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2年).doc
40页Word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让同学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2.让同学经受探究、发觉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3.培育同学的观看、概括力气,进一步进展他们的演绎推理力气 【教学重难点】 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 【教具、学具预备】 情景图和例2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老师:老师想说的第1个数是7,第2个数是14,第3个数是21板书:7,14,21)你们知道我想说的第4个数是多少? 同学:28 老师:我想说的第5个数是多少? 同学:35 老师:你们是怎样猜到老师的想法的? 同学:老师,你报的数有规律,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我想后面的数确定是7的4倍、5倍 老师:看来,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今日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发觉规律吧 初步感受到找规律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同学探究的欲望] 二、引导探究,发觉规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的情景图,请同学观看 老师:你从图中猎取了哪些信息? 同学:两个小伴侣在争辩装篮球的问题,小男孩说每8个篮球装一筐,小女孩问男孩16个,24个,32个,40个篮球分别装几筐。
老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预备怎么办? 同学1:列除法算式计算 同学2:把条件和问题列成一张表会更清楚一些 (2)填表发觉规律 ①老师: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想法书上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我们先来完成书上第76页的表格吧 ②同学独立完成表格后老师提问:观看这个表,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1:表中第2行的数不变 同学2:第1行和第3行的数分别一个比一个大 ③老师:从你们刚才的发觉中,你猜想到了什么? 同学: 这3行数的变化确定有规律 ④老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第1列3个数量为标准, 你又会有什么发觉? ⑤同学以第1列为标准,举例进行比较 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当每筐装的个数不变时,篮球的总个数和 装的筐数这两个量的变化的确有确定的规律下面,我们依据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 什么新发觉? (3)列式总结规律 ①老师:谁来列出筐数的除法算式? 板书:88=1(筐) 168=2(筐) 248=3(筐) 老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看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觉什么? ②小组合作、沟通、争辩 ③小组汇报自己的发觉 ④引导概括规律: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象的生疏过程,深切感受到探究规律的必要性] 2.教学例2 老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表格,观看算式,找到了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 除数与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真能干!下面看看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 (1)出示例2,同学按箭头指示的方向观看 (2)老师: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把你的观看结果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小组沟通、争辩 老师:第1个数720,7202=360,360即为第2个数 第2个数360,3603=120,120即为第3个数 第3个数120,1204=30,30即为第4个数 除数依次增加1 三、综合训练,深化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评讲 ①说说排列的规律 ②回答:后面两个数是怎样填的? 2.课堂活动第2题 (1)独立找规律画图 (2)说明方块的排列规律,呈现画的图 3.练习十四 (1)理解题意 (2)同学独立写出算式、得数 生的观看力气、分析力气和动手力气] 四、总结 今日这节课通过认真观看、乐观动脑,发觉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同学们真棒!期望同学 们在生活中也要留意观看事物,发觉规律,做有心人。
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受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通过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放射的事情,受到宠爱科学、 宠爱祖国的教育,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傲慢和傲慢 教学预备:课件、28页列车时间表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在我们的航天事业上更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我们都知道20xx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神五的起飞降落,及降落地点都是很多的科学家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的结果当然了,我们还没有方法参与这些精密的计算,不过有一些简洁的计算我们还是可以进行的,同学们有爱好尝试一下吗? 二、自主尝试 课件出示例题 指名同学读题 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某某同学的算法和书中红红的算法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算的 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同学们完成的真棒,看来同学们数学学得真不错,真心期望同学们在数学的海洋里能够如鱼得水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神五”的一些精彩画面 引导同学感受我们的祖国太宏大了! 结合“兔博士网站”的内容,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状况,激发同学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傲慢感。
三、试一试 同学们,刚才我们经受了计算经过时间的一个全过程,你们有没有信念完成更难一点的挑战呢 同学拿出师给预备好的列车时刻表 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答 师:同学们了解到这么多信息,想必不会被老师的问题给难住了,请看大屏幕 生尝试解决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了 四、练一练 师:孩子们,你们宠爱看电视吗? 生:宠爱 师:每个电视台呢都有自己的一个节目单,我们来看一看中心七台的节目单吧 师:这个跟我们刚才接触到的不太一样,它只有开头的时间,没有结束的时间,我们怎么计算它的经过时间呢? 同学争辩回答 师:你真聪慧,那我们先来计算一下,大风车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生自己完成 师:同学们完成的不错接下来同学们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并且完成可以吗? 生自己完成 沟通自己的结果 使同学受到宠爱科学、宠爱祖国的教育 让同学沟通各自的算法,鼓舞同学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引导同学读懂列车时刻表 问题提出后,同学爱好盎然,纷纷动手进行计算,很快列出具体作息时刻,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数手指计算 2、画时间轴,在轴上数出经过时间。
3、画出模拟钟面,标上睡起时刻再数出经过时间 4、少部分同学笔算 1.T1次列车是从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开车时刻是下午5点 2.T2次列车是从长和开回北京西的,开车时刻是下午4点36分 3.向上箭头表示进京,下向箭头表示离京 4.T1次列车到达郑州的时刻是23点29分 5.T1次列车到达武昌的时刻是5点01分 6.T1次列车到达岳阳的时刻是7点12分 7.T2次列车到达岳阳的时刻是17点56分 8.T2次列车到达武昌的时刻是20点04分 9.T2次列车到达郑州的时刻是1点39分 1. 每个节目的结束时间其实就是它后边的节目开头的时间 2. 可是这里边还有广告时间,因此假如我们把每个节目看结束时间看成后边的节目开头时间的话,里边是加了广告的时间所以算出来的节目时间只是大约的时间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生疏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育同学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力气 3、培育同学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力气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生疏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 教学预备:学具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 1.“涂颜色”竞赛。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学问 二、进行新课 20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物体的表面让同学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铅笔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个表面大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两张树页,进行比较老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图形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同学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第一组: 圆形 其次组: 提问: (1)第一组两图相比,哪个面积大?(通过观看,同学看到三角形面积中可以包含这个圆的面积,因此三角形面积大于圆面积 (2)怎样比较其次组两图?(这两幅图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 3.揭示面积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外形和大小,有规章的也有不规章的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章的,请你比较下面各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三组: 第三组两图的外形差别较大,不能用重叠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人合作,想个可行的方法。
老师巡察,指导)请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问:你听懂了吗?(用划方格的方法如下图所示通过数方格,看哪个图形包含同样大小的方格数多,哪个面积就大得出图1的面积小于图2的面积 比较下列图形的大小 5.导入面积单位同学在比较前两组图形时,用数方格的方法很顺当的解决了问题在比较第三组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会发觉虽然两个图形包含的方格同样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面积也不同 提问:刚才这题,你学习后有什么启发? 对,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需是一样的,这就是说面积的大小要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常用的面积单位教科书上介绍了一些,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136页 6.生疏面积单位 你从书上学到了那些面积单位? (1)、1平方厘米的教学 (1平方厘米),是怎么说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把实物贴上黑板,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边找边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那同学们想一想你的身上或四周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出示:指甲面、图钉面、田字格、信封写邮政编码的地方……) 拿出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说一说它们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摆在白纸上,上实物投影呈现)为什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不管怎么摆,它们都是由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2)、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学 同学们我们已知道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你能想一想怎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同学们真聪慧,请你在学具袋里找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想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事物的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出示部分实物:手掌面、方砖面、开关盖……) 下面就让我们来当回小小测量家,用1平方分米量出椅子面的面积,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