黑白胶技术的卓越创新,目前国产优质化材料3G-BW650M黑白双面胶以优质的质量,稳定的产能,周全的服务在行业中获得广泛的好评取得了大家的信任....... LCD背光产业中的粘接技术黑白双面胶 3G-BW650M黑白双面胶主要应用于背光源上,起固定、遮光作用(遮掉边光和灯位的光),也叫遮光片、黑白膜,简称黑白胶。

      相对TFT-LCD所使用的背光源遮光要求较高,所以大部分的黑白胶都应用在TFT-LCD的背光源上面 除黑白胶外,还有黑黑胶(双面为黑色),主要作用仍然是固定,遮光;黑银胶(单面黑色,单面银色),除遮光外,银色面有反射作用相对黑白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3G-BW650M黑白双面胶的特性   主要是固定和遮光,相对这个特点,其本身在生产使用中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粘性方面   黑白胶黑面与白面的粘性对比,白面需要更大一些,因为白面与橡胶框相连接,而黑面与玻璃相连接,相对玻璃对胶的附着性,橡胶框更差一些,所以需要白面的粘性更大来保证整个模组的稳定性这也是客户方在引进时相对在意的一个特性   3G-BW650M黑白胶的市场需求   由于小尺寸TFT液晶模组主要应用于和MP3/4/5类终端产品,所以和MP3/4/5的年生产数量基本上即为整个背光产业对黑白双面胶的需求量   我国预计今年会生产8亿台左右,是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而MP3/4/5基本上会有3亿台左右,是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 平均生产300-500个小尺寸背光需要一平米的3G-BW650M黑白双面胶,年需求量在大约3000-4000万平方米左右。

       LED背光源3G黑白胶的特性  ►3G-BW650M黑白胶是一款双面遮光胶,黑白胶厚度为0.065MM,材质为PET,白面粘着力>1.9KG/IN,黑面粘着力>1.7KG/IN,保持力>20H,遮光率>99.8%,反射率>86%,使用温度为-10-100℃,拉伸强度200-270牛顿;3G-BW650M黑白胶采用中离型度的PET离型膜,冲切和旋转割切时有好的加工性能,在高温高速运转中不易断片不会有溢胶现象3G-BW650M黑白胶具有以下特性: ►厚度十分精确,且整支材料厚度十分均匀 ►可加工性优秀,可以裁成精确的模切形状,也可以采用手工方式粘接被粘着物   ►裁切强度高  ►主要用于贴在产品光源上侧或产品侧边的贴布,主要起遮蔽及反射光线的作用   3G-BW650M黑白胶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等显示屏部件背光源边框固定及遮光效果  起源及发展  简介   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为液晶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  背光模组光,背光模组之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 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LCD面板现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型电脑、數位相机及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之电子产品,因此带动背光模组及其相关零组件的需求持续成长,在面板低价化的刺激下,又以笔记型电脑及LCD监视器等大尺寸用面板需求最大,为背光模组需求成长的主要动力來源。

      全球大型LCD背光模组产值将较2002年成长 23%,达26.19亿美元,且逐年增加,到2006年产值将达到37.26亿美元在国内LCD面板厂商积极扩产下,国内内需市场持续扩大,由于国内厂商生产的背光模组已与国际大厂的制造水准相当,加上在量产规模及就地供应上之优势,国内背光模组自给率将可再往上提升 编辑本段作用LCD 面板第二大关键零组件  LCD面板主要系由彩色濾光片、背光模组、驱动I C、补偿膜及偏光板、玻璃基板、I T O膜、配向膜、控制电路等零组件所组成,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必须藉助背光模组來达到显示的功能,LCD面板制造商在产生玻璃面板之後,须先结合彩色濾光片,兩者封合後灌入液晶,再与背光模组、驱动I C、控制电路板等组件,组合成LCD模组出售给下游的笔记型电脑或LCD监视器制造商由于背光模组为仅次于彩色濾光片之LCD面板第二大关键零组件, 为因应国内面板厂商对关键零组件的大量需求及寻求降低成本要求下, 如瑞仪、中犟、 辅祥、科穚等厂商纷纷投入, 致在LCD上、下游产业之中, 背光模组现已成为本土化速度最快的一项零组件 显示器光源提供者  背光模组其主要由光源(包括冷阴极萤光管(CCFL))、热阴极萤光管、发光二极体(LED)等)、灯罩、反射板(Reflector)、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扩散片(Diffusion sheet 1-2片)、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1-2片)及外框等组件组装而成,其中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为最主要之技术和成本所在。

      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厚度薄、质量轻且携带方便,且相较于目前得CRT更有低輻射的优点,近年來需求快速的增加,己能在显示器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著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在大尺寸及低价格的趋势下,背光模组在考量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市场要求,为保持在未來市场的竞争力,开发与设计新型的背光模组及射出成型的新制作技术,是努力的方向及重要课题 编辑本段类别综述 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可分为前光式(Front light )与背光式(Back light)兩种,而背光式可依其规模的要求,以灯管的位置做分類,发展出下列三大结构 侧光式结构 (Edge lighting)发光源为摆在侧边之单支光源,导光板采射出成型无印刷式设计,一般常用于18吋以下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其侧边入射的光源设计,拥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色,亦为、个人數位助理(PDA) 、笔记型电脑的光源,目前亦有大尺寸背光模组采用侧光式结构 直下型结构  (Bottom lighting)超大尺寸的背光模组,侧光式结构已经无法在重量、消费电力及亮度上占有优势,因此不含导光板且光源放置于正下方的直下型结构便被发展出來。

