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学段特点明确课时目标.doc
3页把握学段特点 明确课时目标一、各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 1、识写运用(识字写字;说话写话训练)2 、朗读指导第二学段 1、初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2、段式训练 第三学段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成文训练)二、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重点和课时划分的一般规律(一 )低段教学: 识写 朗读 训练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一边读书一边识字、写字,识写要分散在两节课里进行; 第一节课读得正确,第二节课读得流利 2、在朗读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指导读好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必要时可领读课文或句子 要读出人物、动物、植物的情感或神态 3、在抓住重点词语中强化说话写话训练 4、一年级(上)说话训练, (下)在说话基础上能写一句话; 二年级能说、写一小段话包括使用简单的关联词语说话、写话训练第一课时:第一步: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识生字 (圈—生字;标—段落;通—课文)第二步:自读(或齐读)课后田字格里生字(和蓝色通道里的生字) ,连读两次第三步:指名朗读,逐段指导先正音、纠错、辨析、断句等然后以段出示生字(两类生字) ,进行识字(以段相对集中生字) 。
再重点提取 1--2 个生字进行指导书写(完成一类全部生字的五分之三左右,剩余生字第二课时完成 )第四步:以课文里最主要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关联词语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一课时一般指导说话要说几句话而非一句话)第五步:如果有时间,自读一次课文或复习巩固一下识字第一课时在朗读的要求上以读通、读正确为主第二课时达到读流利 )第二课时:第一步: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或出示生字、巩固生字,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指名朗读,逐段指导 (要读出人物、动物、植物的语气、情感、神态、心理、姿势的变化;要让学生找到语言表达内容所具有的味道一定是依据文本指导读,而不是空洞说教 )第三步:在读流利基础上逐段解决遗留下来的生字第四步:在读完全文,完成识字任务后,回顾课文重点内容,点亮人文性(重在工具性,点亮人文性) (2-3 分钟)第五步:依据课文内的重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其他捕捉训练点,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落脚到写好几句话上 (课堂上留出 5---10 分钟时间写好几句话)(二)中段教学“以词语为基础” “以中心句为抓手” “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标准段的语言形式,领悟标准段的表达方式。
中段阅读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 顿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二是研究段的语言形式,以及研究构段的表达方式中段教学要变讲(教)语文为学表达,要变讲内容为学语感(读书) ,要变一条线为两条线相交于一点一条线是理解内容;一条线是学习表达(构段)第一课时1.读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读音的问题2.读指名读文在检查读书的基础上,指导识记(一、二类)生字,重点书写难、繁、易错的生字,纠正多音字的读法、以及儿化的音调重点解决理解非重点生词与长句子读好的问题,把最主要的、带有统领全文的词语留在第二课时,从词语、句子、段落、人文性上立体起来解决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句段教学以词语为基础,以中心句为抓手,以独立的标准段为重点组织教学1、抓中心句:《北大荒的秋天》2、先找中心句围绕中心句,先看写了几句话(三上) ;然后读懂每句话写什么意思;再找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最后分层字、词、句理解、感悟立体起来)3、接着思考这几层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一层一层拨笋,先抓词语的理解,再抓句子的感悟,都应体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最后把这几层整合在中心内容的理解上,整体朗读感悟注意:1. 中段词语的理解,句子的感悟都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字、词、句理解、感悟立体起来)2. 中段的识字教学(除生字外)重在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比较指导上3.第一课时重点放在读通读顺与字词掌握以及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四年级渗透暗示分段4. 第二课时重点放在段的教学以及与标准段相关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意境的联想与想象上,进行读写的迁移三)高段教学整体感知 直奔重点 立体教学 淡化分析 领悟表达凸显章法 捕捉练点 当堂练笔 读写训练高段:重在体悟情感,揣摩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一般主张两课时完成:允许在第一课时涉入部分段落的精读,打破过去第一课时扫除障碍,第二课时品读感悟的做法一)找准一个切入点, (中心段、道理段、过渡段、过渡句、题目)向非重点段或前或后进行辐射例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心句切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道理段切入《大海中永生》——邓小平的声音切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重点段切入《秦兵马俑》 、 《轮椅上的霍金》 ——过渡段切入《音乐之都维也纳》——题目切入(二)抓住一个主问题打通文脉主问题”的设计:1、从题目入手 2、从文眼提炼主问题 3、从联结点入手 4、从疑惑处入手5、从对比处入手三)关于词语的理解,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素入手,从含义引申,放在句子中理解,在情感中体悟,在意境中想象,把词语丰满起来、立体起来。
四)在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要强化对文章谋篇布局的引导,进而迁移到习作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读说结合五) 分段与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是高段的两个训练重点第二课时在精读文本之后,特别要注重对全文的总结、提炼、升华与概括其实每个重点段的学习都要回扣文本打通文章的脉络是较高要求的教学能力课时任务的界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不可一尘不变,生搬硬套 在低段教学中要讲究识字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 中段教学中,将词语运用和片段练习相结合;高段教学中,切记要将读与思、读与说、读与写、读与练等有机结合,还课堂一片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