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树学总结资料 测树学总结范文.docx
19页测树学总结资料 测树学总结测树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测树学:测树学是以森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算树木、材分、材产品的材积(蓄积)、生长量、重量以及收获预估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误差: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会区分,可能会出选择根径:贴着地面的树干的直径地径:距根径10cm处的直径胸径:距根径1.3m处的直径伐倒木(felled tree) :立木伐倒后打去枝桠所剩余的主干树干材积:指根径(伐根)以上树干的体积树高:树干的根颈处到主干梢顶的长度称为树高枝下高分为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树干直径: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Diameter)用D或d表示 胸高直径:位于距根颈1.3m处的直径,简称为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树高(tree height):树干的根颈处至主干梢顶的高度胸高断面积(basal area of breast-height) :树干 1.3m处的断面积树干材积:指根颈以上树干的体积(volume),记为V 树干横断面:假设过树干中心有一条纵轴线(称为干轴),与干轴垂直的切面 树干横断面形状近似圆形,更接近椭圆形。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视其为圆形,平均误差不超过3% 树干横断面的计算公式为: 纵断面:沿树干中心假想的干轴将其纵向剖,所得纵剖面的形状 干曲线:围绕纵剖面的那条曲线 干曲线方程-将干曲线用数学公式予以表达干曲线自基部向梢端的变化大致可归纳为:凹曲线、平行于x轴的直线、抛物线和相交于y轴的直线这4种曲线类型干曲线围绕干轴旋转可得四种几何体:凹曲线体(D)、圆柱体(C)、截顶抛物线体(B)和圆锥体(A) 立木高度:一般用测高器测定(H10m可用测杆)立木直径:一般仅限于人们站在地面向上伸手就能方便测量到的部位,普遍选择胸高直径(DBH) 立木材积:通过立木材积三要素(D、H和胸高形数)计算材积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其表达式为: V—树干材积; V′—比较圆柱体体积; gx—干高X处的横断面积; fx—以干高X处断面为基础的形数; h—全树高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其表达式为: qx—形率; dx—树干某一位置的直径; dz—树干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即比较直径由于所取比较直径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率。
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 望高(hR) :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 林分:内部结构特征基本相同,与周围环境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树种组成 -各林层、各树种蓄积量所占的比重 课本45-46页 • 纯林(pure stand) -由一个树种组成的的林分 (组成系数>7); • 混交林(mixed stand) -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的林分 • 在混交林中,常以树种组成系数表达各树种在林分中所占的数量比例• 树种组成系数-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 • 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 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成式,就可以将林分的树种组成明确表达出来• 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优势树种 -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目的的树种 • 主要树种有时与优势树种一致,有时不一致当林分中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两者蓄积相等,则应在组成式中把主要树种写在前面。
• 树木自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为树木的年龄(age of tree) • 林分年龄-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可用年、龄级或龄组来表示 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 异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如天然林 注意林分年龄的确定方法1.年轮法 2.生长锥 3.查树枝轮 4.调查 人工林查阅造林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5.目测法 条件平均高: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称为林分的条件平均高,简称平均高,以HD表示树高曲线:反映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曲线称为树高曲线径阶平均高:从树高曲线上根据各径阶中值查得的相应的树高值,称为径阶平均高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用HT表示 确定方法:在林分中每100m2或200m2选1株最高或胸径最大的树木测定其树高取平均值 标准地调查法: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推算全林分结果的调查方法称作标准地调查法临时标准地-用于林分调查或编制营林数表,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保留 固定标准地-适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多次观测,获得定期连续性的资料 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平均高的距离); (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矩形或园形标准地的面积 每木检尺(tally) 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径 