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doc
3页《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姓名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唐雎不辱使命( )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 (4)请广于君( )(5)岂直五百里哉( ) (6)秦王怫然怒( )(7)布衣( ) (8)以头抢地耳( )(9)庸夫( ) (10)非士之怒( )(11)休祲降于天( ) (12)天下缟素( )(13)秦王色挠( ) (14)长跪而谢之( )(15)寡人谕矣(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3)寡人谕矣 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 受地于先王(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徒 亦免冠徒跣( ) 徒以有先生也( )以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徒以有先生也( )之 愿终守之(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专诸之刺王僚也( )与 轻寡人与( ) 与臣而将四矣(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2. 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表达作用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5.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的“潜台词”。
6.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三士”行刺的故事? 7.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8.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辱没、辜负 (2)交换 (3)给予恩惠 (4)扩充 (5)只,仅仅 (6)盛怒 (7)平民 (8)撞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11)吉祥,不祥 (12)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13)屈服 (14)道歉 (15)明白,懂得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错”通“措”,放置 (2)“仓”通“苍”,青黑色 (3)“谕”通“喻”,明白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使 派遣 出使 于 从 到徒 空 只 以 凭 用 把 因为之 代国土 的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与 语气助词,吗 和,这里意为“加上”四、翻译下列句子 (1)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2)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这样,但是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终生守护这片国土,不敢交换!(3)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且守护这片国土,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交换)吗?(5)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6)天子发怒,横尸百万,流血千里7)布衣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8)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五.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B2.“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3.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4.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5.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6.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7.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8.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