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卫生课件 第九章精神卫生.ppt
41页第九章第九章 精神卫生精神卫生张美丽人文与管理学院标识释义:标识释义: 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无限希望; 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解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谐社会的行动标志; 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是我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飘扬的绿丝带飘扬的绿丝带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中国精神卫生标志一、基本概念精神健康(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精神健康一种健康状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小区作贡献生理生理生理生理层层层层面面面面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他影响情绪和思考的身体疾病心理层面心理层面心理层面心理层面认识自我,好好处理现实生活的要求,追求个人理想,避免非避免非避免非避免非理性思想为自己带来理性思想为自己带来理性思想为自己带来理性思想为自己带来的压力和困扰的压力和困扰的压力和困扰的压力和困扰,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社会层面好好适应社会环境,明白社会及社会文化,了解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贡献社会4生理角度心理角度社会 / 文化角度分类心理健康心智精神分裂症情绪抑郁症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创伤后压症恐惧症5短暂情绪反应精神障碍怎样保持好的精神健康怎样保持好的精神健康怎样保持好的精神健康怎样保持好的精神健康层面层面生理层面生理层面l睡眠:各种生理机能获得充分的调适,肾上腺皮质醇的夜间分泌低,令精神容易放松l运动:带氧运动使肌肉乳酸积聚到达某个水平,分泌脑内啡,具止痛、松弛及令人愉快的作用l饮食:人脑部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要靠脂肪才能正常运作,维他命、咖啡因与尼古丁也影响神经系统运作,精制食物令血糖偏低,释放更多肾上腺素及皮质醇,令人焦虑心理层面心理层面l情绪智商 -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l情绪健康来自个人的信念信念,情绪问题来自非理性的思想方式。
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后果一个人的情绪困扰(C)不是来自压力事件(A),而是人的信念(B)l正面的幽默感社会层面社会层面l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交支持网络成为解决危机的资源l详见主题册(7)社交支援网络6认识压力压压力力性性压压(正面(正面压压)个人喜个人喜欢欢的生活的生活事件事件激激发发我我们们去达成去达成目目标标苦苦恼恼(负负面面压压)负负面的影响面的影响令自己不快令自己不快压力元素压力元素压力元素压力元素7压力反应个人思想及情绪,当事人如何看自己人生中的各种际遇,即觉得紧张因压力产生的行为,例如:咬指甲、眨眼,以及踱步等身体活动心理反应紧张时会呼吸加重、震颤、发汗及肌肉绷紧等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因压力源产生的因压力源产生的一种一种紧张状态紧张状态 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健康层面健康层面影响影响生理层面l肾上腺素的分泌令血压上升,肌肉收缩,代谢率升高,使身体进入全面戒备状态l若是这些反应持续过久,持续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引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不规则的心跳及免疫系统问题心理层面l行为反应 运用一些危害健康的行为舒缓压力、暂时处理问题例如:吸烟、吸毒及过度饮食l思考和记忆反应 -过度的压力可能会削弱人的记忆力及专注力l情绪反应 -害怕 /悲伤/忧郁/倦怠/生气社交层面l改变人与人的相处方式 在灾难中合作l产生的生气与愤怒却可能触发攻击行为或家庭暴力9影响个人发展的生活事件影响个人发展的生活事件一些对个人发展个人发展产生正面正面或负面负面的影响的人生经验人生经验和人生大事人生大事儿童期及青少年期:升学成人期:就职、调职、升职和离职老年期:退休可预期引致伤残的疾病分离与重聚死亡不可预期个人发展人如何适应环境压力源压力反应个人资源社会资源适应环境行为、认知及情绪策略行为、认知及情绪策略社交网络支持及援助资源社交网络支持及援助资源11压力管理压力管理 (个人资源个人资源)减低压力源影响社会支持(自尊、信息、友谊、物质援助个人性格(个人认为自己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和抗逆力)处理 压力反应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放松练习、运动和娱乐活动适应策略处理问题针对长期压力处理情绪(积极思维)12创伤后压症创伤后压症创伤后压症创伤后压症创伤事件导至当事人或其他人创伤或死亡的事件产生感觉觉得事件能够威胁生命、无法预测、罕见、极度强烈恐惧、无助或可怖精神健康轻微:悲伤反应/行为转变中度:长期失眠和焦虑严重:精神障碍13精神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又称心理卫生问题。
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二、精神疾病分类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将精神疾病分为1010大类大类7272小类近小类近400400种1010大类为:大类为:1.1.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2.2.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3.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4.4. 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5.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6.6.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如失眠症7.7.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8.8. 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9.9. 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10.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三、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因素生物学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心理因素 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社会因素 生活中的各种大事、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环境等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社会因素精神障碍成因角度角度文化角度l中西方传统民间观念,相信精神障碍与信仰及灵界有关,认为患有精神病的人是被鬼附、被巫术咒诅、被下降头或中邪,成因是命运安排,因果报应,风水问题l凡是偏离社会文化规范和准则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精神疾病生物角度l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来自基因或环境伤害,例如孕妇饮用过量酒精,影响胎儿神经化学反应: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不平衡l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可能来自遗传社会角度l社会及文化因素互相影响:重大的社会变迁引起的贫富差别、不公平、不公正等,影响个人精神状态。
精神障碍并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病态的反映心理角度l性格悲观、要求完美的人在重大生活事件、创伤经历、压力源下,往往容易产生内疚、自责、萎缩、退避的抑郁状态综合角度l人被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影响,遗传及生理特质构成引发精神障碍的基础,加上负面的心理状态、不愉快的个人成长发展过程和心灵创伤经验的积累,令一个人容易患病,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个人产生压力和影响触发精神病患17四、生命周期的精神问题婴幼儿(0-3岁) 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 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学龄前儿童(4-6岁) 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四、生命周期的精神问题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 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
中青年(19-55岁) 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中老年(55岁以上) 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五、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1.精神分裂症2.抑郁症3.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4.老年期痴呆五、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 多起病于青壮年,急性期的主要表现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部分患者转为慢性化病程,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回避社会交往,最终可成为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策略是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连续治疗和康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病征阳性妄信(错误的信念,就是别人不能接受或事实摆在眼前,仍是坚信不移)、思想紊乱(说话变得不合逻缉,别人根本听不懂他的意思)、幻觉及怪异行为阴性社交退缩、不愿跟别人说话、不理会周围的事、对事物提不起兴趣、做事缺乏动力、思想行动缓阴、木无表情、缺乏对事物的情感变化23抑郁症 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身体的疲劳衰弱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和无用、无助、无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和自杀倾向。
抑郁状态下还常出现多种躯体不适,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上述主要特征持续两周以上时,应及早就诊 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是提高知晓率、就诊率、识别率和治疗率抑郁症抑郁症抑郁症抑郁症情绪低落情绪低落(短暂短暂)l悲伤 l忧愁l闷闷不乐l没精打彩抑郁症症状抑郁症症状 (长期长期)l退缩离开人群l无故地感到疲累和不能集中精神工作l沉默孤独l食欲不振致体重下降l失眠又或是过度睡眠l不断涌现自杀的念头后果后果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社交和基本日常生活产产前前/ 后抑郁症后抑郁症因为怀孕/生产而产生忧愁、无用和被打垮的感觉,严壬需要接受医疗监察、支持和实际帮助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在发病期间,每每经历超乎常人的情绪波动低落时郁,高涨躁狂又为两极情绪病25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 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和其它行为障碍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较为常见,发生于6岁以前,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因而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的防治策略是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老年期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