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302.pptx
302页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 绪论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1)艺术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感性的、直接的方式,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的一种“语言”艺术教育使学前儿童享受艺术之美,让学前儿童在艺术学习中自由流露情感,充分表达情绪,感受艺术熏陶2)艺术是满足学前儿童精神需求的审美性游戏艺术教育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创造,理解审美意象,树立审美观点,丰富审美感情,发展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3)艺术教育具有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形象思维的能力与审美情趣的作用,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具有影响与延续作用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活动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并发展和延续艺术文化,为社会艺术文化的发展储备人才二、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一)总目标(一)总目标艺术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最终结果的期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总的任务和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这说明,我国的学前艺术教育不仅要引导儿童关注艺术美,还必须引导儿童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和聆听,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增强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二、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二)年龄阶段目标(二)年龄阶段目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即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艺术水平,包括小班艺术教育目标、中班艺术教育目标、大班艺术教育目标等它融合了学前儿童艺术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艺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总目标转化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的阶段目标,对学前儿童的艺术学习和全面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三)单元目标(三)单元目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单元目标一般是指“时间单元目标”或“主题单元目标”其中,“时间单元目标”就是一段时间内应达到的教育目标,如月目标、周目标等;“主题单元目标”就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艺术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某幼儿园大班“爱的家庭”主题艺术活动是由亲子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音乐欣赏吉祥三宝、美术活动“吉祥如意一家亲”、戏剧表演妈妈我爱你、音乐欣赏七只小乌鸦等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组成的,其主题单元目标是一系列活动完成后要达到的目标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四)具体活动目标(四)具体活动目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某一次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某幼儿园大班“爱的家庭”主题艺术活动中“亲子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具体活动目标是:(1)通过自主阅读、亲子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图书内容2)用语言和动作大胆表现大兔子与小兔子的对话与神态3)感受亲子阅读的快乐,体验亲子间的爱与亲情,知道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相互间的爱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歌唱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最广泛、最普遍的音乐教育活动韵律活动是指学前儿童随音乐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是儿童认识、接受和表达音乐最直接、最自然的手段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主要是靠儿童的大肌肉动作,这符合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因此,可以说打击乐器是儿童自然的音乐表达工具,也最容易使他们获得快乐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音乐欣赏活动绘画活动手工活动音乐欣赏是学前儿童在倾听音乐的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表达的一种审美活动绘画活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简单的笔、纸、颜料等工具,通过点线面、色彩、构图、透视等造型手段塑造平面艺术形象,反映和表达其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艺术活动手工活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可操作的材料,如泥、线、纸等,通过捏、剪、折、编、插、组合、粘贴等造型手段,完成平面、立体或可活动的形象,以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造型艺术活动。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美术欣赏活动戏剧活动综合艺术活动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及周围环境,了解对称、变化、均匀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手法,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激发儿童审美情趣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门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在发展学前儿童各领域艺术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综合运用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设计综合艺术教育活动,以提高儿童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促进其审美体验与审美能力更加深入、全面地发展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一)集体艺术活动(一)集体艺术活动集体艺术活动是指由教师设计、组织和指导的,以整个班集体为对象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类艺术活动一般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和场地,选择以艺术为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组织全班学前儿童接受较为系统的艺术教育此外,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生理和心理都容易疲劳,教师在组织、实施这类艺术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2)每次活动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小班约15分钟,中班约20分钟,大班约30分钟。
