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docx
6页2015年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答案】 A 【解析】 解:影响气候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选:A.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本题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2.读“世界轮廓图”,被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答案】 C 【解析】 解: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根据题意. 故选:C.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七大洲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岛屿、南美洲的北部、横穿非洲中部. 解答该题时,观察地图或地球仪上赤道穿过的大洲. 3.俄罗斯是传统的( )国家;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工业发达;交通以( )运输为主:首都是( ) A.欧洲重铁路莫斯科 B.亚洲重公路莫斯科 C.欧洲轻管道圣彼得堡 D.亚洲轻水运摩尔曼斯克【答案】 A 【解析】 解: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主要分布在亚洲,但人口、城市、工业区、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重工业发达;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中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根据题意. 故选:A. 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和航空航天等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十分落后.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工业基地的分布于原料产地相一致.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工业区及其分布,理解答题即可. 4.横纵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有关山脉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雪峰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祁连山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 D.昆仑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答案】 D 【解析】 解: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故A叙述正确; 祁连山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B叙述正确; 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故C叙述正确; 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结合相关地图记忆即可. 5.读“黄河流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上中游、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为①河口、②桃花峪 B.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渤海 C.①、②之间河段流经的地区,植被丰富,河水清澈 D.黄河下游山东境内春末或冬末常形成凌汛【答案】 A 【解析】 解:A、黄河自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①河口为上游,河口至河南郑州②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故A符合题意; B、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故B不符合题意; C、①河口至河南郑州②桃花峪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严重,含沙量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黄河下游山东境内春初或冬末常形成凌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考查黄河各河段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6.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该线吻合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经过此处【答案】 C 【解析】 解:读图可得,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选项ABD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吻合. 故选:C.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秦岭-淮河一线,读图解答即可. 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俄语 C.法语 D.汉语【答案】 D 【解析】 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故选:D.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 8.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是( ) A.韩国 B.日本 C.朝鲜 D.印度尼西亚【答案】 C 【解析】 解:我国陆上接壤的邻国有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故选:C. (1)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邻国. 9.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答案】 C 【解析】 解:内蒙古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该地区草场资源丰富,故A错误;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该地区不能开垦草原,这样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故B错误;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适宜发展淡水养殖,该地区有水乡之称,故C正确; 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适宜发展种植业,故D错误. 故选:C.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筛选出正确选项,理解解答即可. 10.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B.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河流湍急,水能丰富 D.目前,欧美市场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答案】 C 【解析】 解:A、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平均水深60米.故A不符合题意; B、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C、台湾岛的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故C符合题意; D、目前,大陆市场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考查台湾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1.读如图两幅图,回答问题: (1)B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 ,C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______ 半球,B点位于A点 ______ 方向. (2)第14届湖北省省运会将于2014年10月8日至13日在荆州举行,运动会期间地球运行在 ______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3)当太阳直射C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______ 处,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 ______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甲处时,A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 ,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乙处向丙处运动过程中,荆州市的白昼将变 ______ (填“长”或“短”).【答案】 20°S,60°W;西;东南;B;丙;极夜;昼长夜短;短 【解析】 解:(1)读图可知,图中B点位于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因此可知,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60°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C点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图中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 (2)10月8日至13日位于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之间,地球运行在乙--丙之间. (3)读图可知,图中C点位于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丙处,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4)读图可知,图中A点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乙处向丙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荆州市(属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短. 故答案为:(1)20°S,60°W;西;东南;(2)B;(3)丙;极夜;(4)昼长夜短;短.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