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685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doc
1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施 工 技 术 交 底交底单位名称:中铁二局成绵乐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一项目部 记录编号:工程名称新建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CMLZQ-5标交接项目DK171+685 1-2.0×2.5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主持人交底日期专心---专注---专业内容: 本段工程概况1、施工准备 2、涵洞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 2.1、框架涵施工方法 2.2、防水层施工 2.3、沉降缝施工 2.4、涵背、涵顶的回填 2.5、工艺流程 3、施工注意事项4、环保、水保措施 5、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参加人员: 第一作业队 框架涵施工班组交底人: 接受人:本段工程概况:本涵洞中心里程DK171+685,结构形式1-2.0×2.5框架涵,涵洞全长18.28米本框架涵轴线与线路中心线法线正交,采用明挖现浇施工本框架箱身采用C40抗侵蚀性钢筋混凝土(H2),涵洞进出口均采用八字墙型式,护墙材料:C35抗侵蚀性混凝土墙身及基础(H2),C30抗侵蚀性混凝土帽石(H2)本框架涵置于松软土土层上,为保证涵基的稳定及安全,基底采用CFG桩加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与涵洞两侧路基承载力一致。
本框架箱体平置,箱内设3‰纵向排水坡,坡度由10cm厚C30砼铺装调整出入口护墙范围内设10cm厚C30砼泄水面箱底铺设20cm厚C40混凝土垫层,垫层中间设置一层B12,间距为15×15cm钢筋网框架涵箱身顶面的防水采用防水卷材,箱身侧面采用防水涂料路基两侧设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出入口采用35cm厚M10浆砌片石,10cm厚碎石垫层,垂裙采用M10浆砌片石框架涵身两侧基坑用级配碎石回填,出入口护墙背面设砂夹卵石反滤层,护墙上设泄水孔,两侧用土回填两侧过渡段按照路基专业要求办理为保证涵内安全,在出入口端帽石上各设防护栏杆2.8米工程量列表见下表涵洞DK171+685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工程项目单位数量主体工程现浇钢筋砼箱身涵洞长度m18.28C40抗侵蚀性混凝土(H2)m372.5C40抗侵蚀性混凝土基础及垫层(H2)m322.8 附属工程护墙C35抗侵蚀性混凝土墙身(H2)m313.5 C35抗侵蚀性混凝土基础(H2)m322.9 C30抗侵蚀性混凝土帽石(H2)m31.8 C30混凝土路面m31.4出入口铺砌M10浆砌片石m323.6护墙排水砂夹卵石反虑层m37.5 PVC管(ø0.1m)m7.6 涵内路面C30混凝土m34.6 防水层顶面甲种防水层面积m261.5 M10水泥砂浆找平层m31.2 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m32.5 侧面丙种防水层面积m287.4 不透水土壤(20cm厚)m317.5 沉降缝橡胶止水带m360 弹性密封膏m32.1 遇水膨胀橡胶m10.3 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m10.3 防护栏杆m5.6 基底加固CFG桩根数/总长根/米82/24630厘米厚碎石垫层m329.81、施工准备⑴、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
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安全设施准备就绪⑵、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测量放样、水准点设置,同时做好其它开工所需要准备工作⑶、施工前应放线核查线路与道路的交叉里程,交叉角度,如与设计图纸不符,应通知相关单位研究处理⑷、 施工前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确保施工质量⑸、 对段内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质进行取样复查若地表水、地下水复查结果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不得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⑹、人员、机械必须进场DK171+685框架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挖掘机台12装载机台13振动压路机台14自卸汽车台15插入式振动器台46电焊机台32、涵洞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框架涵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对松软土采用CFG桩加固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施工开始施工涵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进行,现场绑扎,立模浇注混凝土模板采用组合钢模辅以木模,木模内贴聚乙烯塑料板视现场实际和设计情况,采用分节灌注或一次完成先施工底板,再施工两侧边墙、顶板,边墙施工采取两侧对称同时灌注2.1、框架涵施工方法⑴、基础垫层在三通一平工作完成后,组织测量人员放样然后组织一台装载机进场清表,清表至CFG桩顶标高+0.5米处,所清理的腐植土堆集后统一由自卸汽车拉弃于弃土场,待CFG桩施工完毕,强度达到要求时,截取CFG桩浮浆桩头至CFG桩顶标高,然后铺设30cm碎石垫层。
在垫层施工位置两侧安装模板,由于垫层面积较大,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必须测量标高控制垫层混凝土的浇灌标高在模板内浇筑20cm厚C40混凝土垫层,要求捣固密实、养护及时,12小时后拆模,不足24小时不得上人⑵、钢筋施工①、钢筋施工时,对预埋件的安装位置、稳固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②、钢筋按设计规格、尺寸、形状在加工厂加工成型,现场绑扎;涵身钢筋布置较密,要求钢筋加工、安装尺寸准确,钢筋接头类型及安装时接头相错量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时先绑扎底板及部分边墙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后,再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立模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③、钢筋按照结构要求,分层、分批进行绑扎,所有钢筋焊接接头均应按规范错开,对于多层钢筋,应在层间设置足够的撑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错位和变形④、钢筋施工完备后,对每个结构面预留出设计所需保护层厚度(最外层钢筋净保护层均采用45mm),以满足结构的设计受力状况和结构防水的要求⑤、结构钢筋绑扎时一定要做好对橡胶止水带的保护钢筋的制作安装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钢筋扎结完毕后,垫混凝土垫块,当所有钢筋扎结完毕后,要检查钢筋数量、位置是否正确,清理所有杂物,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达到模板光亮,给混凝土外表光亮提供可靠保证。
