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话语权斗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579392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话语权斗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ews_bd”>   21 世纪的中国文化领域风起云涌,多样化社会思潮凭借各种学术的和民间的话语不断冲击主流的意识形态,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极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虽然已经获得政治领导权,但伴随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及种种问题的出现,要实现同西方西化分化阴谋斗争的长期胜利,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就要进一步从指导思想、制度设计转变为大众理念,从灌输走向普遍认同,因而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要性日益突出在20 世纪之前,人们大多在语言学范围内探讨话语概念此后,话语概念逐渐拓展到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领域用福柯的话来说,必须将话语看作是一系列的事件,一种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才得以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也就是说,话语本身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思潮或意识形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背景下相互影响与斗争的关系就其本质来看,任何话语的表达看似纯粹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已,其实是经过选择和包装的历史内容;不同的话语,展示了不同的世界面貌和社会关系,每一个话语体系其实蕴含着相应的政治目的。

      特定话语体系的大规模流行,就演变为特定的社会思潮他们既有一定的思想表达形式,也可能蕴含一定的政治诉求,兼具二者便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人们通过这些意识形态的传播来拉拢社会力量,争夺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所谓话语权,是指话语主体凭借其思想和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其话语内容,从而达到引领社会思潮、掌控公共舆论,巩固和扩大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涵文化和政治两个维度,进而就表现为文化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两种不同的形式就马克思主义而言,所谓文化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一定的文化形态、思想理论等形式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认同,这是话语权自下而上的建构方式;政治领导权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法律法规、政策规章、舆论宣传等形式,自上而下地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统一的政治导向与政治共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从文化领导权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领导权因文化领导权的拓展和深化而得以巩固与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领导权也反作用于文化领导权历史上,不同的意识形态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展开相互斗争的情形屡见不鲜。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自然和社会问题并互相辩论作为当时显学的儒家和墨家为争夺话语权经常展开相互攻击《庄子齐物论》说: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一方面,墨子批评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另一方面,孟子批评墨子如同禽兽与此同时,墨子也批评道家的杨朱《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除此之外,儒家、道家、法家和名家之间也展开相互批驳如庄子批评名家没有把握大道,荀子批评名家辩而无用,韩非批评名家防碍法治,等等与此同时,孟子也批评农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思想,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这种百家纷争的局面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西汉武帝之前,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统一的思想此后,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成为西汉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也进化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深究起来,儒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固然一方面是由于儒学能够为西汉的王权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例如君权天授理论的系统化,以及重礼的儒学有助于维护君主权威和社会秩序等,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于,相较于诸子百家的其他学说,儒学的文化根基与社会影响最为深广。

      儒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周朝的文化传统,例如敬德保民思想、礼乐教化思想等周公认为帝王受命于天,只有敬德才能永保天命,儒家的德治观念和德治传统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周公从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角度看到了民众的力量,认为应当保障民众适当的生活需要,同时要慎用刑罚,这种思想也成为儒家民本论思想的重要来源周公认为通过强化礼制规范和礼仪形式能够使人类社会既有的等级关系有序化,这种思想后来也被孔子继承并大力发展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儒家继承并发扬了周朝的思想文化,与此同时广泛吸收了其他各家学说的合理因素,才使得它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保持了长盛不衰的态势也由于儒家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儒学真正做到了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到普通民众中并世代相传,才使得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而且其自身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从而成为自西汉以来主导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其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从1921 年到1949 年,中国共产党为了赢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与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观点展开了广泛的斗争。

      从国内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当时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激烈的斗争,例如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反动思想,代表日本帝国主义利益的侵华思想、汉奸思想以及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各种政治思想等;另一方面是与党内各种左、右倾错误思想和路线所展开的斗争,包括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以及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当时在党内一定程度存在的自由主义思想从国际层面来看,为确立对自身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自主性支配地位,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大胆探索,依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和特殊条件,重新审视和处理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一条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道路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 年改革开放前,这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和主导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了党的理论与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如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提出等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取得,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认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这一阶段,虽然也出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失误,如极左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盛行使得党和国家的建设遭受了重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地位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即由完全主导型向相对主导型转变,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空间,逐步建构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现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具体而言:面对极左思潮泛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重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思想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对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及时展开有力批驳,有效地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围绕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时代课题以及改革开放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争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三讲教育,从而有效地抵制了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面对新世纪以来复杂而多变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明确回应我国社会文化思想领域中左、右两种思潮,并针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系统地构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有效抵制境外敌对势力通过和平演变所进行的意__识形态渗透,从而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

      总之,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是在不断地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对话和批判中,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和接受度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日益得到巩固和增强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多样化社会思潮借助不同的话语表现形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对话语权的争夺当前在一定领域存在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极端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正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理论观点,并网罗和俘获了不少的社会民众他们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吹捧西方宪制,试图动摇人们对科学理论的信仰,改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构成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极大威胁新自由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鼓吹私有制与人的本性最相适应、只有私有制才能搞市场经济要求各国政府全面开放商品市场、金融资本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和监管,主张取消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最终目的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要求推行西方的多党制、民主化,极力吹捧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种狂热鼓吹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其本质是为国际垄断资本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开辟道路,最终目的是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充当世界的经济霸主事实上,作为美国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结果,无论是阿根廷、俄罗斯,还是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抑或是埃及,等等,均蒙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极具讽刺意味的是,21 世纪初爆发于美国并最终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其背后的根源正是美国的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20 世纪80 年代,一股以反思文革、否定新中国成立后30 年的发展为标志,反对革命、主张改良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泛起十年后,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泛滥:他们否定中国革命史,认为近百年的中国历史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一方面污蔑1978 年以前的30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是一部荒唐史,另一方面却又将改革开放的实践歪曲为是对近代文明主流的回归;在史学领域,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将历史视为无主体的偶然结果,指责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毫无历史的进步意义,极力丑化和抹黑历史人物;在文学领域,他们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革命文学,贬损反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当代作家。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并虚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最终目的是将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上抽象地、无条件地谈论所谓的普世价值是西方话语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另一种策略普世价值论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人权、民主、平等等价值标准是超越了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及时代的绝对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歪曲党的十七大强调的解放思想是与西方主流价值观念的接轨,等等2008 年汶川大地震后,当广大人民群众把这一抗震救灾的胜利归结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时,一些普世价值论者却到处宣扬这是中国政府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是西方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人性论的胜利,是超越了一切意识形态冲突的普世价值的胜利,等等这种话语的本质是否定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就与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内在联系,严重危害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是20 世纪80 年代盛行于西方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当代产物恩格斯早就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列宁也曾经说过: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任何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笼统议论都是欺骗⋯⋯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