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节点电位法讲课教案.ppt
12页1.3.3 节点电位法一节点电位法的基本思路 如果已知电路中各节点的电位,那么一条支路两节点之间的电压等于电位之差,支路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得,所以,求电路中各节点的电位是关键 节点电位为未知量,写出节点方程,从而解出节点电位,然后求出支路电流,这种分析方法叫节点电位法,简称节点法 运用节点电位法求解电路支路电流,可以将电路方程减少到n-1个 图中有0、1、2三个节点,设以节点0为参考点 标出各支路电流方向,根据KCL定律写出节点1、2的KCL方程为:二节点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节点电位:电路中某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节点:在电路中可以任意选取节点2节点1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到: 将支路电流代入节点方程并整理得到:节点1 节点2 自电导:某一节点所连的所有电导,均取正;互电导:某一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电导,总取负三、节点电位法的求解步骤 (1)选择电路中的参考节点 (2)列n-1个节点的电位方程 (3)联立求解方程组,求各节点电位 (4)求解各支路电路或其它所需量四、举例例1:列出下图中的节点电位方程解:(1)选节点4为参考节点:(2)利用列节点1、2、3的电位方程如下:节点1:节点2:节点3:电路中仅含电流源时,可将电流源一端作为参考点。
例2 求解图示电路节点的电压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解 :节点1的方程:节点2的方程:解得:V1=14V V2=10V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例 3 用节点电位法求图中各支路的电流 解:设电路中C点为零电位点, 则:对节对节 点B有: 对于节点D有: 联立求解可得:IR1US23V6488R1R2R3R412VUS1IR2IR3IR4ABCDI又因: 对节对节 点A有:由欧姆定律得到:结论:两独立节点间含有理想电压源时,需要假相该支路电流变量,并增补两节点间的电压方程五、节点电位法使用注意事项:(1)列节点方程时,自电导前总是正,互电导前总是负2)表示流入节点j的电流的代数和,流入节点j的电流取正号,流出节点的j电流取负号3)参考点选择: 其一,使参考点与尽量多的节点相邻; 其二,如果电路含有理想电压源支路,应选择理想电压源所连的两个节点之一作参考点4)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影响各个节点的电位(因为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见例2)(5)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两端电压恒定,对其它支路的电流和各节点的电位不产生任何影响 (6)对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在列节点方程时应将它与独立源同样对待,需要时再将控制量用节点电位表示。
练习:求图中各支路电流V1=20VI1=4AI2=3AI3=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