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111737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现如今新课程的改革中,提出教师 主导、学生主体下的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认知 水平,创设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促思考,进而提高教 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兴趣和热情;学习效率;读史习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 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 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 学法中的一朵奇葩现如今,新课程的改革中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下的自主式、探究 式的学习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 问题情境,以问题促思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 重要一、问题教学法成功运用的作用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以饱满的热情、生动清晰的讲述并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众多的方法中,设置探究性问题情境促 使学生积极动脑探索、激发兴趣的最重要的一个法宝。

      2. 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形成良好的读史习惯历史教材对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叙述和阐释教 材中包括微观的内容和宏观的知识结构,所以,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掌 握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按“学一问一思一辨一用”的良好读史方法和习 惯进行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灵活多变的不同问题,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之经过反复有效的练习逐渐养成有条不紊的学习 方法与习惯,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提出问题,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通过探究性问 题的设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通过提问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运用的现状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教学法成为教师常用 的教学手法但是,问题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很大问题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老师都试图 采用问题教学法这一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手段,但实际上很多师生 的问答是假的,因为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对学生“对 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 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

      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产生的教学是假教学疽那么,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是一个 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三、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钻二新课程 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 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1.知识性问题(1) 直观设问法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 知识2) 综合归纳法如:“中国古代统治者是如何不断加强自身的权利的? ”“近代中国人 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 练,其纵横交叉,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2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求教师关注史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各种观 点,以保证问题设计的质量以及思路点拨的恰当、到位1)逆向思维法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 个有才能的皇帝,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 ”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不同 看法。

      2) 对比区别法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 特征的认识理解3) 转换角度法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而提问,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 样4) 联系现实法抗日战争是中日关系史中的重要部分,学完这一内容后,我作了这样 一段开场白:“目前,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一再抬头,军国主义势力复活, 他们否认侵略罪行,否认历史,文部省甚至通过了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 科书,这极大地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请同学们运用史 实,谈谈自己的感想如: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课 本中作了肯定性的评价学生能不能表达自己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呢?比 如:“重农抑商”这一政策显然利弊并存商鞅最后的个人命运如何?商 鞅变法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训 练总之,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 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 有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