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跨度湿陷性黄土隧道盖挖法浅析.doc
4页大跨度湿陷性黄土隧道盖挖法浅析我国中西部施工的郑西线、石太线等铁路客运专线中,有很 多大断面黄土隧道且多数为湿陷性黄土隧道,由于水对黄土 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极为明显,会使土体软化,承载力降低, 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量变大,局部还会坍塌,造成支护体系 破坏,从而威胁着施工人员安全和结构物安全,进而影响工 程施工质量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施工不但会增加隧道防排 水的难度,而且也增加了施工难度现结合阳曲1号隧道湿陷性黄土偏压、浅埋段施工情 况,就如何在该地段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并采用多种新技 术措施控制隧道支护变形,同时在混凝土结构物施工过程中 如何保证防排水施工效果、组织各种资源快速高效施工从而 确保工期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作一介绍一、工程简介阳曲1号隧道进口段左、右线里程分别为ZK93+870 - ZK96+600和 YK93+857〜YK96+600,全长左、右线分别为 2730m 和 2743m;其中左线 V 级 920m, IV级 460m, HI级 1170m, V 级加宽40m, IV级加宽80m, HI级加宽40m;右线V级938m, IV级 409.15m,HI级 1220. 85m, V 级加宽 40m,IV级加宽 80m, LI级加宽40m;隧道最大埋深149.6m,隧址区最高海拔约1470m,位于隧道所在的山体之上,最低海拔位于隧道出口,高程在1160m,隧道所在山体基岩裸露,山体浑 差310mf为岩溶中低山区。
二、水文地质隧道围岩以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上更新统马兰组黄土为主;离石组黄土以棕黄色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薄层 钙质结核层及砾卵石透镜体;马兰组黄土以褐黄色粉质粘土 为主,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局部夹砾卵石透镜体;本期地 质灾害主要表现为隧道进口马兰组黄土及次生堇土的湿陷 性及局部赋存的上层滞水;水文地质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工艺背景由于阳曲1号隧道进口段(K93+857~ K95+070 )为湿 陷性黄土段,开挖断面跨度为1713cm~ 1987cm,开挖断面较 大,设计为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支护按理论施工工序转换, V级湿陷性黄土段开挖进尺为50市月,合计工期为24. 26个 月,无法满足业主提出的19个月工期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地表实测综合判定隧道线路埋深,结合前期阳曲1号隧道进口湿陷性堇土浅埋、偏压段的 施工经验总结,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隧道开挖方 法进行评审、论证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满足施工工期,对 隧道浅埋、偏压段落改变施工工艺,采用盖挖法施工四、盖挖法施工工艺浅析1 •盖挖挖方及边坡防护测量放样T设置边坡隔离带T修筑临时截水天沟T 开挖边坡T边坡防护T布设高边坡监控量测点。
2. 具体做法:路堑边坡:开挖边坡坡率为1:0.5r当边坡高度小于 等于10米时不设平台,一坡到顶;当边坡高度大于10米小 于等于32米时,每8米高度设2米宽平台一处,当边坡高 度大于32米时,土质路堑边坡沿高度方向每隔16米平台宽 度由2米变为4米拱脚每处外侧加宽0. 5米边坡开挖到位后,及时清理边仰坡面松石及虚土,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 对边坡进行锚喷支护清除完边仰坡上松石及虚土后,初喷 —层C25混凝土在初喷混凝土完成后,搭设钻孔平台,钻 设锚杆孔箔杆间距为100 100crrt花形布置,锚杆长3. 5mr采用(P 25螺纹钢筋在锚杆安装完成后挂设(p 8钢筋网片, 钢格尺寸为20cz 20cm钢筋网片焊接在锚杆上面,并紧贴岩壁,网片之间搭接不小于一个网格,铺设前要先除锈,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后挂设,使其与混凝土形成一体,要随初 喷混凝土面起伏铺设,与初喷面间隙一般不超过3cmf钢筋 网应与锚杆焊接牢固,保证在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不晃动、 不外露,若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及时清 除喷射C25混凝土在锚杆及钢筋网施做完成后,并报现场 技术主管、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作业,喷射厚度 为 10cm3. 初期支护(1 )施工工序: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拱脚T测量放样T立钢拱架T喷混凝土。
2 )施工方法:%1 开挖:隧道明挖采用机械分步开挖作业(具体开挖 顺序如图),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自卸汽车出磴1 立架:采用预留核心土法开挖至拱脚后,经精侧队放样后,开始架设拱部钢架,拱架底部垫水泥预制块或钢板, 严禁拱脚回填松散土或拱架悬空%1 埋设锁脚锚杆:钢拱架安装后每拱脚处按45斜向下布设4根,长度L=4.5米,cp 25中空注浆锁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