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含答案.pdf
11页1 / 11 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必考题型含答案班级: _ 姓名: _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在腊月的 _就开始了2“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58 座”说明 _,“开山鼻祖”说明_3寒食即寒食节,在 _后的第 105 天,_节前 12 天,节日期间不能 _ 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国作家 _,小说塑造了_和_这两个“顽童”的形象,赞美了他们乐观进取,敢于冒险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二、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腊八粥是作家 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 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和对家庭亲情的 _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 _到_到_ ,再到 _ 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 _、_、 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_ 的儿童形象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_ 、_两件事,其中 _这件事写得详细, 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 5写 2 句有关儿童的古诗1. _ ,_ 2 / 11 2. _ ,_ 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丁香结中,作者从形状、_、香味三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丁香花,并由此展开联想结”在文中指的是_ 。
2. 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描写了盛大的场面,课文在描写这些场面时,都运用了 _的方法3.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4.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句中“昏沉的夜”暗喻_四、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 草原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作家_原名_文章主要讲了三幅图_、_ 和_作者在最后引用了诗句:“_ ,_ ”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_ 2. 丁香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结,是 _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_,又有解结的 _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_3.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 _(朝代)诗人 _这是一首刻画 _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_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_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_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_,号_ ,世称 _他与其父_,其弟 _,并称为 _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代词人 _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3 / 11 吟咏_的词字 _,号_,人称_ 与_合称“苏辛”,与 _ 并称“济南二安”。
五、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_本文按 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2.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 _ ” 是藏戏的开山鼻祖3.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 _ 4. 腊八粥的作者是 _,课文写了 _ 和_两件事六、 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练习1两小儿辩日选自 _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 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其理由是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其理由是_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持_ 的态度,我们可从中悟出 _的道理2学弈选自 _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最后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前一个人 _,后一个人 _3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_,不能 _;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 _观察事物、看待问题;而且辩论时要有_,并且要有_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运用_ 的方法写出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是 _ , 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是_ 从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推测出_ 七、 先回想课文内容,再完成下面的填空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物分五行,书分五经,乐分五音其中,五彩指的4 / 11 是_ 。
2. 同样的月夜,在不同文人的笔下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 _ ,清风半夜鸣蝉”恬静自然,表达出词人的心情;宿建德江的“野旷天低树, _”韵味悠长,表达了诗人 _的心情3.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手捏一柄叉, _,那猹却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刻画了少年闰土_的形象4. 通过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我欣赏了_的草原,认识了 _的桑娜夫妇,桥中 _的老党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作者按照 _顺序,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这样安排的作用是 _,_2腊八粥的作者是 _,课文详写了 _ ,略写了_,详略分明,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_3迢迢牵牛星选自 _此诗借民间传说中 _、_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_4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的诗作全诗前两句 _,后两句抒发了诗人 _ 5寒食是一首 _诗,诗中的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_6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_”,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 _”;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_”的怀念之情。