      光源由自发性光源(例如灯管、发光二极体等)射出藉由反射板反射后,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面射出,因安置空间变大,灯管可依TFT面板大小使用 2至多之灯管,但同时也增加了模组的厚度、重量、耗电量、其优点为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结构简易化等,因而适用于对可携性及空间要求较不挑剔的LCD monitor与LCD TV ,其高消费电力(使用冷阴极管),均一性不佳及造成LCD发热等问题仍需要求改善 中空型结构  随着影像要求的尺吋增加,LCD也朝更大尺寸的方向发展,现在这類超大型的LCD被拿來当作监视器及璧挂式电视,不仅要求大画面、高亮度及轻量化,在电器上亦要求高功率下的低热效应,近年來发展的中空型结构的背光模组,使用热阴极管作为发光源此结构以空气作为光源传递的媒介,光源向下被稜镜片与反射板对方向调整及反射后,一部分向上穿过导光板并出射于表面,另一部分因全反射再度进入中空腔直到经折反射作用后穿过导光板出射,而向上的光源或直接进入导光板出射,或经一連串哲反射作用再出射:导光板的形狀为楔型结构,目的在求均一化的效果 编辑本段组成综述  主要组成为发光源(Light source)、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胶框(housing)、反射片(Reflector)、扩散片(Diffuser)、增光片(BEF、棱镜片)、黑白胶(Curtain Tape)等。

      由于背光要求越来越薄,所以有部份需加铁框(METAL FRAME)   背光模组主要系提供液晶面板一均匀、高亮度的光源,基本原理系将常用的点或线型光源,透过简洁有效光机构转化成高亮度且均一辉度的面光源产品一般结构为利用冷阴极管的线型光源经反射罩进入导光板,转化线光源分布成均匀的面光源,再经扩散片的均光作用与稜镜片的集光作用以提高光源的亮度与均齐度在此我们就背光模组的几个基本构成组件做些介绍 增亮片  光自扩散板射出後其光的指向性较差,因此必须利用稜镜片來修正光的方向,其原理藉由光的折射与反射來达到凝聚光缐、提高正面辉度的目的,以增加光缐自扩散板射出後的使用效益,使能整体的背光模组的挥度提高60%-100%以上主要以多元酯(polyester)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为材料,其表面结构一般为为稜形柱体或半圆柱体目前跨国公司3M为全球独家供应商,拥有多项相关专利,通常一部背光模组会使用兩片增亮膜,彼此方向垂直,将光集中增加辉度 扩散片  制作材质:使用PET或PC基材,正面光滑,反面粗糙 制作方式:1.在PET基板上涂布扩散层(透明树脂混合光扩散材料制成)  2.以PC为基材,利用滚轴热压形成凹凸粗糙面 区分方法:PET材料当光线透过时,会略偏黄色;PC材质当光线透过时会略偏蓝色. 扩散板、扩散片之功能为提供液晶显示器一个均匀的面光源 ,一般传统的扩散膜主要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而现有之扩散板其微粒子分散在树指层之间,所以光缐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的再兩个折射率相異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缐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或是使用全像技术,经由曝光显影等化学程序将毛玻璃的相位分部纪錄下來粗化扩散膜基材表面,以散射模糊导光板上的墨点或缐条但在如此的光路架构下,由于材料本身及化学颗粒的性质,将会造成无可避免的吸光而且其对光的散射式散亂的,对于一固定距離的观测者來說,将会有   部分的光犟被浪费,而造成光源无法有效的利用再加上他的化学制程较费时,所需的生产成本相对也较高 稜镜片  制作材质:在PET基材上涂布覆盖锯齿状或波浪状的PMMA微结构   上下稜镜片两种.区别为基材上微结构方向(相互垂直)不同.   作用:提升正面辉度  种类:  BEFⅡ---(规则稜柱)单一方向增量大概60%,而两张垂直方向重叠可增加120%   BEFⅢ---(不规则稜柱,避免干涉现象)单一方向增量大概59%,而两张垂直方向重叠可增加111% RBEF---微结构非直角而是圆弧状,亮度比较:BEFⅡ>RBEF视角比较:RBEF>BEFⅡ   DBEF--- 3M专利,结构由多层可反射偏极光片相互贴附而成,可改变光的进行方向,经由反射后再加以利用 反射板 制作材质:PET及PC基材,反射率达90%. 作用:一般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反射板放置于导光板底部,将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而直下式背光模组则是置于灯箱底部表面或黏贴于其上,将经扩散板反射之光束由灯箱底部再次反射回扩散板以被利用。

      导光板 应用于侧光型背光模组,是影响光效率的重要元件,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程表面光滑的楔形板块,然后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导光板底面用网版印刷印上圆形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