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的挑战趋势与技术路线 (2).pdf
30页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5G 的挑战趋势与技术路线 目目录录 一 演进历程.......................................................................................................................................2 二 总体趋势.......................................................................................................................................3 1 移动互联网............................................................................................................................3 2 物联网....................................................................................................................................5 三 市场趋势.......................................................................................................................................6 四 业务需求.......................................................................................................................................8 1 超高清、三维化视频............................................................................................................8 2 浸入式视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9 3 云桌面....................................................................................................................................9 4 OTT.......................................................................................................................................10 5 极端场景业务体验..............................................................................................................11 6 物联网业务..........................................................................................................................12 五 总体愿景.....................................................................................................................................13 六 应用场景.....................................................................................................................................15 七 性能挑战.....................................................................................................................................18 八 关键技术.....................................................................................................................................22 九 演进路线.....................................................................................................................................24 十 推进计划.....................................................................................................................................26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十一 国内动向.................................................................................................................................28 十二 结束语.....................................................................................................................................29 一 演进历程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十年一轮回。
如图 1 所示,第一代到第四代系统都是以标 志性多址技术+典型业务类型作为其断代依据:最早的商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 FDMA 方式,能够支持模拟话音业务;第二代系统采用了 TDMA 方式,支持数 字化的语音及低速率数据传输业务;第三代系统采用了 CDMA 多址技术,能够 支持多媒体业务;第四代系统则采用了 OFDMA 技术,支持移动宽带(MBB) 业务 第五代系统是否仍然会沿用这种以多址技术革新和典型新业务为分界点的划分 方式呢?5G 系统又将具有哪些显著特征?会以什么样的技术为支撑?要做出这 样的预测,首先需要从业务、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向说起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图 1.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历程 二 总体趋势 1 移动互联网 图 2 中描绘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 其中, 脱胎于传统电信网络的移动 通信系统是以话音作为主要业务的 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兴起和 CDMA 技术应用, 自 3G 系统开始, 数据传输业务开始逐渐增加, 并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类型 于此同时, 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并列的计算机系统也逐渐沿着从独立的个人电 脑向着以固定的网络接入为主的桌面互联网方向演进。
传统的通信系统和计算机 系统, 一个要移动一个要互联, 本来是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走我的独木桥 但是, 随着各自势力范围的扩大,两股势力在一个新的领域逐渐相互的渗透和融合正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是这种融合,推动了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的发展形态就很好 的印证了这两种网络的融合如今的智能越来越像电脑,而源自电脑的各种 PAD 却越来越像它们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图 2. 移动通信系统总体发展趋势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电信和计算机界相互斗争的结果划 分室内外的墙壁是这两股势力争夺的最初焦点 一座座建筑构成了一个个小小的 围城, 关在室内的计算机网想要通过WiMax突围到广阔的室外天地中大有作为 而以广域覆盖为专长的移动通信网则想要继续攻城略地,内外通吃一统天下从 标准化和网络部署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以 LTE 为代表的传统电信势力似乎 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这一表面上的优势却并不意味着计算机界的落败,对其而 言无非是不需要再为了喝口牛奶而去亲自养奶牛罢了 在应用为王的移动互联网 时代, 更是没必要为了几分薄利,再到通信民工更为擅长的管道铺设领域去挤占 我们最后的一亩三分田。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 OTT 为代表的种类繁多的应用已强势地挤占了传统电 信业务的盈利空间,导致利润向上层业务和终端领域的转移而应用层面本就是 计算机领域的传统势力范围同样是由于智能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终端的诸多 应用功能已经反客为主,反而使通信功能渐渐沦为一根不能彻底弃之的鸡肋条 在一个靠粉丝靠情怀吸引用户的时代, 终端领域的一个个老牌通信巨头们纷纷被 苹果这样以计算机起家的企业打得落花流水 2 物联网 有人说,一切皆可数字化对于通信界而言,与之对应的下一句就是一切皆可互 联互通因此,除了移动互联网之外,另一类新型的网络形态主要就是由遍布在 我们四周的原本相互独立的设备所构成的所谓物联网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基本还 属于人的网络,那么物联网则是包络了物与物、人与物的更为广阔的网络 业界对 5G 的构想便是,在这两张网络的支撑下,通过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在 2020 年左右构建出一个能够实现万物互联、无处不在,而又让人身临其境的通 信系统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三 市场趋势 5G 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是上述业务的发展、融合以及新型网络形态的兴起。
而 5G 发展的另一大驱动力,或者说是压力,则来自于系统规模的爆炸式发展这 里所说的系统规模包括了数据流量规模以及终端连接数规模 图 3 给出了我国的 5G 推进组织IMT-2020 对流量需求增长趋势的预测结果 以北京的某些热点地区(如西单、王府井等地)为例,2020 年左右移动数据流 量就将增长 1000 倍左右 数据流量的需求总量与业务类型及终端数量都有着直 接的关系图 4 中首先给出了 IMT-2020 对终端连接数量发展趋势的预测,业 务类型对数据流量需求的影响将在后续章节中进一步分析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图 3. IMT-2020 对数据流量增长趋势的预测 图 4. IMT-2020 对终端连接数增长趋势的预测 根据这一预测,2030 年全球移动终端数量将达到 180 亿部值得一提的是,随 着时间的推移,2030 年左右物联网终端设备相对于人口数和传统移动终端数将 会出现巨大的飞跃图 5 中给出了 ITU 对于移动终端(非物联网终端)数量和 终端类别占比的发展趋势预测从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在这些移动终端中,绝大 多数将是智能或平板电脑等靠流量吃饭的智能设备 本文档仅用于通信从业者学习交流 图 5. ITU 对移动终端数量及各类别终端占比发展趋势的预测 四 业务需求 根据第二节中的讨论,巨大的数据流量和巨大的终端数量,必定会对未来的移动 通信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
在此,让我们进一步探讨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