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艺术设计的先行者杉浦康平.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77400458
  • 上传时间:2022-04-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3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艺术设计的先行者杉浦康平 现代艺术设计的先行者杉浦康平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现代艺术设计的先行者--杉浦康平杉浦康平先生以其半个世纪独树一帜的书籍、杂志、视觉信息图表、海报、音乐封套、亚洲图像学等不同门类领域的设计和研究,如疾风迅雷横扫日本列岛,似流星闪烁窜越五十年漫长的岁月沧桑以他的激情和智慧,点亮一盏照耀东方文明熠熠增辉并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哲学之灯他在每一阶段的创造性思维和理性思考均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引领着时代的设计语言,他\"悠游于混沌与秩序之间\",在东西文化交互中寻觅东方文化的精华并面向世界发扬光大他是日本战后设计的核心人物之一,是现代书籍实验的创始人,在日本被誉为设计界的巨人,艺术设计领域的先行者他提出的编辑设计理念改变了出版媒体的传播方式,揭示了书籍设计的本质他独创的视觉信息图表提出崭新的传媒概念,更为今天的数码载体信息传播作了重要铺垫他的\"自我增值\"、\"微尘与噪音\"、\"流动、渗透、循环的视线流\"、\"书之脸相\"等设计理念和\"宇宙万物照应剧场\"、\"汉字的天圆地方说\"等理论构成了杉浦设计学说和方法论,这就是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

      按说这位世界顶极设计师早该有他的作品集或个人展事为外人熟知,但恰恰不事张扬的杉浦先生别有自己的思考,五十多年来他从未进行过一次个人作品的出版活动和展事,哪怕是参加他人举办的综合展,都未曾参加过他认为设计活动在其作品经由读者翻阅并传达到内心,设计的功能就此完成;书刊设计与绘画者的创作不同,后者经过闭门创作后需要向外公开作品,或办展览或出画册,而杉浦先生认为设计师以有效的行为,方法论告诉人们信息的诞生,这是设计的主要作用设计师的作品,与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因此,这些作品发光是在它第一次在社会出现的瞬间,设计是需要与社会接触的行为,一个以瞬间为媒介,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说服对方珍视自己的作品与社会接触的瞬间,把其时其地当作展览会场书籍设计以载体形态面对读者,这就是它的使命d0| 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书刊设计以来的整整半个世纪,杉浦完成的作品硕果累累,仓库租了一个又一个前不久日本最大的印刷企业主持的东京银座ggg画廊盛情要为杉浦先生办一个作品回顾展,从未开过个展的杉浦先生为难了,面对五十年的艺术生涯的作品积累如何挑选,于是在众多研究领域里选择相对容易疏理的杂志设计作为开场这就是在日本全国巡回展出,接着在韩国举办,并即将在十一月初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展的由来。

      人们为杉浦先生富有前瞻性的设计智慧和无与伦比的专业精神所震撼,人们发现其严谨的科学性与东方的哲学思维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已影响了几代日本设计师,并在东方诸国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连锁反映近些年来他穿梭于东亚及南亚诸国,呼吁亚洲各国珍重自身的传统文化,提倡二十一世纪亚洲文化走向世界的自强精神由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使他对中国始终抱有一种亲近感七十年代他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考察团访问中国,尽管那时还处于*时期,仍对于中国久远的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11019年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邀请,与另一位日本设计家菊地信义访华,并作了精彩演讲,传授他的设计思想,令当时的许多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 1101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著《造型的诞生》,书中对东方造型的渊源和造型方法论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在中国当代年轻的设计师心中播下了设计文化的种子2004年他出席北京首届书籍设计家论坛,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一即二,二即一--书之宇宙》,吸引了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对东方设计哲学的深层思考2005年他受上海之邀担任《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委,高度评价中国近年来书籍艺术,回国后在日本媒体上撰文到处介绍中国书籍设计的进步与发展。

