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早期话剧运动与剧本创作.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5888981
  • 上传时间:2017-08-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1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早期话剧运动与剧本创作,第 七 讲,一、话剧的形成与初步发展,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戏曲戏曲的艺术原则是写意,以虚代实,以简带繁主要表现手段是唱念做打,综合了文学、音乐、表演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话剧是西方的一种现代戏剧形式,主要表现手段是对话,美学原则是写实中国话剧有一个照搬外来形式并逐步形成民族风格的历史过程本时期的话剧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文明戏阶段,1889年,青年学生在上海演出新剧,形式与中国传统戏剧不同,被称为文明戏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息霜和曾孝谷在东京组织春柳社,根据日本新派剧的形式,演出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后来欧阳予倩参加春柳社,演出根据林纾的翻译小说(美国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的《黑奴吁天录》(剧本改编曾孝谷),全新的西方散文剧形式这是中国话剧开端的标志1908年,演出法国萨都的《热血》春柳社的影响传到上海1907年,王钟声等人在上海组织春阳社1910年,任又知组织进化剧团辛亥革命后,春柳社部分成员陆续回国,于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文明新戏活动蓬勃展开但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运动出现衰落1、政治原因: 新剧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一些剧团被迫解散2、剧场效应:新剧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

      3、“幕表剧”缺乏戏剧文学应有的深刻与精密,少有高质量的剧本,演出质量取决演员的素质第二阶段:爱美剧阶段,爱美(Amateur的音译)剧,即非职业性的业余演出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给中国戏剧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1、对传统戏剧和文明戏进行批判,介绍外 国话剧,提出新的戏剧主张 2、话剧社团的涌现和话剧舞台艺术体系的 初步形成 3、话剧文学剧本大量出现,风格鲜明独特1、对传统戏剧和文明戏进行批判,介绍外国话剧,提出新的戏剧主张1917年--1918年,《新青年》发动对传统戏剧的批判钱玄同的主张最激烈,他认为京剧理想既无,文章又极恶劣不通,必须全数扫除,尽情推翻,建立西洋派的戏欧阳予倩认为中国旧剧,非不可存惟恶习太多,非汰洗净尽不可他提出戏剧的革新应从文学剧本入手,多翻译外国剧本为模范,然后试行仿制不必故为艰深;贵以浅显之文字,发挥优美之理想与此同时,《新青年》比较集中介绍外国话剧1918年,出“易卜生”专号,译载了 《娜拉》等社会问题剧,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 鲁迅分习历史何以偏要选出易卜生来呢? 因为要建设西洋式的戏剧,要高扬戏剧到真的文学的地位,要以白话来兴散文剧,还有,因为事已亟亦,便只好先以实例来刺激天下读书人的直感。

      也还因为易卜生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占多数● 1921年以后,戏剧理论主张的倡导更加明确具体其中民众戏剧社的理论贡献最大他们宣称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主张艺术上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特别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和负担社会教育的任务,认为戏剧是推动社会使之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这是新文学革命精神在戏剧理论上的表现● 当然,这时期对旧戏的批判和对西方剧的倡导都有偏激之处,这是与整个新文学运动的历史局限分不开的2、话剧社团、学校的出现与话剧舞台艺术体系的初步形成,从1921年开始,新文学社团大量涌现,专门性的话剧社团也出现了这时期影响最大的是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前者的贡献在理论,后者的贡献在舞台实践1921年,蒲伯英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主张职业剧与“爱美剧”并重,培养专门的编剧和表演人才学校还聘请当时文化界著名人士如鲁迅等担任校董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添设戏剧系,创办人余上沅等倡导“国剧运动”民众戏剧社1921年3月成立于上海,发起者为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陈大悲、熊佛西等13人5月创办《戏剧月刊》,这是最早的专门性戏剧杂志。

