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课间活动如何持续发展.doc
5页论如何让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 1 引言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加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我校将体育大课间活动上升至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本化实施,列入学校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从教育功能来说,国内外现今对课程的理解有所拓展,即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可称之为课程因此,我校把体育大课间活动视为校本化课程从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保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出发,把课间操拓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课形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既有必要,又有现实意义在实践中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如何让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期坚持,常态化、校本实施化对此,就如何让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谈谈个人看法:2 影响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2.1客观的场地原因及学校领导办学意识历史的原因,一小部分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限制了活动的开展。
让这部分学校有了少开展或只在部分班级开展的借口另外有部分的学校在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方面的不投入,导致了大课间的不正常开展当前,由于社会还是以升学率及成绩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导致了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甚至被视为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活动2.2学生人身安全问题2.2. 1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场地的不合理布局、场地小学生多、设施老化及质量问题2.2. 2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不够,活动中常有危险的动作及做法2.2. 3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高安全教育不够,活动中安全保护措施不足够2.3校本化实施不够深入 大课间体育活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留给学校及教师以灵活处理安排的权利,留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各校的经济投入、地域文化的发展的有着差异,即使是同所学校,各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心理、生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具体设计安排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甚至有些活动因人制宜,克服自身不足,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设计练习内容时,应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的自身优势,结合乡土材料和地理环境,设计和开发适合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练习内容。
由于在尝试推行中带有强制性,部分学校往往生搬硬套,出现教条主义2.4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其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有些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如何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另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实验成果的推广、利用,使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对如何利用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并在长期的开展实践中不断改进、深化、创新,值得深思 3 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改进与建议3.1引导校长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争取行政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关键随着《中央七号文件》的出台,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了校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当前应试教育仍然盛行,学生成绩、升学率依然还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校长们如何取舍,如何平衡,这都需要社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帮助,让校长坚定明确办学理念,引导他们真心实意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深刻认识到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并不断转化成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成为全体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的观念和具体的积极行为这是体育大课间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3.2保持体育大课间活动不断创新开展在我镇小学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几年以来,走访与观摩过许多学校,与一些体育教师进行过相关的交流,其间发现了一个现象,大部分学校在活动开展的一年半载后,与当初学生的兴趣深厚、积极投入相比,变成现在的参与性不高、甚至流露出厌恶的情绪究其关键原因,原来他们每天所进行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与刚开展的时候对比还是一成不变小学生好奇心强,天生的“喜新厌旧”,长时间的强制性开展,最后必定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一来,与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如何让体育大课间活动不断创新可持续开展,认为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3.2.1大课间活动开展时间的创新: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是早上原本的课间操时间,由于每年四到十月份期间,早上九点多的时间温度已经很高,甚至可以达到33度以上,这个时间进行大课间活动,学生由于温度太高,大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大课间活动后会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教学,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影响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将大课间活动改在第一节课前面;又或者设在下午第二节课课后;甚至将活动分下上下午两段时间进行。
这样一来,就会解决上述所讲天气、季节或教学的问题3.2.2大课间活动模式与组织的创新: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一种方法长此下去,学生肯定最终会失去兴趣因此大课间活动的活动模式和组织模式要周期性、计划地进行一些变换、调整和创新,实行动态、开放式管理,经常创新,并结合自身实际逐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活动模式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如表一:表一:活动模式活动内容结构组织形式备注常规大课间活动进场→统一广播操环节→分班分组活动→放松操→退场全校统一组织,按学校安排进行分班分组活动广播操环节及放松环节统一活动,分组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内容器材(具体可参考表二)冬季长跑活动进场→冬季长跑活动→放松环节→退场统一组织,按学校安排地点及运动量进行长跑以冬季长跑活动为主题,以长跑为主要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低年级可以长跑与游戏结合班级特色活动进场→班级特色活动(自选)→退场统一进场后,各班自行组织进行创编的体育活动重点鼓励创编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特色体育活动,能体现出有特色、有运动价值及学生参与性强的体育活动并定期安排展示主题式活动进场→主题式活动→放松环节→退场统一进场后,各班自行组织进行主题式体育活动主题式体育活动指的是学校统一规定的体育运动项目。
如跳绳、跳集体舞、健身操、街舞中、键球、N人N加1足跑等等有运动价值学生参与性高的活动项目)班级对抗比赛活动进场→班级对抗比赛→退场以小运动会的形式,以年级划分,进行班有体育对抗比赛如高年级可以选择: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学生喜欢的球性项目,中低年级可选择拨河、跳绳比快比多等活动3.2.3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创新: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年龄及身心特点,应创编和挖掘有活力、富有新鲜感的活动内容我校以班为单位的活动项目如下表:表二:年级活动项目活动形式备注低年级跳短(长)绳、跳像皮筋、跳石子、呼拉圈、跳跳球、投沙包、短距离接力跳、换物接力跑、拍小篮球、乒乓球颠球比多、二人三足、韵律操、体操垫上活动、模仿运动跑(跳)、老鹰捉小鸡、捕鱼等等,活动的选择以趣味性为主视器材或组织的合理性来分成几个小组,以练习或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视项目的趣味性和运动价值在1至2星期轮换注意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中年级跳短(长)绳、呼拉圈、跳跳球、篮球运球、篮球投篮、篮球传接球、篮球抢球游戏、足球射门游戏、羽毛球、踢键球、乒乓球、二人三足、N人N加1足跑、滚铁圈、抖空竹、双人木鞋、抽陀镙、跳竹杆舞、武术操、捕鱼游戏等等,活动的选择以趣味性及实效性并重。
视器材或组织的合理性来分成几个小组,以练习或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学校统一在一至三周内进行项目的轮换注意活动的组织有序及运动质量高年级一分钟跳短绳、呼拉圈、篮球运球、篮球投篮、篮球三步上篮、篮球传接球、篮球抢球游戏、足球射门游戏、足球运球、排球颠球比多、羽毛球、跳键球、乒乓球、两人三足、N人N加1足跑、滚铁圈、抖空竹、抽陀镙、跳竹杆舞、武术操、街舞等等活动的选择实效性为主,趣味性为辅视器材或组织的合理性来分成几个小组,以练习或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学校统一在一至三周内进行项目的轮换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该项运动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及团队精神3.2.4大课间活动音乐的创新与选择:成熟的大课间活动都是在音乐全程的伴奏下进行的音乐伴奏的功能在于活动内容项目转换指挥、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及创设一个动感激情的运动氛围根据大课间运动的特点,音乐伴奏也应当遵循着由热情、希望到激情动感再到轻松柔和的原则每间学校都应该请音乐老师为大课间活动设计出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内容健康的伴奏音乐,并定期更换音乐组合,以便适合每一种大课间模式的需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有育人功能3.3建立完整有效的体育大课间评价体系要保证体育大课间的持续正常开展,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活动评价制度。
需要建全以下的几点制度:3.3.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落实大课间活动的检查评价并将其视为评定学校办学质量的成绩之一3.3.2学校对班级落实大课间活动的检查评价并作为文明班或教师工作的评定条件之一3.3.3班级将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参与表现作为综合素质及体育课分数评定条件之一3.3.4建立班级内小组评价制度,让学生互相参与评定与监督,促进相互学习提高3.3.5定期让学生个人进行大课间活动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参与的自觉性3.4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相互促进与发展有句俗话说得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办学方向,让学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及办学特色制定大课间活动,使大课间活动与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相一致例如我校的教学特色是小篮球运动,那在大课间活动的设计里,应当注入更多篮球教学的元素,如在音乐设计中编入更多的运动类的音乐,甚至创编了一套篮球操让大课间活动与学校特色篮球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