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及评分标准.doc
8页12013 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二、考试项目、方法及计分办法(三)体育成绩计分办法:1.2010 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成绩(总分)取两项考试项目平均分,平均分超过 100 分的按 100 分计2.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成绩计入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校招生考试总分,占成绩总分(文化课考试的原始分)的 8%计入(如:2010 年中考文化成绩总分为 680 分,则体育成绩满分为 54.4 分,按四舍五入计,满分为 54 分,中招总分为 734 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按照《2010 年河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方案》评定3、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详见《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及评分标准》四)实行公示制度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体育考试实行公示制度体育考试成绩公布后,学校应将考生单项成绩及总分成绩在宣传栏里进行公示,各考场要公布市、县(区)考风考纪举报电2话,接受监督。
出现舞弊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河源市考风考纪举报:3386355三、特殊考生的考试规定有如下情况之一的考生,可免考、择考和缓考体育:(一)初中阶段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或与体育部门联合主办的体育比赛获前8名(含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者,体育考试成绩按满分计算(体育获奖成绩由市教育局负责鉴定)二)经市残疾人联合会确认已丧失运动能力的伤残学生,经市级以上医院证明因身体健康问题不适宜参加体育活动者,均应按有关程序办理免修体育课和免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手续此类学生可免体育考试,但应对其进行有关体育基本知识的理论考试,按理论考试成绩占体育成绩(总分)100%计算,理论考试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具体事项另行通知)二)身体发育异常、严重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畸形等,但平时仍能上体育实践课的考生,可由本人提出择考申请,经所在学校审核同意后,自行选择力所能及的考试项目,体育考试成绩按实际考试项目成绩得分计算三)临时有严重伤病,具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的考生,可申请缓考体育补考时间在文化课统考前,各县(区)集中一次性补考四)凡免试体育的考生,必须出具初中阶段已办理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手续登记表,经学校加具意见后附在报考登记表上,报经各县区招生办(中招办)审核批准。
五)无故缺考者不予补考无故不参加体育考试者,不予录取到高一级学校3(六)择考评价方法1、营养不良[计算公式:体重(公斤) /身高 2(米 2)]:≤15.5—14.6 为 I 度;≤14.5 为 Ⅱ度2、肥胖[计算公式:体重(公斤) /身高 2(米 2)]:≥26.5—29.9 为 I 度;≥30 为Ⅱ度3、严重脊柱弯曲:偏离中心线 2.5 厘米—3.4 厘米为 I 度;3.5 厘米以上为Ⅱ度4、O型腿:两膝之间距离 10 厘米—19 厘米为 I 度;20 厘米以上为Ⅱ度5、X 型腿:两脚之间距离 10 厘米—19 厘米为 I 度;20 厘米以上为Ⅱ度四、体育考试时间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具体时间由各县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五、考试对象全市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六、组织工作和保障措施(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由各县区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市直学校的体育考试工作由源城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二) 要认真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确保考试工作有序进行各县区要成立 2010 年高中阶段招生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做好本县区体育考试组织规划和具体实施工作在考前各县区教育部门必须将编排好的考试日程安排和具体要求等,书面通知4有关中学,要认真检查考场的各项准备工作。
学校要派出责任心强的领导或老师负责领队,做到有组织地参加考试三)考场设置要相对集中各考场要设立领导组织机构,聘任主考一人、副主考一至二人,纪检或监察干部一人,监考员、学生监督员、监分员、医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按需要配齐各县区教育部门应严格选好考试工作有关人员,统一安排到各考场组织和开展考试工作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一、200 米跑1.场地及器材:原则上在 200 米以上田径场上进行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校正用发令枪或发令旗发令2.考试方法:起跑姿势不限,可采用胶鞋、钉鞋或赤脚跑步其他按田径规则进行二、选考项目(一)立定跳远1.场地及器材:各考区统一配备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立定跳远测距仪若干台统一进行考核沙坑的沙与地面齐平起跳板采用塑胶防滑跳板或坚固木板,长 100 或 122 厘米,宽 20 厘米,木板厚度不得少于 6 厘米,塑胶防滑跳板面上的塑胶要紧粘在木板上,不得用钉固定,厚度不得少于 0.7 厘米,不超过 1.3 厘米(不得采用弹性过大的纯塑胶起跳板)起跳板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起跳板前沿与沙坑近端不得少于 30 厘米2.动作规格:两脚自然平行开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原地两脚同时起跳。
