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转了立体雕刻deskproto(从DIY A轴到刀路生成方法全程录).doc
25页原创】终于玩转了立体雕刻 deskproto(从 DIY A 轴到刀路生成方法全程录)主要内容目录1. DIY A 轴 1# 2. Mach 软件设置问题 17# 3. Deskproto 软件、设置参数 28#4. 编辑、生成刀路 46#5. Desk proto 软件下载 92#6. 模型下载 96#7. 工件尺寸和原料要求 111#8. 余量和分层、粗加工刀路 113#9. 刀具库 、精加工刀路 120#10.刀路分割和模型分割 151#11.复杂模型的加工刀路 175#12.大海老师整理汇总的文档下载 189#潜心学习摸索了几个月终于玩转了立体雕刻的方法,现在介绍出来供坛友们参考,先上一张雕刻过程照片分三部分介绍:一 . DIY A 轴二 . Mach 软件设置问题三 . Desk proto 软件生成刀路的方法前二部分我主要说说论坛上说得不多的内容,重点是第三部分,让有兴趣的坛友也能自己做刀路。
一 . DIY A 轴1. 要购买的主要零件见图80mm 的三爪卡盘、57 步进电机、60:1 减速器、单轴驱动器2. 机架制作因为没有大铣床,机架是用角钢焊接的,轨道平面是直接在雕刻机上铣出来的,尾顶用 16mm 光轴车的,要注意的是尾顶中心与卡盘中心偏差要小(在轨道全程范围内)大了就不起作用了,我现在是调整到全程偏差不大于0.2mmA 轴组装图3. A 轴的原点开关因为 A 轴是 360°角旋转工作,所以终端开关不用安装,但是原点开关还是必要的,这个原点开关不能用普通的行程开关(用普通的行程开关,工作行程很难做到 360°),我是用光电开关做的原点开关结构图原点开关接口电路板电路图后面的还没有整理好,请等待谢谢大海、版主和坛友们的关注!关于“555 的输出应该是 3 吧,不应该是 7,是标错了吧 ”是这样,555 用在这里时 3 或 7 一样的,是同步的,差别是 7 脚在高电平时不能输出电流,这里刚好不需要输出电流关于“求 Desk proto,LZ 能分享“有兴趣的坛友请等待,在后面我会提供 DeskProto 4.2 软件和试雕用的头像模型文件接上回一. DIY A 轴4.安装和测量A 轴部分安装方向应当和 X 轴方向相同,(不少软件只支持此种方式),安装时 AX 轴尽量平行,然后要测量3 个数据:① A 轴中心与 Y 零点间距离 Yo,测量方法见图,在卡盘上安装一把尖刀进行测量。
Yo 值就是 Y 轴的工作点,Yo 值要加到刀路中卡盘上安装一个尖刀测量 AoZo② A 轴中心与工作平台间的垂直距离 Zo因为软件生成的刀路,Z 值是以 A 轴中心为基准,所以也要在刀路中补偿 Zo③ A 轴回差值,测量方法很简单,正、反向操作 A 轴到同一位置,其读数差就是,此值如果大了就要进行补偿二.Mach 软件设置问题这个内容论坛说的比较多,我不多写了上几张图大家一看就懂电机输出设置输入信号设置电机调试设置这里说一下“脉冲数”的值,是以 A 轴旋转一周 360 来确定,例如电机细分为 8、减速比 60:1“脉冲数”的值是266.6666,如果减速比或者细分变了“脉冲数”的值按比例变就对了电机归位设置A 轴回差补偿设置再说一下 A 轴回原点开关的用法 :Mach 软件设计的是点击“返回机床原点开关”Z--Y—X 依次返回原点,A 轴不动,要切换到“诊断“界面,点击“参考 A”,A 轴就返回原点,当然用程序语句也行返回机床原点开关2011-11-29 11:25A 轴归原点按钮接上回三 Desk proto 软件生成刀路的方法Desk proto 软件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能免费试用的多轴软件,一家荷兰公司做的,我用的版本是 4.2 比较新,再高的版本需要狗。
这个软件我摸索了一段时间,才基本上弄会了它的主要功能,先介绍出来供参考, “抛砖引玉”希望坛友们以后多交流经验有兴趣的坛友请跟着我一步步做出维纳斯头像的刀路1 软件安装:下载 DP42 后点击文件就自动安装,安装过程很简单2 软件运行: 点击桌面的 DP42 图符,出现注册界面点击 “ORDERLATER”,进入主界面,先关闭弹出的窗口3 载入模型文件,然后就看到了模型,软件支持的 3d 模型文件是常见的 STL 格式 4 参数设置进入编辑参数界面① 选择雕刻机、激活旋转② 这里先根据模型和原料的尺寸设置放大倍数,然后要调整轴向,使模型以 X 为轴心旋转,点击“应用”③ 设置“支撑” ,为了在雕刻完成前原料能固定牢固,可以设置 1 到 4 根支撑,以设置右支撑来说明调整支撑的大小今天先到这里对软件和维纳斯模型有兴趣的坛友可留邮箱,我发过来接上回③设置“支撑”设置“支撑”后点击“应用”就看到脖子下生成的支撑块⑤设置 Z 轴 0 位5 接下来进入编辑刀路参数界面①刀具设置②刀路设置(这里示例了一种常见刀路的设置)6 刀路生成进入刀路生成界面正在生成刀路文件好了大功告成了!换个角度看看大家学会了吗?这款软件虽然开始摸索比较难,但还是容易上手的,因为是英文软件所以写的细一点,可能显得繁琐。
