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仁者爱人》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973563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07.14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仁 者 爱 人导导 入 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问于丹:“你 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 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 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 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 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问:如何理解问:如何理解“ “孔子只有孔子只有 温度,没有色彩温度,没有色彩” ”??明确:没有色彩:孔子的理 论具有普适性灰色是一种 没有色彩的色彩所谓“理 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康德语)”是也 “温度”是:仁爱释 题释 题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 迟问知(zhì)子曰:“知(zhī) 人读前四则,注意重 点字思考:“仁” 的思想内容包括哪 一些? 重点字: 1:入则孝 2:出则弟 3:吾道一以贯之 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何事于仁 6:尧舜其犹病诸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能近取譬在家里 通“悌”尊敬兄长 学说用 忠,对人尽心竭力 恕,对人仁爱宽厚 止,仅 其,大概;病,以为难 立:使……立 达:使……达比喻“ “仁仁” ”的具体内涵有哪些?的具体内涵有哪些?仁之本:孝悌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本与?” 仁之则:忠恕 忠:尽心竭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恕: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仁之上:圣(博施济众)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子曰: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1.61.6))弟子规,圣人训,首孝 悌,次谨信,泛爱众,而 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 “仁”从孝弟引发,以为本孔子说 :“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在孔子看来,对父 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甚至是人与 犬、马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忠 恕忠 恕大学者朱熹曰: “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恕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 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 :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 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 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忠 恕忠 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耶稣基督说:“无论何 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 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待 人子贡的问题是:子贡的问题是:“ “有一言有一言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 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 ,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 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 ,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于丹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 ,夫二三子也 颜回死了,同门想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按人之常 情,自己最喜欢的弟子去世了,其他弟子们想要厚葬, 孔子应感到高兴才是,为什么他反而不同意呢?因为他 主张葬之以礼孔子讲,丧葬应该称家之有无,就是根 据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办理葬仪颜回活着的时候是 贫困的,死了却厚葬,这不合礼,所以孔子反对但弟 子们不听,还是厚葬了颜回他们认为,厚葬才能符合 老师的哭之恸,才能符合老师对颜回的称道与喜爱殊 不知这样既不符合老师的心,也不符合颜回的心孔子 说,颜回把我当作父亲一样对待,我却不能像对儿子一 样对待他颜回啊,你不要怪我啊,我没有办法啊,我 不同意他们厚葬你,他们偏要这样做啊孔子的儿子孔 鲤死的时候是薄葬,颜回是把老师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 ,老师自己的儿子是薄葬,那么,颜回也应该薄葬,可 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所以孔子说自己没能像对待儿子一 样对颜回。

      从这段话展开联想,其实人世间的很多事情 都是这样我们总是以我们自以为好的方式 来对待别人,殊不知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因 为自以为好的不见得别人也以为好其原因 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以真正要对别 人好,要以别人觉得好的方式心得:己之所欲,勿强于人 读后七则,注意重点字二、分析后七则 前几则我们分析了“仁“的概念, 那么对于“仁”要怎样实践呢? 1:盍各言尔志 2:敝之以无憾 3:愿无伐善 4:无施劳 5:老者安之 6:固相师之道也. 7:过之,必趋 8: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9:霸诸侯 10:一匡天下 11: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3:子见齐衰者、免衣裳者与瞽者何不 使……坏 夸 夸耀,表白使……安 本来;协助,帮助快步走 为……而死 称霸, 完全;匡正 没有;大概;通“披”自缢 衣:上衣裳:下衣名作动(三)这几则讲仁的实践,我们(三)这几则讲仁的实践,我们 一起看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的一起看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的 1.言志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 仁,子路求仁 2.问人:重人不重财 3.于有丧者侧:尊崇礼 4.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5.见齐衰者……必趋 :恻隐之心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爱之心读读5.265.26师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别。