3.考试方法:每人连续试跳三次,丈量起跳线后沿至身体着地最近点的垂直距离,取其中最远一次的成绩不得穿钉鞋5和胶粒底鞋,可采用胶鞋或赤脚起跳登记成绩时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丈量及登记时,监考人员均要唱读出成绩二)一分钟跳绳1.场地器材:各考区统一配备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跳绳测试仪若干台倒计时的电动计时器一台2.动作规格:单或双脚均可每跳一次摇绳须经过头、脚一次3.考试方法:监考员发出"预备-- 开始"的口令,同时开表记录一分钟内所完成次数三)一分钟仰卧起坐(女)1.场地器材:各考区统一配备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仰卧起坐测试仪若干台,倒计时的电动计时器一台2.动作规格:考生仰卧于垫上,两脚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十指交叉贴于脑后考生同伴压住考生两踝关节处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3.考试方法:监考员发出"预备-- 起"的口令,同时计时,登记一分钟内所完成的次数一分钟到时,受测者虽已起坐,但两肘未触及膝盖者,该次不算,违例动作不计次数四)引体向上(男)l.场地器材:高单 杠2.动作规格: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或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向上,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
3.考试方法:记录引体次数每次引体监考员要唱读出成绩五)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61.场地器材:半场篮球场(篮球场规格为 28 米×15 米),以篮球场中线与边线交叉点为圆心,以 30 厘米为半径画弧作为该项考试的起始点和折返点,篮球若干个,电动计时器一台2.动作规格:单手向前运球,运球时不得走步、滚球跑、推球跑(推拍球向前时助跑不得超过两步)3.考试方法:从起始点(双脚在弧线后边)运球,到达篮下投篮,投中后运球至另一侧折返点,一脚踏过弧线后,往回运球上篮,投中后运球回到起点(双脚过弧线)篮球的规格为成人标准的比赛用球,考试时由考点提供考试用球监考员发出"预备 --去"的口令后,开始计时,登记来回运球上篮后回到起点的时间运球中违例者应从违例点开始重新运球六)投掷实心球1.场地及器材:20 米长的平地一块实心球球体直径:14-14.5厘米;重量:男、女生均为 2 公斤±20 克;球体为生胶铸造;球体内不得有滚动物2.动作规格:投掷前,原地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双肩与起掷线平行,原地双手用力把球掷向前方球出手时双肩须与起掷线平行,不得踩线或过线投掷3.考试方法:在投掷区划一条白线为起掷线,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
每人连续投掷三次,取其中最远一次成绩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丈量起掷线后沿至球着地点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了准确丈量成绩,应有专人负责观察实心球着地点丈量及登记时,均要唱出成绩7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必考项目 选考项目(二选一)200 米场 一分钟跳绳 分 立定跳远分值 男(秒) 女(秒) 分值 男(次) 女( 次) 值 男(米) 女(米)120 23.6 29.2 120 254 254 120 2.95 2.47115 24.4 30.0 115 239 239 115 2.85 2.37110 25.2 30.8 110 224 224 110 2.75 2.27105 26.0 31.6 105 209 209 105 2.65 2.17100 26.8 32.4 100 194 194 100 2.55 2.0795 27.6 33.2 95 179 179 95 2.45 1.9790 28.4 34.0 90 164 164 90 2.35 1.8785 29.0 34.6 85 156 156 85 2.32 1.8480 29.6 35.2 80 148 148 80 2.29 1.8175 30.2 35.8 75 140 140 75 2.26 1.7870 30.8 36.4 70 132 132 70 2.23 1.7565 31.4 37.0 65 124 124 65 2.2 1.7260 32.0 37.6 60 116 116 60 2.17 1.6955 32.6 38.2 55 108 108 55 2.14 1.6650 33.2 38.8 50 100 100 50 2.11 1.6345 33.8 39.4 45 92 92 45 2.08 1.640 34.4 40.0 40 84 84 40 2.05 1.5735 35.0 40.6 35 76 76 35 2.02 1.5430 35.6 41.2 30 68 68 30 1.99 1.5125 36.2 41.8 25 60 60 25 1.96 1.4820 36.8 42.4 20 52 52 20 1.93 1.4515 37.4 43.0 15 44 44 15 1.9 1.4210 38.0 43.6 10 36 36 10 1.87 1.395 38.6 44.2 5 28 28 5 1.84 1.360 39.2 44.8 0 20 20 0 1.81 1.33注:本标准以分段分值表示。
在实际评分上,按每一分值计算到百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