实际上大家只要弄明白:选择雕刻机、调整轴向、刀具设置和刀路设置这 4 个关键界面,就 OK 了!我的“砖”抛完了,期待大家的“玉”!谢谢坛友们的支持!再说说对刀问题:四轴工作对刀对刀的目的是为了进刀准确,雕刻机四轴工作时对刀的基本要求是【刀尖与 A 轴中心重合时定为 Z轴 0 点】要达到这个要求,刀具安装后一般可用测量法、试切法等但是都比较麻烦比较实用的方法如下:1 . 使用对刀块,见下图此法精度高{坛子上有不少资料不多说 }2 . 定刀长法:就是用定位环制作固定长度的刀具,然后在刀路中添加固定补偿量此法简单易行刀具统一长度后,每次换刀不再需要调整非常方便,实用上常常比用对刀块还方便也可以制作不同定长的刀具,换刀时只要修正刀具之间的长度差要说明的是此法对于不同柄径的刀具,由于旋紧螺帽位置不同会有少量误差 zzzyyy54 看了几遍,一直没有发现 X0\Y0\Z0 填在哪里X0\Y0\Z0 是由三轴转换到四轴工作状态时对雕刻机原点的补偿量,填在程序中zzzyyy54 加在 G 代码里,还是 Mach 里,deskproto 里没有发现填这几个参数的地方,楼主上张照片吧在 deskproto 生成的 G 代码中添加,这个几句话难说清楚,要学习点 G/M 代码编程基础才行,可以在网上找资料。
zzzyyy54“我试用了这个软件,还是很好入手的,最大的不便之处就是只能用园料”“只能用园料”说的不确切,实际上只要原料毛坯尺寸大于模型尺寸并且留有夹持余量就行,并不受原料形状限制,当然使用园棒料最简单没有学会编程,可以启动 MACH 后,用 X0Y0Z0 数值设置新的机器原点,然后再运行程序 hellojun 会不会出现碰到主轴夹头的问题啊? 如果刀具不够长,怎么解决啊 谢谢!刀具不够长可以在刀具厂定做长一点的,否则就调整模型比例,减小模型尺寸zzzyyy54 如果是自己 D 的机器,那就要自己新建机器类型,其中最难弄的就是处理文件(Postprocesser),不知道该用什么参数,楼主是怎么弄的?Postprocesser 是后处理文件,一般情况没有必要去修改,只要前面把机器型号选对【】,自己 D 的机器绝大多数都能正常工作当然你如果完全掌握了数控知识,自己去定制这个文件更好yuhuibar 请问搂主的 Y0A0Z0 三个数值分别是多少?Y0Z0 是在制作 A 轴时,一般取 YZ 全行程的一半制作,制作好后要实际进行测量(见前面的帖子) ,我的 jj Y0为 100 、Z0 为 50,至于 A0 一般为 0 不修正。
由于关注此贴的人比较多,所以再给大家介绍一点新收获,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刀路分割和模型分割先说“刀路分割” ,一件雕塑品不同部位对精度要求往往不一样,见下面这个模型,显然头部要求高,底座部分要求低,精加工时如果只用一把刀就不能兼顾精度和时间,合理的刀路是头部用精细的刀具,底座用大一点的刀具,具体做法见下面,先打开刀路设置界面进入详细设置界面对头部进行分割调整然后设置刀具等生成头部的精细刀路同样在详细设置界面对底座部分进行分割调整,然后设置刀具等生成底座部分的刀路这个功能很实用,软件支持任意形状分割刀路, 进行局部精雕再说说“模型分割”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只需要雕刻头部,(底座另配),可以 这样做,打开模型参数编辑界面配置好尺寸就行了,生成的刀路只有头部的看看我用分割技术完成的作品雕刻中再上几张图细节怎么样,有点传神了吧!请教 1 为什么在 mach3 中要转一圈后在下刀2 直径是否是 Z 或 X 的最大尺寸3 下到点如何设定谢谢1971sam 直径是 Z 或 Y 的最大尺寸,生成的刀路 Z 不应该有负值,Z 零点是 A 轴的中心,请检查下面二个地方可能没有对⑤设置 Z 轴 0 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