      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喜善好施 ,乐以助人,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 于人 孔子是“圣人”圣人之行,“老者安之,朋友 信之,少者怀之”圣人方能“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正是理 想的大同社会,老、中、青三代各有所属,社 会一定稳定,胸怀博大,境界更高 子路轻财重义,人人可学颜子有善 而不自称,卿大夫当如此;不施劳于 人民,国君当如此孔子老安、友信 、少怀,视三者如一家人,境界更高 子路忘物颜子忘善圣人忘己朱熹注:“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 路求仁”,这是三人不同点共同点则 是均无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不同 而已回顾小结回顾小结什么是“仁者爱人”呢?“仁”,首先指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 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 即所谓的“忠恕之道”,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 的普遍和谐以上通过他与弟子的谈话来表现他的仁德爱 民的思想,经由他自己表达了自己的良好愿 望思考:孔子是如此想的,那么他自己又是如 何去实践的呢?且去听去看他的言行举止吧!8.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为什么饭都 不吃饱? 9.孔子为什么要告诉师冕这是台阶,这是 坐席,某某人在这里,某某人在这里? 10.“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的 主语分别是谁?孔子为什么要对遇到丧事 、穿着礼服和瞎了眼睛的人表示敬意? 11.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说明什么?12.子贡是怎样评价管仲的?孔子又是怎样 评价管仲的?用民“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说明什么?再读再读10.1710.17 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 后不假思索的言行。

      在士大夫家,负责照管 马的一定是下人,而不是主人;在当时情况 下,一匹马的价值非常高马棚失火,如果 主人听到之后,首先开口就问马的情况,那 是把财物放在第一位;首先开口就是否伤人 ,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当然,人与 马都是生命,但是,人是同类,所以,在不 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应该先关心 人的生命安全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 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也就是孔子 所说的“推己及人”的体现——以人为本读读7.9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丧者哀戚,于其旁不能饱食,此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同 情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而孔子之所以如 此,完全是他的“将心比心”,因为体味旁人的 心情,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所以吃不饱 当然,我们今天没有必要真像圣人那样,去参加人家的 丧礼就连饭都不吃饱,甚至,与死了亲属的人在一起吃 饭也不敢吃饱但是,我们现在有些人又是不是该在人 家的丧事中去大吃大喝,猜拳行令喝老酒,麻将打到通 天亮呢?9.10(9.10(句读句读):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 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对三种人是特别表示 敬意:穿丧服的人,穿礼 服的人和盲人。

      有人认为 这是礼的规定,对于这些 人应该特别致敬同样的,孔子看到有丧服的人,他要“作”、 “趋”,是因为他的心情有了变化;看到盲人,他会特别严肃起来,是为了表达 自己的心意;至于看到穿着礼服的人,也是因为别人在进 行庄重的祭祀活动中,孔子应该也一样要努 力去感受一份庄重的氛围所以,将心比心也要表达他的严肃庄重的态 度孔子对人是以礼行之,那么对物如何呢?读: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读: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一章是记圣人取物有度和他相对的是“焚林而 猎、竭泽而渔” 蔡元培先生写过一副对联是: 异竹不锄当路笋, 伐薪教护戴巢枝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我们感受到的孔子,是一个亲近自然万物的圣人, 一个心地善良的哲人,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对万物生 灵的仁爱之心对照2500多年前的孔子,现代人对 动物的凶残捕杀,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 视和反省的 想吃海鲜用钓竿去钓,别一网打尽;想吃野味,射 飞鸟,别射杀入巢的归鸟在华夏文化中,即使天 子或诸侯在狩猎的时候,也只能“三驱”,也就是 三面包抄,给动物留一条生路,并且遇到的第一个 动物不能杀总结总结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 行什么礼,对于家有丧事者、尊贵者和盲者, 都应礼貌待之。

      同样对万物,也以同等的心对待 孔子之所以这样做,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 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 总之,孔子是用他的“仁”来贯彻他的“礼”,他的 礼,不仅仅是几个动作而已,更要紧的是内在 的那份情感,那个心 仁者爱人即要求人人都学会关爱别人在此我 们看到了孔子不管尊卑贵贱,不管是残疾人还 是健康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他都能做到 彬彬有礼,尽量为他人着想讨论:孔子的仁和礼讨论:孔子的仁和礼读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 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 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 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 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 知也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 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 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 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 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 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 的奴役这说明,孔子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 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 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讨论:孔子的仁和礼讨论:孔子的仁和礼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 :“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 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 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 不知礼?”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呀!”有人问:“管仲节俭 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住宅,家臣也是一人 一职而不兼任,人事机构庞大极不俭约,怎么谈得上 节俭 呢?”又问:“那么管仲知礼仪吗?”孔子回 答说:“国君王宫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府邸门口也设 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置酒 杯的坫台,管仲府邸中也设置坫台如果说管仲知礼 仪,还有谁不知礼仪呢?”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作业本P70)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 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译文】 子路说说:“齐齐桓公杀杀了公子 纠纠,召忽自杀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杀 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说:“ 桓公多次召集各诸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 力,都是管仲的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1节 机械能》精品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 功》精品课件.pptx 享受青春拒绝早恋+主题班会说课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