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对幼儿的批评与惩罚教育的适宜性.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85927641
  • 上传时间:2021-07-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对幼儿的批评与惩罚教育的适宜性 浅议对幼儿的批评与惩罚教育的适宜性 摘要: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评可以让幼儿充分认识自己的缺乏;惩罚,能让幼儿形成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的意识本文认为,适时、适度、与环境相宜的批评和处分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创造教育契机,培养幼儿抗挫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从而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批评与惩罚;适时;适度;适宜 幼儿的是非正误认知及其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导向和鼓励然而,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出现责任心不强、不能接受批评,甚至有些幼儿在听到批评后,会出现极端行为因此,如何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批评和惩罚,成为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批评和惩罚教育的适宜性界定 批评和惩罚所谓批评,就是指出缺点和错误;对缺点和错识提出意见所谓惩罚,就是处分;〔1〕心理学家雷德尔认为,惩罚是通过使人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其行为或开展的一种有方案的意图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曾如此诠释过惩罚:“孩子,我打你,是让你认识到你必须为错误付出代价〞〔2〕当然,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我是坚决反对用武力来征服来惩罚幼儿。

      批评与惩罚教育的适宜性内涵 1.批评惩罚和表扬鼓励并重互为调节立足于深层次的爱,从事实出发,是非清楚地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和批评惩罚,使二者互为调节,互促互动,这才是科学的方法 2.批评惩罚要因人因事而异幼儿有近似的共性特点,也有和不相同的个性特点,对他们运用批评和惩罚是既要注意某些共性特点,也不可无视个性特点,因人因事不同,就应进行不同的批评和惩罚,在运用时,仔细斟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批评和惩罚要选择相宜的环境如有的宜在集体面前进行,有的宜在个别谈话中表达,有的可在游戏、劳动、参观等活动中渗透,有意识地启发,使教育者的批评惩罚隐含其中,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时运用批评和惩罚,创造教育时机 所谓适时,就是要抓住理想的教育时机,及时地给予批评惩罚,力求到达良好的效果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对幼儿进行批评惩罚同样要抓住时机,否那么,“时过然后学,那么勤苦而难成〞,〔3〕时机把握得准是批评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善于发现和选择时机对于平时就多动淘气的幼儿,就要在日常行为表现中发现他的闪光点,先扬后抑地给予批评和惩罚,这样幼儿就会欣然接受 善于创造教育契机。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针对性地启发幼儿扬长避短,有意为某些开展水平较快的幼儿创造行动体验的时机,在提供成功体验的同时给予适度的批评和惩罚,到达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适度运用批评和惩罚,培养幼儿抗挫折的能力 “凡事有个度〞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度〞的意识有些家长和老师,幼儿表现不好就给予“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与惩罚这样的批评和惩罚就适得其反了因此,我们应该强化批评和惩罚这个“度〞的意识 一切从幼儿的客观实际出发批评和惩罚,也是善意的,对幼儿言过其实的批评和惩罚,会使幼儿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形成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一旦这种认识与现实生活中他人恰当的评价发生冲突,幼儿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 批评和惩罚,应恰到好处批评与惩罚的频度太低,或程度太轻,或许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但过于频繁或过于强烈,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饱含爱的批评和惩罚批评的语言要富于亲切感,具有鼓励性、启发性,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惩罚绝不是体罚,应以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为目的 四、批评和惩罚应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在对幼儿进行批评和惩罚时候,要强调方法在具体情况中要力求做到用之有方,行之有效,以最终到达增强幼儿自信心为目的。

      批评惩罚时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批评惩罚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健康地开展,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在批评惩罚过程中对幼儿自尊心的保护,那么,幼儿失去自尊心后,他就会变得不知羞耻,这对其是有害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面指出幼儿的错误行为针对幼儿所犯的错误行为,家长应正面指出 2.批评惩罚幼儿时要注意场合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在没有第三者的场时进行 3.要就事论事批评幼儿批评幼儿应该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 4.批评和惩罚幼儿时,成人应保持平和而理性的心态 帮助幼儿理解批评与惩罚我国的教育界有一种说法,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教育人 1.让幼儿明白所犯的过失与后果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防止笼统模糊笼统模糊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引起理解上的不一致因为你真正不满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3.防止破坏性的批评,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责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在对幼儿进行责罚时,必须教给幼儿做事的正确方法最好是给幼儿做些暗示,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并作出判断。

      聪明的老师会防止破坏性的批评并善于聪明的惩罚,因此我们在惩罚中一定要讲求艺术,注意及时性,强度适当,最好奖惩并用及指出防止惩罚的途径 同时,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批评与惩罚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我们必须通过平时的家园联系等渠道,努力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只有使家园教育共同配合,才会有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 【2】 毕淑敏.幼儿,我为什么打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 礼记学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