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立定跳远教学的点思考.pdf
1页初中立定跳远教学的一点思考 ◎韩丰壮 初中体育教学中,包含100米、实心球、200米、三 级跳远、跳远,共五个项目立定跳远作为五个项目中的 主要项目,自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部分然而,在我 国的体育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即立定跳远是十分简 单的一个教学项目,因此无需花费精力设计教学,只需要 简单解释、练习即可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思想观念是错 误的要练习好立定跳远,需要学习好三个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相当的实践练习两者结合,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以 有欠缺,方能达到预期水平本文以此为依托,针对立定 跳远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这方面进行一 定讲解,希望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 一、起跳前预摆 学生在起跳前,主要注意上下肢的协调摆动,摆动的 方向和规律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首先要做到双臂以肩关 节为轴心,以肌肉放松的姿态进行前后方向的规律摆动, 与此同时注意双臂的摆动与下肢膝关节的运动相协调主 要以摆动动作的协调性和双臂在起跳瞬间的爆发力二者为 练习目标摆动的方式根据腿部动作差异分为以下四种: 曲腿、屈伸腿、直腿以及前后展体学生依照自己的身体 状况或喜好在老师的建议下选择自己的练习方式在比赛 前,学生的紧张情绪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 此如何减轻消极影响则是比赛中的关键问题所在。
起跳前 的上下肢协调摆动,其目的之一就是放松身体肌肉,消除 紧张情绪,在起跳瞬间释放肌肉张力,使得起跳结果更加 理想化在教学之中多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手中拿着 如沙袋、杠铃等重量、体积适中的物体进行摆动;手中拿 着稍重的球状物体进行前后方向的丢抛运动;以练习摆动 为目的的较小距离的立定跳远等练习方式除了上下肢的 摆动协调以外,还要注意练习学生肩关节的灵活性,避免 在比赛过程中,起跳前发生抽筋等状况通过一些锻炼肩 部灵活度和柔韧度的练习,比如引体向上等有目的性的运 动可以使得肩关节更加灵活,有助于立定跳远起跳前的摆 动运动和力量的发出 二、起跳时,蹬地和腾空 起跳时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详细讲解,一是起跳时 的蹬地能力,二是起跳时的腾空能力立定跳远的教学 中有一个“三快三直”的顺口溜可做参考,即双臂摆动 快、发动快、蹬地快,和身体的主要三关节,膝关节、 踝关节以及髋关节三个关节保持直立状态在即将起跳 时,注意转移重心于前脚掌,上半身微微向前倾斜,双 臂从身体后摆向身体上前方的时候,快速蹬地,随后腾 空在蹬地这一部分的练习中,要注意起跳时所具备的 的条件是否成熟,即双臂的摆动方向、发力方向以及身 体用力方向,整个身体的技能运作和谐才能达到较好的 蹬地起跳效果。
蹬地是立定跳远的关键性、决定性步骤, 这一步骤发挥得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成绩,甚至于 学生的身体平衡若动作不得当,导致学生受伤的情况 也并非鲜有发生在这关键性的环节当中,其中三大关 节在制动瞬间所产生的力量足够与否更是重中之重因 此,在日常的练习中可以通过向上跳跃、向前跳跃等方 式来锻炼关节的制动速能和力量在蹬地完成之后,身 体处于完全腾空的状态,此时所要讲解的即是关于腾空 方面的知识在学生起跳完成、处于腾空状态时,具体 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指标:起跳高度、身体的舒展度 以及腾空的姿势腾空时,由于起跳蹬地时双臂由身体 后方向上前方摆动,腾空时,双臂则回摆至身体后方, 腿部则应当尽力向后靠近上半身体,使得整个身体处于 一种紧凑的状态,缩小迎空体积在日常的练习中,为 了使学生在空中找到腾空的视觉观念,可以在练习场地 旁设置一个参照物,如确定在一已知高度的一根绳子或 者棍棒均可腾空过程中,其中腹肌以及髋腰肌的力量 的发出十分重要,腾空决定起跳完成后落地的距离以及 姿势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练习中,老师需注意组织学生 做一些能够锻炼腹肌以及髋腰肌的运动,如仰卧起坐, 仰卧单撑等运动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腾空的方向性和 身体肌肉的发力成惯性,日常训练中可以使学生练习凭 地腾空或者障碍跳栏等运动。
三、起跳后,落地 落地是腾空后的一个身体状态,此时要求学生有意识 降低重心,小腿部分向前屈伸,双臂则由腾空时的向后摆 动再摆向身体上前方落地部分,是立定跳远的谢幕部分, 此部分的准备,大部分都是在腾空时有所心理准备和方向 感知落地时,需要调整自身的重心以及大小腿间距、夹 角等细节问题,避免落地时重心不稳、前俯后仰等状况的 出现,同时将小腿部分向前屈伸,能够使腾空时间变长, 增大地面方向的位移,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实际教学中, 则需要通过跳跃腾空练习,不断地练习如何落地,才能够 使得学生在空中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才能够在实际的立定跳远中的最后一环节对自己的身体收 放自如,发挥最佳水平,获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十七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石红英) 2o14年第o2期赤前蓼 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