      针对当时的专业戏班剧团的戏剧商业化倾向,提出“爱美剧”的戏剧主张,并且重视戏剧的教化作用、娱乐功能、剧场效果等把爱美剧主张理论化的是陈大悲,他发由系列文章本会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局限:虽然强调戏剧的舞台性,但是没有戏剧演出实践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历史最长的一个最初的成员有应云卫、谷剑尘等,接着又有欧阳予倩等人参加1923年洪深加入,输入西方现代戏剧舞台体系,建立了中国最初的导演制和排演制实现了男女合演,打破了中国戏剧舞台长期男扮女装的传统1924年,演出洪深改编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获得空前的剧场效果,标志着中国话剧舞台艺术体系的初步形成上海戏剧协社的演出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学生演剧和非职业剧社,推动了中国话剧的现代性水准3、大量不同风格的话剧剧本的出现,中国传统戏,有很多是没有固定的文学剧本的,如梅兰芳的戏文明戏也如此,被称为“幕表剧”,这必然影响戏剧的传播,也不能被作为纸质文本进行阅读新文学运动开始,先有翻译的文学剧本发表,尔后创作的文学剧本逐渐增多,终至形成现代话剧的蔚为大观但本时期只有独幕剧有的剧本演出,也有的剧本不演出,这样就有了只供阅读的文学剧本。

      1915年,洪深的《卖梨人》1916年,洪深的《贫民惨剧》1919年3月,胡适的《终身大事》因写田亚梅女士私奔而无人敢演,发表于《新青年》1921年以后,剧本大量出现在那个年代,戏剧在中国,还没有被一般人视为文学的一部门自从田郭等写出了他们的那样富有诗意的词句美丽的戏剧,即不在舞台上演出,也可供人们当作小说诗歌一样捧在书房里诵读,尔后戏剧在文学上的地位,才算是固定建立了这时期剧本创作的总的倾向是具有鲜明的启蒙色彩,洋溢着五四时代特有的青春气息、感伤情调最可贵的是百花齐放,风格竞艳当然也托不掉历史的粗糙幼稚欧阳予倩,写实,劲俏,戏剧动作强烈洪深,心理写实,质朴中蕴有神秘田汉,浪漫唯美,感伤抒情,哲理思考郭沫若,悲情浪漫,借历史复活现代丁西林,轻喜剧,风趣幽默陈大悲、熊佛西,趣味剧二、主要话剧作家作品,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自幼喜爱民间戏剧中国早期话剧运动的骨干和倡导者先后主持创办了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校、南国电影剧社,先后主编了《南国周刊》、《南国月刊》等戏剧杂志一生创作、翻译、改编剧本三百多个田汉的戏剧风格丰富多样,创作道路复杂多变最初的创作是一种浪漫唯美的抒情剧,本时期的代表作有《获虎之夜》、《南归》等,后转向写实的社会剧,如《名优之死》。

      三、四十年代从事革命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回春之曲》、电影剧本《丽人行》等解放后的名剧有《关汉卿》等如果把田汉放在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戏剧史上评价,则可以看出,他对现代戏剧输入的一种特有的唯美伤感的浪漫抒情,是其他作家无法比拟的《获虎之夜》写贫富悬殊造成的爱情悲剧流浪儿黄大傻因眷恋富农的女儿莲姑而在山上遥望莲姑窗口的灯光,不料掉进莲姑父母安设的捕虎机关,被血肉模糊的抬进莲姑的家中莲姑深爱黄大傻,“没有人能拆开我们的手”但终于被父母分开黄大傻于愤怒绝望之中用砍柴刀自杀剧本不拘泥于琐细的生活细节,而擅长捕捉渲染富有激情的戏剧情景,人物和故事都具有传奇色彩,大段的主人公抒情独白,更增加了剧作的诗意姑爹,我实在是个傻子,我明晓得没有爱莲姑娘的份儿,我偏舍不得她我只怨自己命苦我不能忘记莲姑娘,我不能离开莲姑娘所住的地方一个没有爹娘,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朋友的孩子,白天里还不怎么样,到了晚上独子一个人睡在庙前的戏台底下,是凄凉得可怕的!烧起火来,只照着自己一个人的影子;唱歌,哭,只听得自己一个人的声音我才晓得世界上挺可怕的不是豺狼虎豹,也不是鬼,是寂寞!我寂寞得没有法子到了太阳落山,鸟儿都回到巢里去了的时候,就独自一个人慢慢儿的走到这后面山上来望这屋子里,的灯光。

