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水土保持方案样本.doc
11页XX标段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目录一、工程概况 31.1工程概况 3二、水土保持重要性及目的 32.1水土保持重要性: 42.2水土保持目的: 4三、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与管理 43.1、组织机构图 4四、水土保持原则 5五、水土保护目的 5六、水土保持办法 66.1、水土保护普通办法 66.2、重要环保办法如下: 66.3、空气中粉尘减少办法 76.4、水污染控制和废弃物料去除 86.5、水土保持规定 86.6、生态保护规定 96.7水保特殊办法 9一、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xx本标段工程内容包括:xx等工程名称xx地理位置xx建设单位xx设计单位xx监理单位xx建设单位xx质量监督xx安全监督xx二、水土保持重要性及目的 2.1水土保持重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行条例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义务,从事也许引起水土流失生产建设活动单位和个人,有责任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第2条规定:凡从事也许引起水土流失生产建设活动单位和个人,必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依照批准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前期勘测设计工作。
2.2水土保持目的: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办法,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运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进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三、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与管理 3.1、组织机构图 组长:xx副组长:xx副组长:xx物资部:xx办公室:xx工程部:xx安环部:xx施工队伍: 桥一队:xx 桥二队:xx贝雷梁:xx 路 基:xx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建立由管理项目施工副经理分管、各职能部门(工程部、安环部、物资部等)参加管理水土保护保证体系其中工程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办法和分项工程水土方案,解决施工中浮现水土环境技术问题,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水土技术办法实行,减少对环境干扰;工程部、安环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环保工作和不符合纠正,监督各项环保办法贯彻;其他各部门按其管辖范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文明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节约和回收等四、水土保持原则 我项目部对本合同工程环保原则:我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施工合同公约执行在施工期间,做好施工区水土保护工作,不因工程施工导致施工区域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破坏,创环保先进单位。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颁布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制度有关办法保证该体系持续有效运营,防止由于工程施工导致施工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破坏在施工期间将接受并配合关于单位对我施工范畴内环保、水保工作监督检查 五、水土保护目的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粉尘、震动、废水、废弃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边水土导致不利影响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可采用解决后循环运用采用一切可行办法充分保障员工劳动卫生条件 六、 水土保持办法 6.1、水土保护普通办法 认真贯彻贯彻国家关于水土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关于规定,做好施工区域水土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照成施工区域附近地区水土污染、大面积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污水积极配合本地水土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水土监督监测 依照详细施工筹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防止施工水土污染办法,妥善解决由于施工或生活活动而产生与周边居民或单位环境纠纷,承担应负责任。
定期对本单位水土事项及环境参数进行检测,报告本月环保工作及环境监测成果,认真做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环保工作,防止工程施工导致施工区附近地区水土污染和破坏 6.2、重要环保办法如下:(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与施工周边政府单位和公司建立良好关系对于受噪声骚扰、国道施工前提前告知、发布公示,并随时报告工程进展状况3)采用一切手段防止运送物料进入场外道路和河道 (4)由于施工活动引起水土污染,及时采用有效办法加以控制,并达到规定限值 6.3、空气中粉尘减少办法 (1)施工期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环境空气质量原则》(GB3095-1996)二级原则,保证在施工场界及敏感受体附近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值控制在其原则值内 (2)在制定施工筹划、施工办法、除尘办法以及进行施工时,充分考虑总悬浮颗粒物(TSP)对环境空气污染,委派环保专职人员监督实行,保证施工场地和敏感受体附近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能达到上一条所述国家控制原则, 并保证下列办法实行: 1)施工期间,除尘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营,并保持良好运营状态; 2)施工场地内卡车车速减至20km/h; 3)厂区暂时道路所有采用硬化解决,道路经常进行维护和修复,并充分地向路面洒水,以避免施工场地及机动车在运营过程中产生扬尘。
