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上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179446
  • 上传时间:2017-09-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6.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 少年旅行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会写本课1个生字,注意“簿” 、 “茂”的写法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题的含义,体会少年旅行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得到生活和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4、揣摩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的好处,体会总分关系问句的妙处并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课前指导不知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3、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4、朗读这组散文诗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三、品读----理解与感悟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1)少年旅行队出发了!我们赶快跟上他们的步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 ”到“生活里去” ,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远” 、 “长久”有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5)总结学习方法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读 (点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 、 《小纸船》 、 《听广播》 、 《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 。

      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6、背诵《旅行者之歌》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大山” “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第二课时  1、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旅行者之歌》 3、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二、巩固生字:1、区分形近字 簿——薄幢——撞2、区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写法;“茂”下半部分的写法3、听写生字 板书设计:出发→走遍世界老师→生活处处皆学问       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少年旅行队  小纸船→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标本→采集、研究、保存      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旅行者之歌→忠实于生活2 跟祖父学诗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有关的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预设学生活动:(1)交流生字读音。

      (2)谈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 (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 ,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自由读文3、检查初读情况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2、相互交流,感悟情感 (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3)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A、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B、大声喊抓住“跟着喊” 、 “比祖父声音更大” 、 “房盖被你抬走了” 、 “照样地喊” 、 “瞎念” 、 “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

      C、喜欢听抓住“很好听” 、 “真好听” 、 “多好听” 、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D、心情好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 、 “笑了一会儿” 、 “我很喜欢” 、 “我更喜欢” 、 “高兴起来了” 、 “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5)指导学生读文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3、预设学生用“童真” 、 “童趣” 、 “顽皮” 、 “活泼” 、 “可爱” 、 “天真”等词语来描摹“我”童年的形象用“慈爱” 、 “宽容” 、 “幽默”等词语来勾画祖父的形象4、出示:“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以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指导学生朗读,从祖父教诗的变化中,你还可以读到什么?5、童年是美好的,孩子是快乐的,祖父是宽容的。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滋味来三、聚焦诗句,比较拓展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让我们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读吧!它一定如作者所说的“越念越好听” 2、学生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孟浩然的《春晓》 、苏轼的《花影》 、杜甫的《绝句》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3、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有什么体会?4、通过学生与“我”学诗经历的比较,谈自己的体会5、多好啊!古老美妙的诗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我们的童年在诗情画意中熏陶,我们的童年又充满着诗情画意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我们受益终身板书设计:早晚念大声喊           2 跟祖父学诗快乐喜爱听心情好3 夏 午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生命世界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夏天的中午,你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自由说)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3、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自由读文3、检查初读情况三、整体感知,摄取画面1、罗兰的文字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做上批注或拟出小标题2、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或交流拟定的画面小标题3、简单地说说这些文字(或“画面“)带给你的感受第二课时  1、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野花图“片断精读:“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1、指明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2、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

      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3、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戏蚁图”片断精读:“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1) 、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2) 、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3) 、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三、重点朗读,体会情感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1、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2、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 、 “从不厌倦” ,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4、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1、读句子,说说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醒”字重复了四次,它们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包含有什么共同的意思?3、在夏午 “我”逃避午睡,醒着,是想做什么?4、课文的语言优美,一个个看似乎平淡乏味的文字,在作者的笔下竟可以排列组合得这么神奇,富有魅力,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来,让我们来读读这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四、总结板书设计:3 夏午小时候  逃避午睡 享受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成年以后 逃避午睡 牵挂着窗外的自然享受生命古诗诵读 舟过安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 《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 (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