      看见莲姑娘窗上的灯光,就好像我还是五六年前在爹爹妈妈身边做幸福的孩子,每天到这边山上来喊莲妹出来同玩一样尤其是霏霏细雨的晚上,那窗子上的灯光打远处望起来是那样朦朦胧胧的,好像秋天里我捉了许多萤火虫,莲妹把它装在蛋壳里一样我一面呆看,一面痴想,身上给雨点打得透湿,也不觉得,直等那灯光熄了一年多的风霜饥饿,身体早已不成了;我怕到我爹妈膝下去的时候不远了没想到还能活着见莲姑娘一面,我这一枪也挨得值了死也死得过了《南归》是一个富有诗意与哲理的象征剧戏开幕时,春姑娘痴爱着一个流浪者,枕着他的一只破鞋,读着他刻在树上的诗句,苦苦等他归来终于,流浪者象影子一样出现了原来,流浪者回到北方时,亲人死去,心爱的放羊姑娘被迫嫁人忧郁而死于是,流浪者想把南方的春姑娘当作归宿但春姑娘的母亲告诉他,春姑娘已许配他人流浪者再度流浪远方戏收场时,春姑娘追他而去流浪者形象:感伤多情,飘泊无根,苦苦追求,不断错过,寻找家园,永无止息田汉浪漫抒情剧的美感特色:1、传奇色彩田汉不重日常生活的精细再现,故事和人物单纯奇特偶然、变异、神秘,是剧作经常运用发挥的艺术功能2、自我表现、主观抒情田汉早期加入过创造社,他是戏剧方面的创造社的浪漫审美。

      剧本中总有一个抒情主人公,传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重情境渲染而不重情节严密3、诗化语言田汉擅长用散文诗的基调写台词,对话与独白生动形象,饱含情感与哲理他还直接加入诗与歌,为中国早期话剧注入了音乐成分洪深:(1894——1955)江苏常州人,自幼喜欢戏剧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曾多次参加戏剧演出一九一六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沃海沃州立大学学陶磁工程,一九一九年转入哈佛大学,专学文学与戏剧同时在波士顿声音表演学校、考柏莱剧院附设学校学表演、导演等课程这个时期,洪深已打算毕生从事戏剧事业一九二二年春回国时,洪深曾同蔡元培谈到决心“做一个中国的易卜生”一九二三年参加戏剧协社,改译并导演了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创立了中国现代话剧的舞台艺术他打破了当时戏剧舞台上男女分演的旧习惯,实行男女合演后来,他还领导过复旦剧社,参加过田汉的南国社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既是戏剧电影剧本的创作家,又是戏剧理论家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特别是在舞台艺术方面,洪深贡献卓越郭沫若 本时期他写了三个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作者合称为《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借历史人物,为中国妇女喊出了反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呼声。

      这些剧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重在抒发感情,对话富有诗意《卓文君》最有代表性历史上,寡居的卓文君不顾父命,私奔司马相如,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淫奔”郭沫若对史实作了新的开掘,把卓文君写成一个在婚姻问题上敢于反抗父命的女性形象她向父亲和公公宣称:“我以前是以女儿和媳妇的资格对待你们,我现在是以人的资格来对待你们了”我不相信男子可以重婚,女子就不能再嫁”这正说出了当时青年的心里话剧本发表后,引起了青年的共鸣,但被封建卫道者们禁止上演,浙江省教育会通过议案,禁止中学以上的学生演这个戏欧阳予倩(1889——1962),现代著名戏剧家,我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湖南浏阳人他学习过京剧,进行了改革旧京剧的尝试,创造了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曾与梅兰芳齐名,得到“南欧北梅”的颂扬编过《黛玉葬花》、《梁红玉》、《木兰从军》等二十几出戏从1907年起参加话剧运动,以后一直从事戏剧演出和创作,参加过春柳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 《泼妇》着重批判腐朽的封建道德,写一个叫素心的女性,面对公婆公爹给丈夫讨来的小老婆,用刺死儿子作威胁,迫使婆家退了妾,丈夫写了离婚书,同妾一起跑掉了,婆家人骂她“泼妇”一九二七年他写了五幕剧《潘金莲》,作翻案文章,淫妇潘金莲勇敢追求爱情,具有时代新女性的特征。

      剧本原是话剧,演出时改成了京剧丁西林(1893——1974)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江苏人,早年留学英国攻读物理时,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还擅长书法、绘画和音乐以擅写轻喜剧而在剧坛上独树一帜熊佛西曾戏谑地称赞他的戏好比“鸡汤面”:“颜色虽清淡,意味却深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