每木检尺的步骤: 1)用轮尺或围尺测定每一株树的胸径,按实测直径或按径阶记录;2)径阶大小的确定 3)起测径阶 4)划分材质等级 5)注意事项6)计算林分平均直径林分直径分布: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配状态,也称作林分直径结构林分结构:指树木再林分中的分布状态 林分直径结构:在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按径阶的分配状态,称作林分直径结构,亦称林分直径分布相对直径(Ri):林分中各株林木胸径(di)与林分平均胸径(Dg)的比值 森林分子: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起来的同一树种同一年龄世代和同一起源的林木 林分树高结构:在林分中,不同树高的林木按树高组的分配状态,称作林分树高结构,亦称林分树高分布 树高曲线:若以纵坐标表示树高、横坐标表示径阶,将各径阶的平均高依直径点绘在坐标 图上,并依据散点的分布趋势可绘一条匀滑的曲线,它能明显地反映出树高随直径的变化 规律,这条曲线称为树高曲线 形高(fh):在材积三要素中,形数与树高之乘积称作形高 立地质量: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它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立地和立地质量 立地—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1)立地这个词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2)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评价的结果 立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类,一个是立地质量的评价一般来说,具体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一定的地理区域而言,因此,在林分调查中关于这部分内容是以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立地质量的评定方法: 直接评定法 (1) 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评定立地质量 利用固定标准地或根据林分蓄积量的历史记录评定立地质量 利用正常收获表的蓄积量估计值评定立地质量 (2) 利用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生长在立地质量好的林地上的树木材积生长快,树高生长也快 •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高之间有着紧密关系,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林地的立地条件越好,林地的生产力越高。
• 树高也比较容易测定,与平均胸径及蓄积量相比,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小• 利用林分高已成为林业上最常采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主要为地位级法和地位指数法间接评定法 ⑴ 根据不同树种间树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定的方法⑵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⑶指示植被法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林分密度是评定林分中林木间拥挤程度的指标林分密度指数(Stand Density Index,简称SDI)是利用现实林分的株数(N/ hm2)与林分平均胸径(Dg)之间预先确定的最大密度线关系计算而得 每公顷断面积:林地上每公顷的林木胸高断面积之和 立木度:现实林分与生长最佳、经营最好的正常林分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相对测度 地位级:地位级(site class) -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D)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 地位指数:某树种林分在标准年龄(reference age)(亦称基准年龄)时优势木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 • 它是反映林分中林木间拥挤程度的指标 我国现行常用的林分密度指标主要有: 1)株数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 ,其单位为株/hm2。
2)郁闭度 -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称为郁闭度以Pc表示郁闭度一般以小数表示,记载到小数点后两位 3)疏密度 -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称为疏密度以P表示 郁闭度与疏密度的关系:幼龄林:郁闭度大于疏密度; 中龄林:郁闭度与疏密度两者相近; 成熟林:郁闭度小于疏密度 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树冠竞争因子(CCF) -林分中所有树木可能拥有的潜在最大树冠面积之和与林地面积的比值 每株树木的潜在最大树冠面积是根据自由树的冠幅和胸径的线性关系推算出来的 样地(plot) -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 根据全部样地实测调查的结果,推算林分总体,这种调查方法称作抽样调查法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典型选取的原则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平均水平的调查地块 林分蓄积量:林分中全部林木的材积称作林分蓄积量简称蓄积(M) ☆标准木: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实际工作中依据林分平均直径Dg、平均高HD、且要求干形中等三个条件选取标准木) ☆样木:抽样的树木。
☆解析木:选取是根据分析生长过程的目的和要求而定的原条:伐倒木剥去树皮且截取直径(去皮)不足6cm的梢头部分称原条原木:原条按照用材需要,截成各种不同规格尺码的木段称作原木锯材:原木经过割据、加工成适用于不同用途的锯材这些木材品种称为材种材种结构规律:林分中各材种出材率随胸径的变化规律,称为材种结构规律 早材:树木的形成层在生长季节向内分侧分化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具有生长迅速、细胞大而壁薄、颜色浅等特点,称为早材 晚材:在秋冬季,大多数树木的形成层增生现象逐渐缓慢或趋于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