      2006年由他倡导在韩国汉城设立《东亚书籍设计精品中心》,将东亚各国设计家的最佳作品汇聚起来,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推动亚洲优秀的书籍文化向世界推广,杉浦先生成为亚洲书籍艺术交流的使者 杉浦康平先生是一位潜心于学术研究型的设计家,他不热衷于社会交流活动,不参加任何专业团体,他不把时间浪费在工作以外的事上,他在日本一直保持着孤高的地位,人们只得\"隔海相望\",议论传闻着他非凡的艺术经历和异于常人的思想行为 杉浦先生1932年9月5日出生在东京年轻时就开始弱视,两眼视力0.1以下,还带有乱视和钝视除了看电影,他从不戴眼镜有趣的是,他看天居然能虚眯着瞧出十来个月亮,周围的人感到很吃惊,为什么他能比平常人看出多好几倍东西来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书写的精致、密集、工整的文字均小于平常人视力以内能看清的4~5P小字 1955年杉浦先生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科,1956年在日宣美展获大奖,日宣美奖是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的最高荣誉50年代末,他在平面设计中已显露才华,到60年代在《音乐艺术》《广告》《设计》《新日本文学》的设计中注入自我增殖概念,运用数个母体同型的移位变向衍生变幻无穷的造型。

      他在正方形框架中寻求几何学抽象构成,创造序列音乐作曲法中的数理性秩序法则杉浦先生一直关注意大利的前卫艺术运动,研究未来派的噪声音乐的构成规则,或联想地球宇宙空间弥漫的电磁波的表现形态,一种对于噪声的前瞻性理解和发现,开始渐渐形成杉浦先生以后的主要设计语言之一 六十年代后期杉浦先生以大自然中每个个体物质互生共存的生态特征为基础,研究出有着无穷变化不断衍生繁殖的杉浦纹理,设计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持之以恒对抽象几何学造型锲而不舍的探索,杉浦先生肩负起那个时代现代主义造型语言之一翼那种充满生命感的设计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经久不衰,至今仍显现出充沛的活力 由东京都文化局出版的反映日本民俗文化的季刊杂志《银花》,自70年代初创刊至今一直由杉浦先生担任设计已整整三十六年,他为构建近代活字主流字体的审美气质和传达表现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实践,尤其是粗宋体那种浓重的\"黑色\"在竖排字体的构成中尽情施展具有丰富的音乐节奏感的魅力 日本设计界泰斗原弘在与龟仓雄策的对谈中这么指出\"我想日本如果出现一位对文字有天赋的人,日本字就可以写得美了,果然杉浦康平出现了自从他的出现,开始有了用日本字创造的美\"。

      可见杉浦先生在文字方面注入心血的研究成果,在日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杉浦先生创造性地将瑞士完善的网格体系运用到日本特有的竖排格式中,同时它的设计规则是一种倍率增减秩序的格子天地,他对精确度达到洁癖程度的苛求,最终达到几乎完美无瑕的程度 日本著名评论家臼田捷治先生这样评述杉浦设计\"用\'编辑观念\'命名的书籍设计是一种知性的创作活动,要求在既有的作品上增加创造功能的原创,从这个层面上再看杉浦先生无数的创新,超越编辑技术的一般文化相关意识和感知来捕捉设计的原点,加之其独立高标的造型思维我深深有感于杉浦先生是最富于编辑观念的设计师,让书刊灵动起来,以令人心动的知性信息载体送到了读者手上\" 他还指出:\"杉浦先生对亚洲图像的认知,倾注到他的书籍设计与杂志设计中,在诸多设计中,充分体现亚洲民族、民俗文化记号,并将其进行\"解体与重构\",真可谓将亚洲文化在设计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有时看似奇异,他矢志不渝的挑战必定有其独立的设计思考,以及他对国内外图像创造性的解释为依托,成为他近半个世纪活动的潜流充满独创性的革新旗手,孜孜以求的书刊设计的真正妙趣,无数的惊世之作,凝神细看一定会给你无尽的启示。