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5 / 11 得到压岁钱,传说压岁钱寓意“_”7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安石的“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人想起温馨幸福的 _节,杜牧的“ 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 _ 节;王建的诗句“ _,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 _节九、 积累运用1. “(_ ),日暮客愁新写出了诗人孟浩然的“新愁”2. 茅檐长扫净( _ ),花木成畦手自栽3. (_ ),听取蛙声一片4. 待到重阳日,( _ )过故人庄5. “五岭逶迤腾细浪,( _ )诗的前半句写的是自然条件的险恶,后半句写的是红军战士的主观感受6.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_ )鲁迅答客诮7. 从“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中你看到了_ 画面8. 江南春是 _朝诗人 _所作,诗人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_ 三个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9.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是_ 十、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在七律 ? 长征中, _把乌蒙山比作 _,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_ ,_ ”的感叹2. 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_在莱茵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_ 而无法参加演唱会,于是为_ 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_ 。
3.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课文通过记叙 _、 _、6 / 11 _、_等几件事,刻画了一个 _ 的农村少年形象4. 读了开国大典一文吗,我知道了开国大典于_年_月_日在_举行十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认识了_、_ 、_的农村少年闰土, _ 、_ 的鲁迅先生我还知道了_和_ 成为知音的故事以及热爱音乐、同情穷苦人民的音乐家_ 创作月光曲的故事2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跟随课文领略了人间真情老舍先生的_ 一课让我们体会到了蒙汉情深;_ 写的穷人一文中,桑娜夫妇有着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_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爱戴之情3本学期,我欣赏了 _ 谱写的月光曲,认识了被誉为“民族魂”的著名文学家 _、在音乐上结为知音朋友的_和_,感受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4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宋代的_ 该文讲述了蜀中的 _喜爱戴嵩的斗牛画,但展出后被牧童指出两牛相斗会_,最后得出_ 的生活总结十二、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夏日夜晚,望着夜空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我会想起诗句“盈盈一水间,_”;月圆之夜,唐代诗人王建感慨“今夜月明人尽望,_”;寒食之夜,诗人韩翃用“_ ,_ ”来讽刺权贵。
2古人告诫我们:“ _ ,_ !”少年是做学问的最好时光,切勿荒废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作家_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用他的“京味儿”语言,描绘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其高潮是在7 / 11 _、_、_这三个时间点十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整理线索,理清故事内容1. 桥从 _开始展开叙述,讲述了党支部书记让_ 先撤离,让 _ 后撤离,最后自己英勇献身的故事2. 穷人中,桑娜担心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_ ,另一件是_ 最后这两件事都有了圆满的结果2展开想象,感受人物形象1. 桥中,当木桥轰然倒塌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他会喊:“_ 故事的结尾揭示老汉父子俩的关系,突出了党支部书记 _ 的精神,这样写的好处是_ 2. 穷人的最后,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会说:“_ 这表明渔夫也和桑娜一样,具有_ 的品质十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 焦裕禄为人民“ _,_”的精神万古流芳填诸葛亮名句)2. 江南春一诗中的“ _ ”, 写出了江南所特有的画面一个“风”字让人仿佛感到暖暖的春风拂在脸上你知道写春风的诗句还有哪些吗?试写一句: _ 3. 论语中有一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里的“五谷”通常指_、_、_、菽、 _。
4. 鲁迅的名言“ _ ,_ ”告诉我们,懂得爱的人更加具备勇气,更加懂得担当,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十五、根据平时积累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8 / 11 1. 书湖阴先生壁中用拟人手法,表现山水主动与人亲近的诗句是:“_ ,_ 江南春中点明江南春光美如画的诗句是:“ _ ,_ 2. 少年闰土选自 _的小说 _ ,课文重点写了_、_ 、_ 、_ 四件趣事3. 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围绕“_ ”这句话写出了夏天万物飞快生长的状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_ ,启迪我们要赶时候、尽力地长4. 童年中阿廖沙身边有许多好人,如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树条子的是徒工 _,请简述该徒工死时的情节:_ 十六、日积月累1江南春中, _,_表达了作者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2“明月别枝惊鹊, _ 稻花香里说丰年,_ 诗中写了夏夜 _、_的声音写这些声音的作用是: _ 3读了“饱经风霜的脸、树林深处”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_ 4鲁迅原名 _,他是伟大的 _、_、_,主要作品有(至少写两个) _ 、_ 5诸葛亮的一生,正如他自己在后出师表中说的那样:“_,死而后已”6本册书中学到的小说题材的课文有_,读小说要关注 _、_、_。
这几篇小说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因为_ 十七、知识回顾9 / 11 1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_是啊,只有去实践,去奋斗,才会有希望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诗卷地风来忽吹散,_ ”带我们到望湖楼观赏了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_ ,水村山郭酒旗风”带我们领略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_ 4我们要学习桥中老支书的_ 10 / 11 答案1、初旬桥多唐东杰布在藏戏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冬至清明生火做饭美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哈克伯利2、沈从文其乐融融热爱眷念急切好奇期待心满意足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干净、纯粹、天真、烂漫等粥喝粥等粥喝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颜色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点面结合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当时黑暗的社会4、老舍舒庆春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蒙汉联欢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宗璞愁怨解不完的情调心志“丁香结”唐孟浩然秋江暮色小船羁旅之思北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东坡苏洵苏辙“三苏”南宋辛弃疾田园风光幼安稼轩居士“词中之龙”苏轼李清照5、老舍时间活化石唐东杰布万事如意年年高沈从文等粥喝粥6、列子?汤问太阳距离人的远近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实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