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纸的诉说.docx
3页白纸的“诉说” 白纸的“诉说” 文/林来生 一张白纸,平平无奇,然而,古往今来,一些名人在上面用尽心思、做足文章,不仅展现了超群的智慧,也留下了动人的美谈 赵匿胤:一张白纸的圣旨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派曹彬为主帅、潘美为副师,前去攻打南唐临出师时,曹彬跪请皇上圣谕,如果将领在外不服从军纪,犯了事将如何处置?宋太祖似乎早有所料,从怀中取出一个封好的锦囊,亲手赐给曹彬: “爱卿放心,有关将领在外违犯军纪的处分规定,全部写在里面了上自潘美,下至一般将领,到时只消打开这锦囊,依旨行罚便可曹彬双手接过锦囊,坚定了必胜的信心由于士气高昂,将领们团结作战,大获全胜班师还朝之日,宋太祖自然要设宴慰劳,曹彬便把这封未曾启用的锦囊退还给皇上赵匡胤当着群臣的面把锦囊打开,里面装的竟是白纸一张众臣看见了无不吃惊赵匡胤道: “白纸一张,胜于千余条规定,曹爱卿可曾想到?”众臣这时才频频点头,曹彬的感受自然比谁都要深刻 郭晖:一张白纸的隶书 《随园诗话》记载,宋人郭晖在外做官,有一次给妻子写信时,不慎误将一张白纸当作写好的信装进信封妻子接信浮想联翩,可拆开一看,不禁感到惊诧。
经过深思苦想之后,她终于明白了丈夫的用意,一张白纸,寄托了丈夫对自己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千万离愁和无限思恋于是,她热泪盈眶,提笔在这张白纸上写下诗句: “碧纱窗下启缄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料想仙郎无别意,忆人全在不言中你看,本来是一件错事,却引出如此的情思,多妙呀! 解缙:一张白纸的祭文 明代大才子解缙,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官至吏部都察院御史大夫,却引起奸臣曹萱等人的妒忌后来朱元璋驾崩,解缙受命撰写祭文可在祭奠时,曹萱施计将解缙所撰的祭文调包成一张白纸新皇朱允炆大怒,要将解缙斩首祭灵满腹经纶的解缙知道受奸人暗算,临危不乱,拿着白纸即兴发挥: “大明洪武,岁在戊寅腊月望日皇帝率文武百官跪祭于太祖灵前致哀:太祖揭竿布衣清白,四海归心贵在坚白,鄱湖一战天下大白,勤政治国冤怨洗白,呜呼驾崩万民孝白天子悲恸无辞表白,群臣哀悼千言苍白,谨以白纸后世鉴白呜呼哀哉,尚飨!”这番以“白”为题的临场发挥,妥贴高妙,令人称奇解缙也因此化险为夷,并获封三品礼部侍郎 陈毅:一张白纸的讲稿 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身为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在西藏路口广场作形势报告他在讲台上一边滔滔不绝地讲,一边不时把搁在桌上的讲稿拿起来看上一眼。
待报告结束,记者们争着上前去要这份讲稿时,才发现原来是一张白纸陈毅笑了: “我的讲稿是‘心照不写’,文字全在心里,这张白纸是装模作样作报告,听众看你没有讲稿,会认为你是信口开河,效果就不好了不过,今天我讲的全都有根有据,用不着担心陈毅的话,把记者们都逗笑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