3)把能够振奋儿童精神、促使其集中注意力的内容安排在活动开始;把儿童较陌生、较难完成的内容安排在活动中间;把能够使儿童放松状态、缓解疲劳的内容安排在活动结束部分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二)区角艺术活动(二)区角艺术活动区角艺术活动就是教师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划分为多个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等的充分互动而进行艺术学习常见的艺术区角有歌唱区、演奏区、美工区、角色表演区等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三)渗透的艺术活动(三)渗透的艺术活动渗透的艺术活动是指教师随机、灵活地渗透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和其他教育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活动这类艺术活动可以调剂儿童的生活,为儿童的思维、想象、表达提供一种非语言的方式渗透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教师在各种活动转换的间隙,以及跑步、游览等活动中穿插的艺术活动2)教师在语言、科学等其他领域教学活动中插入或安排的艺术活动3)教师在游戏、自由活动中设置背景音乐,或引导他们进行一些节奏朗诵、韵律体操、戏剧表演等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四)节庆艺术活动(四)节庆艺术活动节庆艺术活动是指幼儿园结合节庆日开展的系列活动。
节庆日包括中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也包括国际节日(如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还包括园庆、毕业典礼等在节庆日可开展的艺术活动包括歌唱、舞蹈、服装秀、戏剧等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五)自发的艺术活动(五)自发的艺术活动学前儿童还可以在游戏中、自由活动时、往返幼儿园的途中进行自发的艺术活动,这种形式不仅能给学前儿童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而且能促进学前儿童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演讲完毕感谢大家的观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 第一章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指导目录CONTENTS 学前儿童集体歌唱活动指导第一节 学前儿童其他歌唱活动指导第二节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指导策略第三节学前儿童集体歌唱活动指导第一节一、集体歌唱活动的具体目标感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表现与创造目标学前儿童在一次具体的歌唱活动中的感知目标主要包括:能够感知、体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情感与意义;学习运用各种方式理解与记忆歌词;初步学会运用歌声、眼神、体态与同伴合作交流等学前儿童在一次具体的歌唱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主要包括: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体验并唱出美好的声音;用歌声与同伴交流;声音与他人和谐、情感默契;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歌曲的情感激励与教育影响。
学前儿童在一次具体的歌唱活动中的表现与创造目标主要包括:能够初步正确地演唱歌曲,学习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现歌曲情绪;喜欢单独表演,同时也能努力调整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协调等二、多模式集体歌唱活动指导(一)融合动作的模式(一)融合动作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歌唱活动适用于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富于动作性或易于用动作来理解的歌曲这种模式多在幼儿园小班歌唱活动中采用1突出情趣具体做法是:教师创设一种有趣的假想情境,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同时用充满愉快情绪的声音演唱或播放新歌,等儿童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自然地邀请儿童参与到歌唱活动之中,先逐句教唱,再由教师做动作,儿童随音乐跟唱2突出词义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简单有趣的动作或一套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进行模仿动作或进行动作游戏的时候,教师同时开始演唱或者播放新歌,为儿童的活动伴唱3突出结构具体做法是:教师依据歌曲的结构提出几种形象,邀请儿童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或体态表现这几种形象,并组织儿童讨论,为每一种形象选择合适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随后教师演唱或播放新歌,请儿童边倾听边根据音乐的性质将这几种动作与歌声一一匹配二、多模式集体歌唱活动指导(二)创设情境的模式(二)创设情境的模式1讲述故事具体做法是:围绕歌词内容讲述故事,注意不要过于增加情节,以免喧宾夺主。
讲述时可以由教师讲述,也可以教师与儿童一起讲述为了帮助儿童弄清关系并记住歌词,必要时还可以配上图片或活动的图景2情境表演情境表演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哑剧表演、歌舞表演、木偶表演等具体做法是:教师依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设计的动作要重点突出、简单易懂、点睛出彩,从而引起儿童的兴趣,并帮助儿童记忆歌词二、多模式集体歌唱活动指导(三)由歌词入手的模式(三)由歌词入手的模式采用由歌词入手的模式进行的歌唱活动具体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1歌词朗诵歌词朗诵适用于歌词的语言较复杂,但情境性、故事性比较弱的歌曲具体做法是:将歌词单独分离出来,用儿歌或诗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分散词、曲同时学习的困难,并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把儿童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歌词的音韵和节奏等方面,而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把儿童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曲调与歌词的关系上两个阶段都应采用整体教唱法进行2填充参与填充参与适用于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词语的歌曲具体做法是:在教师第一次范唱歌曲时,儿童就以唱衬词的方式参与其中其目的是让儿童很快学会歌曲中重复出现的部分,并尽早地加入歌唱活动中二、多模式集体歌唱活动指导3音节玩耍音节玩耍是使用各种单音音节、双音音节或者简单的多音音节填入简单的歌曲,这些音节既可以是各种模仿现实音乐的象声字、象声词,也可以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单纯嗓音音节。
4歌词创编歌词创编适用于一些词曲内容简单多重复、歌词语法结构单纯清晰、具有某些语言游戏性质的歌曲具体做法是:教师直接提供某种情境,引导儿童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境,紧接着教师将儿童表述的语言组成歌词并唱出来二、多模式集体歌唱活动指导(四)由曲式入手的模式(四)由曲式入手的模式1“副歌”前置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副歌”比较大型的歌曲由于“副歌”通常都是为增加气势、强调主题而特别设计的,因此在创作手法上也更强调重复让儿童先学会演唱“副歌”,往往可以激发儿童参与演唱的兴趣具体做法是:教师采用示范、儿童模仿等方法让儿童先学会演唱“副歌”,也可以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儿童探索学习然后在教师范唱整首歌曲时,让儿童自然地在“副歌”部分参与演唱2整体欣赏这种模式适用于某些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民歌、童谣、戏曲等,以及某些歌词较长、旋律较复杂、唱腔较独特的歌曲具体做法是:教师示范演唱或播放音乐,要求儿童以听赏为主,初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形象、情绪、风格等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可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参与演唱歌曲,随着听赏次数的不断增加,儿童逐渐掌握歌曲中的其他部分二、多模式集体歌唱活动指导(五)融合游戏的模式(五)融合游戏的模式1从歌曲开始处进入游戏许多传统的儿童游戏活动都是伴随着歌曲边玩边唱的,如丢红绸找朋友等。
具体做法是:组织儿童边玩游戏边唱歌一开始不要刻意纠正儿童的演唱错误,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