道路每天至少洒水4次4)用以运送也许产生粉尘物料敞篷运送车,车厢两侧及尾部均配备挡板,也许产生粉尘物料堆放高度不得高于挡板、顶板设盖板加以覆盖;5)安装冲洗车轮设施并冲洗工地车辆,保证工地车辆不把泥土、碎屑及粉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路面或施工场地洗车台在基坑开挖施工之前准备就绪 6.4、水污染控制和废弃物料去除 (1)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让工作过程中产生废物进入河道和排水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将任何污水、废水、冷却水、热水等排放到或倾倒于任何公共设施及任何水体 (2)在施工过程中,谨防燃油和机油泄露弃料稳定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挡板高度 (3)在工地范畴内建造和维护排水系统 (4)防止各种废弃水、污泥及其她废弃物流到或洒落到临近土地、车道和水体,由此引起纠纷及各种损失和费用皆负责承担 (5)将各种燃料、油类等保存于适当安全容器中,以免渗漏外溢,并放置在远离河道安全地点 (6)分离可再运用施工废弃物,并将其堆放在指定解决场或临6.5、水土保持规定 (1)弃土运送采用防泄漏办法土方运送车辆堆放高度不得高于挡板、顶板设盖板等加以覆盖 (2)土方开挖如暂时堆放,选取不易受径流冲刷侵蚀场地,并在周边修建暂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同步对暂时堆积土方采用密目网加以覆盖。
(3)物料堆放防护规定如下: 1)物料运送采用防泄漏办法; 2)物料露天堆放选取不易受冲刷场地; 3)物料堆放地周边修建暂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 6.6、生态保护规定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导致不必要生境破坏或砍伐树木,禁止在工地内、外砍伐树木; (2)未经业主、监理批准,不得在施工区附近任何地点倾倒废弃物; (3)施工不需要时,关闭各种设备、车辆发动机,并将其停放在承认地点; (4)在施工场地内清除植被工作前,需得到绿环、建设、业主、监理等单位承认6.7水保特殊办法 1)渣场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 由于工程建设产生废土弃渣,在自然堆放状况下,构造松散,凝聚力较差,表面裸露,且堆放往往呈不规则状态,在雨水浸泡和地表径流冲刷下,极易形成冲沟、泥石流和滑坡体,因而施工弃渣场是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对象,本工程废土弃渣统一运送至市政弃土场,不另设弃土场2)开挖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 2.1开挖边坡要按设计图纸规定,做好边界测定和控制,禁止超边界开挖开挖中采用相应办法,防止水土流失冲刷河道导致淤积开挖后边坡按设计规定及时进行支护,并做好周边排水设施,以利边坡稳定和水土保持 2.2禁止施工人员在工区及附近采伐树木、开荒种地、取土、违章用火。
尽量原状维持施工区内生态环境,加强保护施工区外生态环境 2.3工程竣工后按合同规定,进行恢复原貌和复耕整平清理工作,恢复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 3)雨季水土流失防治 3.1施工区域、临建区域以及堆放砂石料、弃渣场及其他材料露天场地周边和场地做好防洪、排水等保护办法,并加强养护,以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3.2施工区、临建区及堆料场、弃渣场等裸露边坡采用彩条布覆盖等保护办法,防止在风化、浸泡和冲刷下发生水土流失 3.3施工区按设计和防洪防汛规定完善排水系统,做好清淤、疏通和修复工作 3.4由于本工程为延伸项目,原有排水系统比较完善,因而施工区域排水运用原有排水系统,辅助设立暂时截水、排水沟,同步,注意避免渣地积水,生产、生活用水和暴雨洪水排水系统统一考虑,合理布置排放,防止水土流失 3.5雨季填筑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依次进行,每层表面应筑成恰当横坡,使之不积水 4)土地风化水土流失防治 4.1对施工区边坡、路边、场地等可以绿化部位,要在采用工程治理办法同步因地制宜地尽量地各种花、各种草、多植树,以美化施工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 4.2对生活区、办公区,也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布设水土保持设施。
在满足水土流失防治规定前提下,着重突出绿化和美化效果,以营造良好生活、办公环境 5)临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 ①保护暂时设施周边开挖后江道、冲沟和边坡 ②暂时施工道路在运用期间,应加强养护工程竣工后,如仍需继续使用,应按规定完善排水系统,在开挖或浇筑坡面喷播植草;如需废弃,应进行植树绿化,并完善排水设施,其他暂时工程,视详细状况采用相应防护办法 ③修建暂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保证不引起淤积和冲刷 ④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良好排水状态 ;⑤施工场合占用土地或暂时使用土地设立排水沟防止受到冲刷;⑥暂时堆土场采用密目网所有加以覆盖⑦临建办公区、加工区域、临建区域围墙四周设立砖砌排水沟; ⑧办公区、生活区设立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同步进行植树绿化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