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卷.docx
16页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了解自然 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据此完成1~4题. 下列选项中可以预测一个地区气候的是( ) A.纬度高低 B.经济水平 C.人口增长 D.资源多少【答案】 A 【解析】 解: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故选:A.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主发因素,要理解记忆. 2.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 ) A. B. C. D.【答案】 D 【解析】 解:图中山体素描图中有两个山顶,并且左高右低,结合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不同景观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级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答案】 C 【解析】 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C.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本题考查世界的降水规律,要理解记忆. 4.图片显示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春旱 D.台风【答案】 A 【解析】 解:读图可知,该图显示的自然灾害是地震,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必须加以防范. 故选:A. 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大自然中的自然灾害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寒潮,地震,台风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种类. 5.认识世界 世界上不同的区域不仅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完成5~6题. 关于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B.日本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东南亚有世界最长的尼罗河【答案】 C 【解析】 解: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故A错误; 东南亚地区的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故B错误; 欧洲西部受西风和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故C正确;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罗河,故D错误. 故选:C. 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东南亚地区的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罗河.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位置,熟记课本知识点的即可. 6.关于区域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人种构成单一,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B.俄罗斯重工业落后,消费品制造业发达 C.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D.中东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业【答案】 C 【解析】 解:巴西人种构成复杂,白种人占一半以上,混血人种仅次于白种人,人种构成单一、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的是日本,故A错误;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与消费品制造业相关的轻工业欠发达,故B错误;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故C正确;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经济支柱是石油工业,故D错误. 故选:D. 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世界上不同的区域不仅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理解答题即可. 7.一艘货船从福州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西行至意大利威尼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7~9题. 货船航行途中依次经过的城市,判断正确的是( ) A.新加坡、加尔各答、科伦坡、内罗毕 B.新加坡、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 C.内罗毕、加尔各答、科伦坡、新加坡 D.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鹿特丹【答案】 A 【解析】 解:海上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城市有新加坡、加尔各答、科伦坡、内罗华、威尼斯,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据图中的路径可得,海上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城市有新加坡、加尔各答、科伦坡、内罗华、威尼斯.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路径,读图解答即可. 8.货船返回福州时卸载了许多特色农矿产品,其中乳制品最有可能产自(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答案】 D 【解析】 解:欧洲西部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即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没有旱涝灾害,适合发展畜牧业,欧洲西部的乳制品较多,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读图可得,A是东南亚地区,B是南亚地区,C是西亚地区,D是欧洲西部.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位置及畜牧业,读图解答即可. 9.下列两张照片是在同一地区拍摄的,该地区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答案】 C 【解析】 解:图中照片所示的是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读图可得,A位于东南亚地区,B位于南亚地区,C位于西亚地区,D位于欧洲西部.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宗教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0.关注家园 幅员辽阔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10~15题.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答案】 D 【解析】 解:我国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A错误;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B错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注入太平洋,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故D正确. 故选:D.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理解答题即可. 11.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答案】 B 【解析】 解:我国的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故A错误; 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原,故B正确; 我国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故C错误; 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故D错误. 故选:B.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耕地耕地资源东部多、西部少.虽然我们注意了土地资源的开源节流,但是由于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有色金属等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煤炭资源北方多、南方少.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属于基础题. 12.关于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铁路网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B.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区 C.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少,西南地区工业中心多 D.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答案】 D 【解析】 解: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线密集,西部地区稀疏; 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因此,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均有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多,西南地区工业中心少; 大城市科技力量雄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我国国经济各部门的分布特点回答即可. 该题考查我国的各经济部门的分布特点. 13.关于区域及其特征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北京-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C.长江三角洲-最大的高原湿地 D.三江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答案】 A 【解析】 解:A、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故A符合题意; B、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近些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故B不符合题意; 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故C不符合题意; D、目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考查知识较多,要理解记忆. 14.被誉为“东方甜岛”的是( ) A.台湾 B.香港 C.北京 D.澳门【答案】 A 【解析】 解: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因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 故选:A. 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的森林面积广阔,有“森林之海”之称;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台湾因种植兰花,有兰花之乡之称. 本题考查台湾的资源,牢记即可. 15.解析区域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如图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6~18题. 图中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