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讲 执刀方法与刀法运用(上).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013657
  • 上传时间:2018-0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讲 执刀方法与刀法运用(上)刀法是篆刻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元代以前印章多为铸造随着印章与书画艺术结合,艺术印章需求量骤增,并发现软质石料成为印章主要材料后,制印才逐渐形成以刻为主,篆刻刀法也随之成为人们有意识追求的篆刻技法刀具是篆刻的主要工具,篆刻讲究执刀,就像写字作画讲究执笔、弹琴讲指法一样,不规范的方法往往会成为技巧发挥的障碍篆刻执刀看起来是手部握柄,操作起来便须指、腕、肘、肩以至全身用力要使?@些部位的力量协调贯注,执刀姿势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有效的执刀方法能使刻刀在手中运转自如,能随意调整入刀的深浅度,便于运刀稳健轻捷常用的执刀方法有两种: 卧式执刀法 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这种握刀法刀转动自如,便于灵活细致地表现印文线条的微妙变化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一把握”执刀法 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此法力量的运用不成问题,但灵活性较差,要刻清秀精微一路的印章并不方便。

      虽然刀法运用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但刀法终究是落实篆刻家创作思想的重要手段,故历来受到重视如前人总结有篆刻十四刀,十三刀之说,并列有正刀法、单刀法、平刀法等等细目据个人总结,如果以刻刀在石头上的运动方式来概括,所谓的刀法有冲、切及冲切互补三种形式冲刀法 刀柄侧斜,以刀角入石指实掌虚,五指和手腕用力推刀,作上下、左右、顺逆的冲刻其中横冲是以刀外向倾斜,刀锋右角插入石中运刀时,中指自右外向左推刀竖冲则以中指拨刀,上下向运刀冲刻逆冲是以拇指、食指捏刀柄,中指后抵,卧刀柄于掌侧“虎口” ,自下向前推冲运用冲刀法时无名指和小指起定位作用,抵住印面,控制力量,防止跑刀 冲刀法适宜刻白文印,冲刀要用力适度、均匀,用力过猛或入刀太深,会感到运刀艰涩难行,不能游刃自如;用力过小或不均,入刀浅,刻出的线痕会飘浮、纤弱冲刀法便于表现印文圆润流动的笔势,线条遒劲挺拔 切刀法 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否则会使刻出的跳刀痕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气势连贯,浑然一体切刀法所刻印文浑厚苍劲,刀法意味浓厚,并能锲刻较硬质的印材。

      冲切混合法 以冲刀为主,运行中参用切刀,切冲互补,增强刀法的表现力,丰富用刀韵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