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02声现象 【过关测试】(原卷版).docx
10页单元02 声现象 过关测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会变大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捕食昆虫 B.倒车雷达发现障碍物 C.超声波清洗眼镜 D.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消失”3.下列对图中的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甲:用手拨动尺子乙:两列声波的波形丙:摩托车的消声器丁:曾侯乙编钟A.如图甲中听到的声音越大音调越高 B.如图乙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 C.如图丙中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钟的大小决定了其声音的响度4.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乙、丙的音调响度不相同 C.丙、丁的音色和频率都不相同 D.甲、丁的响度相同5.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6.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Hz甲110700乙701100A.甲音调较高 B.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C.乙响度较大 D.甲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慢7.小明在班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用“水瓶琴”演奏了乐曲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的( )A.响度、音色 B.音调、音色 C.音调、响度 D.音调、响度、音色8.在图所示的波形中,能反映是同种乐器演奏,但声音响度不同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丙和丁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②“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④“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⑤“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⑥“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⑦“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回声的声速比原声的声速要小;⑧“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⑨轻轨轨道两旁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主要是防止噪声产生。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10.温州市域铁路S2线正在建设中,北起乐清市虹桥镇,终点瑞安人民路站,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轻轨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 B.人耳处 C.空气中 D.传播过程中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1.(3分)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桌面上左、右两边各放置一个音叉,敲响右边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接触的泡沫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左边音叉也在 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 听到声音, 看到小球被弹起后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12.(4分)弦乐器发出声音是因为弦的 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乐器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人们是通过 来辨别吉它发出的声音;如果半夜有人弹吉它,戴上耳罩就可以减弱噪音,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3.(3分)“十一”期间,小明与同学们一起旅游,来到一座大山前,对着悬崖大声喊了一声,2.8s后听到回声小明喊话时站立的位置到悬崖的距离为 m,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的,研究声音时,引入水波,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14.(2分)疫情期间,老师带口罩上课,讲课的声音变小了,指的是声音的 由于同学们都带着口罩,又穿一样的校服,班主任只能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学生15.(2分)“大妈们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大妈们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大妈们跳广场舞时:调小音量属于在 减弱噪声;梅梅同学觉得好吵,关上门窗,属于在 减弱噪声16.(3分)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则dou(1)这个音阶与 图位置对应17.(1分)一辆汽车向山崖匀速驶近,距离山崖为210m时鸣笛一声,经过1.2s后司机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则汽车的速度为 m/s(声速按340m/s来计算)18.(4分)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 ,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 大,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用相等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墙有耳说明了 可以传声19.(3分)我们在研究“响度和什么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图中所示的装置当用小锤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的时候,会发现系在细绳子上的乒乓球轻触音叉后又弹开的幅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了 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在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反映音叉振动的幅度,这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转换法来研究的20.(5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他们将一只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晰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这时声音会 2)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得出了实验的结论是 3)本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运用了 的科学研究方法4)小明同学发现他们所做的另一次实验效果不明显,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5分)21.(6分)小江同学为了探究同种材料做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采用了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和甲、乙、丙、丁4根橡皮筋,其中甲、丙、丁张紧程度相同与乙张紧程度不同橡皮筋长度/cm横截面积/cm3振动频率/Hz甲600.76329乙800.76248丙800.76286丁801.02242(1)实验探究方法采用 法2)为了探究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橡皮筋粗细的关系,应选用橡皮筋 和橡皮筋丁进行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长度和张紧程度相同时,橡皮筋越粗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高”或“低”)3)选用橡皮筋甲和橡皮筋丙进行对比实验,可以探究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橡皮筋的 关系4)若橡皮筋张紧程度越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则橡皮筋乙的张紧程度比橡皮筋丁的张紧程度更 (选填“紧”或“松”)5)用同种材料做的橡皮筋,张紧程度相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橡皮筋是 A、细而长的B、粗而长的C、细而短的D、粗而短的22.(4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又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 23.(5分)小明要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是否有关”实验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步骤:(1)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结论:当声源振动的 比较大时,响度较大4)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四、解答题(共2小题,共14分)24.(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 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 越大,发出声音的 越大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4)在以上实验中,用到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25.(6分)上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每空1分)(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理由是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 进行哪项研究: 。
五、计算题(共3小题,共11分)26.(2分)小红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明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1.4s,求长铁管的长度v铁=510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