      \" 记得2004北京国际书籍设计家论坛上,杉浦先生在演讲的最后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引人深思他说:\"\'一即多\'和\'多即一\'的设计规则蕴含着动态生命的整体表现多元与凝聚、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都不要独舍一端,明白融合的要义,而产生出更具涵义的艺术张力 依靠两只脚走路的人类,亦步亦趋这是人们前进和发展的步伐如果行走中后脚不是实实在在地踩在地上,前面这只脚也迈不出有力的一步,这后脚不是踩在拥有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的母亲的大地上吗? 人类正是踩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的第一步,才会迈出强有力的文明\'第二步\'进化与文明,传统与现代二只脚交替,以清晰、单纯、扎实的步伐,这才有迈向一个前进方向的可能性,这正是\'多即一,一即多\'的道理\" 11019年、11012年我有幸二度在杉浦先生的事务所学习,在他身边聆听书籍设计艺术的教诲,在他的艺术作品中领略设计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对话,从旁感受杉浦先生研究治学,艺术创作的过程,感悟行事做人的修为 事务所设在涉谷并木桥附近的青山秀和公寓507室,这一带有许多旧书店,先生爱书成癖,为此1968年设立的事务所就选择在书店街的附近。

      那时独立的设计家还很少奇怪的是杉浦事务所的英语称谓:[PLUS EYES],直译是复眼,即昆虫的视觉器官,由无数个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一个繁密的视觉球体当时我甚 感困惑,请教先生,得知这是复眼的联想引伸--\"多视点\",噢……对宇宙万物,对昨天、今天、未来,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解析、探究……这正是杉浦理念的精髓所在我抱着极大兴趣渐渐走近杉浦康平的世界,去感悟其中意蕴无比的广阔天地 除507室,还有一个505室是事务所的另室(现已移至楼上一套房间),里面存放着大量世界稀有珍贵的书籍那里是杉浦先生日夜做研究的私藏图书馆,非亲近的人是不允许入内的,那里是书的海洋 杉浦先生每到一个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各国要买大量珍贵的图书资料,他了解全日本经营有关亚洲文化的书店每每有这类书的信息,他都会亲自寻访搜索,比起美术画册和设计类图书,杉浦先生更注重社会历史人文关系的书籍他以\"青山书籍中心\"的名称,订购各类图书旧书店街神保町的[一诚堂]、书籍流通迅疾的神田小川町的[源喜堂]、在东京专卖与中国相关书籍的[琳琅阁]……都是先生熟门熟路的去处而亚洲许多国家地区的重要书店和出版社,都有他专门关注和联系的书籍流通渠道,每周都有大量的书流入\"书籍中心\"。

      在音乐方面造诣颇深的杉浦先生,六十年代开始,与武满彻、一柳惠等现代音乐家组织了一系列音乐活动诸如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的古典音乐等等音乐融入杉浦康平的生活空间,渗透于他的生命之中他的音乐唱片设计是另一个庞大的设计领域 音响编辑是他久久保持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在事务所的一角,放置着音响设备,室内朝暮都游荡流淌着间息不断的东方音乐声,让你感受无时不刻富有感染力的天籁之声氛围先生每次去神户授课,乘新干线的途中,随身携带世界一流的超小型音响设备,供一路享受音乐之用 对日本民俗的研究,也是他另一个注重点:夏日的庆典节日、秋日的民间民俗活动等一年中他要去二至三个地方,了解各种文化习俗,收集各地视觉艺术的原始素材,吸收来自于深植于人文大地的各类文化养分 在杉浦先生的工作中,有许多相互信赖的学者,插图画家,植字人员那些画家们,根据先生的创意构思启示下,一个个创想自由的想像力世界才得以完成其难度是需要才能和毅力的而对于文字的排列组合,杉浦先生投入异乎寻常的心血,为此,那些植字人员以他们对文字的特殊感觉和不厌其烦的辛苦完成非常态所能做到的文字排列,以实现《杉浦文字学》的理念。

      事务所的助手,均来自各专业大学的毕业生,跟随杉浦先生十年以上,甚至二十年的不在少数,现还在事务所的助手佐藤笃司跟随先生已达二十五年之久他们不仅仅做设计工作,还有插绘、地图的制作、各类数据的处理……大量的工作就靠这么一部分人来完成每天不到深夜12点,电车末班车发车时间,他们是不会离开事务所放下手中的工作的我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至今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其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