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主题教案_1(可下载).docx
12页清明节主题教案 清明节主题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清明节主题教案(精选6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清明节主题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敬重长辈等 3、仰慕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现在的圆满生活 课前筹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加本活动,电脑课件 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伴侣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老师叙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老师边叙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老师叙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久记住、永久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20年3月30日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很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 春游、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 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看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奇怪心及制作爱好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现自己的作品,并用完好的语言叙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竞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伴侣赏识并与伴侣们一齐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清明节主题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精炼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3、学习熟悉清明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精炼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难点(目标3):学习熟悉清明节的由来及意义 三、教学筹备: 1、场地(多媒体)2、PPT3、《清明》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学内容 1、老师:小伴侣们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完之后告知老师这个故事藏了哪个中华传统节日播放视频) 2、老师:这个故事里藏了哪个传统节日?(清明节)(二)叙述清明节习俗 1、老师:大家知道清明节是哪天吗?(4月5日) 2、老师:小伴侣们知道现在的人们清明节都在做什么吗?(扫墓、春游、放风筝、荡秋千) 3、老师:我们再来看看古时候的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都在做什么? 播放课件中的古代清明节习俗清明上河图、蹴鞠、寒食、牵钩) 针对图片做出讲解 蹴鞠:和现在的足球规章一样,是古代藤编的足球寒食:清明前一天不生火,吃凉食 牵钩:古时候的拔河 (三)叙述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 1、老师:小伴侣们知不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一个重要的节气,万物复苏,是扫墓春游的好日子。
也是由于寒食节 2、老师:那我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呢? 为了表达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怀念,我们都会去墓前祭拜,表达哀思 (四)结束,并观看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老师:小伴侣们,在清明节我们不仅要去祭拜我们去世的亲人,还要去烈士陵园祭拜那些为了庇护人们而牺牲的烈士哦! 清明节主题教案3 教案前言:清明节的风俗许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日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经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熟悉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化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 1、培育幼儿的英勇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熬炼幼儿的平衡本领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筹备: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坚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老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伴侣知道今日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好玩的嬉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推荐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
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推荐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爱好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伴侣站至队尾老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英勇的小伴侣,鼓舞怯弱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势 总结: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制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奇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清明节主题教案4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去扫墓,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 2、培育幼儿了解我国的烈士,敬重烈士的情感 3、教育幼儿爱国爱家,珍惜今日的和平且富有的圆满生活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美妙情感 活动筹备 1、白纸 2、线 3、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道4月4日是什么节日。
老师推荐: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同时还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回去扫墓,缅怀先烈,祭祀祖先 2、引导幼儿知道为何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 老师推荐:清明节天气变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是突出那个适合出门春游郊游的因此这一天也很适合去陵园墓地扫墓,也很适合组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以及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 3、老师组织幼儿集体手工制作清明节花圈 (1)老师扎一个小型的竹圈,然后写上挽联 (2)幼儿用白色的纸做小花,然后将这些白色的花粘贴在老师制作好的竹圈上面,然后再贴上挽联 4、老师组织幼儿去扫墓 (1)在扫墓之前,老师先给幼儿讲解留意事项 (2)扫墓的过程中要严厉不要讲话不要打闹,要表示自己对先烈的敬重 (3)老师选出两名力气大、体力好的幼儿抬着小花圈,其余的幼儿排着队动身 清明节主题教案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育幼儿敬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喜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日的圆满生活 活动筹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老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争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老师解释: 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缘由之一,清明季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 老师:很多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伴侣都能过上今日的圆满生活,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日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伴侣和老师一齐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老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 老师讲解扫墓活动应留意的事项(要严厉,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敬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动身 清明节主题教案6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清明节是中华人继春节后又一个重大的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孩子经过纪念革命先烈、祭祀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增加孩子喜爱环境、庇护自然的意识,这也使文化习俗焕发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幼儿园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我园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题为“敬、孝、礼”的清明节系列活动经过活动,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孩子“敬怀先人、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内容: 1、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最终选取孩子搜集到的材料制成展板沟通)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上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经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孩子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孩子的文化学问和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详细内容如下: 1、清明节的由来 2、各地的清明节习俗 3、有关清明节的传奇、故事 4、了解清明期间的各种春游活动 2、组织老师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3、清明节亲子“四个一”活动: (1)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开展一项清明节民间传统习俗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好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春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由于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以熬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春游游乐的欢乐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里供应一些习俗活动供参考: A、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进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