经自检合格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⑶、模板安装①、为保证主体的结构质量和外观质量,主体外模采用组合钢模,内模及顶板采用大块高强度竹胶板内部竖向支撑采用钢管支架加顶托、底座进行支护;内部横向支撑采用钢管加顶托进行支护;并加设剪刀撑以加强横向稳定性;内箱模板加肋结构采用12cm×10cm方木做成受力骨架,方木间距50cm②、为防止漏浆,两块模板间均采用胶纸贴缝外模板加肋结构采用12cm×10cm方木做成受力骨架,方木间距50cm③、模板在使用前必须打磨、上油,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光洁度⑷、混凝土施工①、混凝土浇筑分为二次,第一次浇筑底板及竖直的50cm边墙,第二次浇筑剩余边墙和顶板混凝土②、主体结构选用混凝土,具备缓凝、高流态的特点,以适应结构混凝土灌注工艺需要和确保结构混凝土质量③、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至灌注地点,泵送至灌注面④、结构底板、顶板混凝土采取分幅灌注,每幅宽2.0m,侧墙混凝土的灌注必须分层对称地进行,层高为0.50m⑤、结构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灌注方法来缩小混凝土暴露面;以及加大浇筑强度以缩短浇注时间等措施防止产生浇注冷缝,提高结构混凝土的防裂抗渗能力。
⑥、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处采用二次捣固工艺施工,即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能够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同时又减小内部裂缝,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从而提高抗裂及抗渗性二次捣固的恰当时间必须经试验测定即: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混凝土进行振捣,如果混凝土仍可恢复塑性的程度使振动棒小心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留下孔穴,此时施加的二次振捣是适宜的二次震捣时间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合理,又要满足分层浇筑、循环周期的安排,重要的是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冷接头⑦、每节段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凿毛及清洗干净,不能在浇注前灌注同等标号水泥砂浆的施工缝,都采用涂抹YJ-3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处理,以提高混凝土接缝处的粘接力⑧、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区采用φ50捣固器,设专人捣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⑨、顶板及结构外墙采用覆盖养护,侧墙内侧采用喷水养护,底板采用蓄水养护⑩、顶板混凝土灌注后终凝前进行“提浆、压实、抹光”工艺,消灭混凝土凝固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纹,又保证结构外防水层粘土牢固。
2.2、防水层施工⑴、防水层材料本框架涵涵箱身顶面的防水采用防水卷材,箱身侧面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黏结剂;防水涂料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⑵、防水卷材的施工要求:①、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湿润、无凹凸、无不平浮灰、油污、蜂窝及麻面②、准备好防水卷材、黏结剂、圆形防水材料搅合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量具、刮板等③、防水卷材的搭接厚度均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为1.5mm,前后两次的涂层应接好茬④、对铺贴好的防水卷材应做好成品养护⑶、防水涂料的施工要求①、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湿润、无凹凸、无不平浮灰、油污、蜂窝及麻面②、防水涂料必须按产品适用说明进行配比,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每次搅拌以30kg为宜,搅拌时间约3~5分钟砂粒径20~40mm为宜③、聚氨脂防水涂料可选用喷涂或刮涂的施工方式,厚度2mm,应分两次喷涂均匀,喷涂后应随即喷洒砂一层⑷、防水层的质量检查①、防水涂料准确,搅拌均匀、无漏刷现象②、防水卷材粘帖密实,表面平整、无歪斜、无皱褶、鼓泡、接口不严或边缘翘起现象。
③、对上述各项检查,除可用肉眼观察检查的项目外,用衡器检查防水涂料的配比,用橡胶测厚仪检查涂层切片样品的厚度⑸、保护层的施工要求①、防水层铺设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②、将石子、砂子、水泥倒入搅拌机中预混1分钟,然后加水,减水剂及纸袋包好的纤维网(连同纸袋一起加入),混合3~5分钟,均匀即可③、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桥涵结构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间为止,然后用刀抹平④、纤维网混凝土面层做好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快速失水,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⑹、保护层的检查、验收标准①、外观无肉眼可见裂缝②、混凝土试制时应进行抗压、抗折、抗拉强度试验及抗渗标号试验,各项应满足:抗压强度≥23.0MPa;抗折强度≥6.0MPa;劈拉强度≥4.5MPa;抗渗标号≥12;③、施工记录应完整、清晰⑺、注意事项①、防水层不得冒雨施工,夏季应避开高温时间,四级以上的强风天气不得施工②、涂料运至施工现场,要进行抽样复测,如复测结构质量不合格(达标不够、涂料离席、结块)不得施工③、涂料必须按易燃品有关规定储存和运输,远离热源,杜绝曝晒,施工现场严禁明火,以免造成火灾。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