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四).docx
13页2015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中国地图 B.甘肃省地图 C.定西市地图 D.世界地图【答案】 C 【解析】 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在四个选项中,定西市地图的范围最小,其比例尺应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 故选:C.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及内容详略的关系,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2.有关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线长度都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赤道是最短的纬线 D.纬线长度都不等【答案】 B 【解析】 解: 纬线的长度不等(相同纬度的纬线除外).故A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正确.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C错误. 相同纬度的纬线长度相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B.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3.一架飞机从兰州机场起飞,一直沿同一经线向北飞行,最终可以( ) A.绕地球一周 B.到达北极点 C.到达南极点 D.到达赤道【答案】 B 【解析】 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由此可知,一架飞机从兰州机场起飞,一直沿同一经线向北飞行,最终可以到达北极点.依据题意. 故选:B.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4.下列地区中降水最多的是( ) A.赤道地区 B.两极地区 C.大陆内部 D.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答案】 A 【解析】 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①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是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A.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考查世界的降水规律,要理解记忆. 5.下列节气中,临洮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冬至日 C.秋分日 D.夏至日【答案】 B 【解析】 解:临洮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属于北半球.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 故选:B.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球运动【答案】 B 【解析】 解:“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因此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 故选:B.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在地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7.《西游记》故事中,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答案】 B 【解析】 解:《西游记》故事中,唐僧师徒从“西天”(古印度)取回的经书是佛经,属于佛教. 故选:B.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在沙特阿拉伯,佛教创建于古印度. 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属于基础题目. 8.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 ) A.南亚地区 B.西亚和南欧地区 C.西亚和北非地区 D.北美地区【答案】 C 【解析】 解: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世界”,多讲阿拉伯语. 故选:C.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 本题考查世界语言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9.如果你的亲戚朋友冬季到法国旅游,你会告诉他们那里( ) A.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北京温暖 C.巴黎盆地是主要农业区,葡萄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D.工农业发达,水电占70%以上【答案】 B 【解析】 解:法国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法国的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巴黎盆地是主要农业区,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工农业发达,核电占70%以上,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法国巴黎盆地盛产小麦;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盛产葡萄.法国的工业发达,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主体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法国的核电比重占70%以上. 本题考查法国的气候、地势、农业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0.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 A.里海 B.苏必利尔湖 C.安大略湖 D.贝加尔湖【答案】 B 【解析】 解: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A、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胡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里海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与欧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的湖,水深居世界第二位. 本题考查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注意世界上著名湖泊的特点区分. 11.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们的名字是( ) A.袋鼠和考拉 B.鸸鹋和鸭嘴兽 C.袋鼠和鸸鹋 D.考拉和鸭嘴兽【答案】 C 【解析】 解: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们的名字是袋鼠和鸸鹋;.. 故选:C.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有许多特有生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这些特有的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根据课本知识,筛选出正确选项. 12.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因素很多,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其主要原因?( ) A.争夺石油和水资源 B.存在文化差异 C.两洋三洲五海”重要的地理位置 D.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答案】 D 【解析】 解:结合题意可以判断出“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因素”不包括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 故选:D. 中东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这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此题考查的是中东地区常发生冲突的因素,属于考查的热点,多加强记忆. 13.南海诸岛在行政上由( )管辖. A.台湾省 B.广东省 C.海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答案】 C 【解析】 解:从雷州半岛往南,渡过琼州海峡,就来到我国最年轻的省份--海南省.海南省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省境除海南岛外,还包括散布在广阔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根据题意. 故选:C. 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理解记忆. 14.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回族 C.保安族 D.壮族【答案】 C 【解析】 解: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依据题意. 故选:C.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本题考查甘肃省的少数民族,牢记即可. 15.甘肃省面积约为45万千米2,人口约2500万,甘肃省的人口密度大约是( ) A.56人∕千米2 B.555人∕千米2 C.5.6人∕千米2 D.56人∕米2【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人口密度的公式:甘肃省的人口密度=总人口÷面积=25000000÷450000≈56人/平方千米. 故选:A.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总人口÷面积. 本题主要考查甘肃省人口密度的计算. 16.“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 A.长江上游 B.长江下游 C.黄河上游 D.黄河下游【答案】 D 【解析】 解:黄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这里有著名的壶口瀑布和三门峡.沿途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形成“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特景观. 故选:D.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