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df
4页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武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陈立军姚丽靳秋月 研究生教育是指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的是某一学科 或专业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造能力的 研究人员或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求研究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以保证各学科知识之 间的沟通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n 1 面对汹涌而来的研究生学习热潮,面对人们日益强烈 的求知欲,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些问题以及社会对研究生能力的需求,我们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医学研究生所面对的是这个和谐社会的主 体一人,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根本,临床研究是为了在人类与疾病 的斗争中挽救人类,对于肩负的这些使命,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对医学 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一研究生教育中,基础课教学基本上延续了大学本科的教 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以培养创新思维为主的开放性、综合性、带有探索性质 的教学乜1 ,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无益;实验课教学也大都因为经费、场地等的限制能 省则省,尤其是一些前沿的技术很难开展这种经验式教学,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由自 身的创新素养决定的,从利于开发培育的角度看,主要是由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品 质、创新技法和创新技能四部分组成∞1 对于医学研究生而言,首先看其是否具有创新 个性品质,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种品质,它包括:创新意识、’意志、毅力、勤奋、 自信力、活力、诚信、积极、乐观、胆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造新人才的思维 特质,这也是作为知识型人才的最崇高境界每个人都可以尽其所能无限发挥有胆识 者靠顽强的毅力和干百倍的勤奋,才能攻破医学的堡垒,阐明人体生存的机制,认清疾 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预防控制疾病,造福于人类;其次是创新思维品质,即创造者 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及时了解所需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和及时处理问 题的思维能力作为医学研究生,研究的主体是人,是生命的科学,生命的科学是2 1 世纪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也是人类倾力要解决的问题,高通量的信息需要医学研究生 及时去捕捉,谁具有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审时度势,灵活机动 处理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并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做出创新性贡献;再次就是创新技法和 创新技能的应用,即合理选择和创造性应用新知识、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生 命科学领域中,有许多新发现是与新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的,应用X 线衍射技术发现D N A 的双螺旋结构;应用P C R 技术可以研究机体各种基因的表达;应用体外基因重组技术, 人类克隆出了“多莉”,生产出了转基因产品;直至2 0 0 2 年被评为“十大突破技术”的 i R N A ,都为人类健康的研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也是人们对新技术创造性应用的具体例 证,能驾驭新方法、新技术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型人才,也是医学研究生教育要 培养出的人才 1 、加强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创新性思维 研究生的学习往往是与创造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而学习也是以创造知识作为目标 的中国的学生不仅要学会以传统的方式思维,而且还要学会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方 式⋯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能有新的、富于创造性的思想,并能把这些思想切 实有效的付诸实践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把思维划分为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 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能力; 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实用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 运用和实现等能力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主要采用分析性思维,而科学研究阶段的学习 过程则应充分利用创造性思维,研究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则采用实用性思维。
研究生的 学习加强的是自主学习,应用的应该是以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推广以培养创造性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2 、开展课堂讨论,在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学习 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有继承而没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终将只能是模仿和抄袭,永 远谈不上创新课堂讨论式教学不仅适用于本科生更适用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在课堂 讨论中的发言和辩论就是创造性的学习,了解他人的科研思路,创造自己的科研方法, 闪现出灵感,国内外培养研究生用得最多的而且又是十分成功的一个手段就是讨论班教 学闭门造车谈不上创造,开展横向、纵向交流则可以开拓视野横向学习是指结合课 堂讲授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科研前沿问题,社会焦点问题,由导师、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问题,在研究生大量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首先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又 能吸收别人的精华;纵向学习是指一个研究方向的师兄弟、师姐妹们共同切磋学习、研 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该方向研究的前景,有助于对科研结果的归纳总结,有助于 对后期研究的前瞻 3 、广泛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开阔视野 研究生学术论坛是最常见的学术活动,是在高校里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它是以研 究生为主开展的学术活动。
开设论坛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 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和自身展示的能力等,促进研究生之间以及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知 识交叉、渗透,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畸1 论坛可以由研究生自己组织或由导师组织,每 期设一个论坛主题,采取讨论式进行,通过提出问题,能够自觉运用逆向式思维、线索 式思维和支架式思维等思维技能;通过回答问题,锻炼了研究生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 学会言简意赅、层次清晰和逻辑严谨地说明复杂问题研究生论坛不但为研究生的锻炼 1 2 4 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获得这一论题的前沿知识实际 上,当学生能够理清论题思路并能回答相应问题时,他对这一知识的已经有了比较透彻 的了解,并且能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去思考问题,这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另一种重 要的研究生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学术报告,定期组织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不仅可以提高报告 人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低年级同学学会学习,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 相互联系,取长补短最重要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创新性研究的学术活动是 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演讲,通过演讲,首先可以揭示大师们是如何确定问题的,尽管好的 主题并不能保证可以做出好的研究,但一些不好的主题从根本上就注定无法得到好的结 果;其次可以展示他们的科学精神,在知识的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培养以事实为 依据的科学探索的严谨作风;还能使学生们聆听专家大师的谆谆教诲。
通过开展学术活 动,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性学习、创造性研究 的能力 4 、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文化氛围,提高创新个人品质 研究生文化包括校园精神、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生活 方式、人际关系、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文化娱乐和社团活动,等等校园精神无论是 在哪一教育层次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提倡“团结 进取,严谨求实”的学风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严格的科 学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健康向上的研究生文化,有助于 研究生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研究生在参加文化娱乐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 的审美愉悦,是高度活跃的形象思维,通过“胼胝体”跨进专司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 领地,从而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力是以先进的创 新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其具体体现形式则是先进的文化内容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 会,作为这个社会中流砥柱的科技工作者要具有勇于吃苦、善于拼搏的竞争能力,作为 医学研究生还应具有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高超的医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在我 们这个还不发达的社会,还应具有良好的面对现实,改造环境的自信心,在现有的条件 下,胜不骄、败不馁,创造出让世人赞叹的成就。
5 、开展科研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学徒式到协作式的培养模式,科研协作关系不仅表现在一个研 究团队,而且表现在相关学科研究的相互渗透上在研究生期间科研协作应广泛提倡, 一个课题方向上新老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关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有助于创造性的应用 知识,拓展知识内容在协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团队精神 导师是研究团队的灵魂,倒是不一定是“名师”,但必须是“明师”,学有明师比自己看 书学习,冥思苦想,在黑暗中摸索徘徊前进要快得多没有哪一个人是完美的,但一个 团队可以做到完美创新也一样,创新者要构建创新团队,大多数创新发明都是集体智 慧的结晶在一个大学,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传承和提高,研究生所接触到的协 作问题表现在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参与导师或高年级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协助实验技 术教师管理实验室或仪器设备,参与实验室和学科建设,通过严格训练每一种实验技术, 规范其准确的操作,训练其教学、管理能力与实验技能,从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与实验研究技能,培养其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超前的学术意识、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实 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如何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勇于吃苦善于拼搏的竞争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研究生培养使学 生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 队精神,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沟通、交流、协作建立了桥梁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过 硬的研究生将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2 .崔鹏程.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性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西北医学教育,2 0 0 1 ,9 ( 4 ) :2 0 1 ~2 0 2 3 .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1 版.北京:海潮出版社.2 0 0 2 4 .秦伟,阴正勤.开设医学研究生论坛的实践与认识.医学教育,2 0 0 3 ,( 3 ) :6 1 ,- - - 6 2 5 .赵海燕.思维教学.1 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0 0 1 1 2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