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社会责任分析.doc
5页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社会责任分析脱口秀节目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涌现出诸如《奥普拉•温弗瑞秀》等一批 具有世界知名度的精品节目,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 脱口秀节目的起步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吸收、借鉴西方国家脱口秀节目制作经验的基 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同吋,为迎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欣赏习惯,中国脱口秀节0主动从传统相 声、说唱艺术中吸取营养中国脱口秀节目的快速发展与网络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持着紧 密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传媒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在脱口秀节目诞生之处,它是作 为广播节目、广告节目的穿插替代品的面貌出现,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空 间,脱口秀节目以顺应受众诉求为基本立足点调整节目定位具体來说,脱口秀节目的定位 又可以细分为节目定位、议题设置、节目形式三个层面,三者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以共生性 结构决定了脱口秀节目的定位,而脱口秀节目的定位、议题设罝和节目形式,又在根本上决 定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一、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定位与社会责任电视脱口秀节目必须有清晰的节目定位,只有在相对准确地划定了受众群体之后,某 一脱口秀节目才能真正取得社会认可总体而言,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存在着良莠不齐的客 观现实,部分节目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但更多的节目则始终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
以国内较早开始录制的访谈类节目《艺术人生》为例,其所表现的以煽情、哭戏力主的表现 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期待同吋,以《艺术人生》为代表的一系列节0面临 的嘉宾资源枯竭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我国电视脱口秀节H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 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在脱口秀节目制作方而取得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无疑将成为促进我国脱 口秀节目良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现代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认识,电视脱口秀节目主要是 “以谈话的方式阐述对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具冇一定程度的交流感为特点,坚持 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亲切感人的说理态度;顺应观众思路、针对观众疑问展幵论述;调动 设问、比喻等表达手段启发观众的联想,使说理过程带有类似于日常交谈的思想和情感交 流[1|p237英语国家以“Talkshow”作为此类节目的专称,又根据播出时间分为曰间、夜间 两类夜间播出的节主要是社会‘硬’话题,涉及国家政治、政府政策、社会制度以及法 律法规等等带有怠识形态色彩的话题,日间播出的主要是家庭生活、两性闷题、社交、夫妻 关系、子女成长等软话题 [21p4由于中西方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社会法律的差异,丙方国 家脱口秀节目以F|间、夜间作为划分脱口秀节目类型的方式没有被所采纳。
中国脱口秀节FI是在借鉴西方脱口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基础上,以展现主持人个人魅力的方式作为置换节目敏感性、严肃性的主要手段,使得中国脱口秀节目带有鲜明的喜剧色彩 以《今晚80后脱门秀》为例,作为一档在上海卫视播山的脱门秀节目,它选择了 80后相声 演员王自健及其创作班底作为节目的主力每一期节目就是由主持人王自健围绕着发生在自 己、蛋蛋、建国等人身上的故事开始,其叙述线索适当穿插了节目组导演“秦浇水”等人 随着节目的改版,又先后引进了史炎、池子、思文、建国、蛋蛋等人作为节目串场嘉宾,在 活跃节目气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节目的情感包蕴性该节目较少以直接的方式讨论社会 敏感问题,更多地是选择以80后社会人群较为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以“道徳绑架”为例, 作为一种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今晚80后脱口秀》并未以直接的方式去抨击从 事“道德绑架”活动群体的对错,而是以轻松、幽默的情景喜剧再现了一幕发生在公交车上 的“道德绑架”场景不仅让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对“道德绑架”有了准确、清晰、企面的 认识,也旗帜鲜明地表达/节目对待此类问题的基本态度,真正肩负起一档电视脱U秀节目 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二、电视脱口秀节目的议题设置与社会责任电视脱口秀节目不仅需要通过准确界定节0定位的方式,作为厘清自身社会责任的重 要手段。
同时,电视脱口秀节目的议题设罝也对其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贵任有着较为直接的影 响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欧洲伟大的小说时一种消遣,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怀念这一 点!然而消遣并不排除它的重力……将格外重的问题和格外轻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一 直以來的野心这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野心形式之轻和主题之重的结合揭示了我们人间这 种种戏剧毫无意义,到了可怕的地步 ^40米兰•昆德拉在此延续了他一贯所秉承的消解 宏大叙事的意义,他所采用的语言穿插着严肃交织的口吻和惯有的戏谑,试图令读者自己去 寻找文学的意义这一逻辑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脱口秀节目议题社会问题的讨论中,作为适 应中国观众审美期待心里的电视脱口秀节目,无法采用西方脱口秀节目直接针对严肃政治议 题展开评论的模式,但又谣要承担起自身所理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此,我国电视脱U秀节 目往往采取选择特定人群关注的特定话题作为议题设置的首选,并以隐喻的方式在其中穿插 节目组自身的观点同样以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为例,该节目将目标群体对准80后一代人, 主要讨论80后成长中遭遇的“逼婚”、“压力”、“对自己好一点”等热点话题这些话题多数情况下,都是80后群体在人生成长、职场发展和社会历练中需要而对的考验。
以此作为 节目没置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节n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还可以通过主持人与观众的互 动让不同的观点得到交辩的平台以《今晚80后脱LI秀》曾设置的“关系”议题力例,主 持人以、博客为切入点对现代人的信息沟通方式发出感慨,语言中则采用“泛泛之交”、 “君子之交”、“生死之交”、“点赞之交”的幽默表达方式,对现代社会日间疏离的人际交往 给予了评价这一方式巧妙地融合了宏大叙事与微观描写之间的特殊架构,可见恰当的议题 设置不仅可以提升脱口秀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稳定观众群体,还能够有效地贯彻电视脱口秀 节目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恰当的议题设置是体现某一电视脱n秀节目制作团队专业素质、社会责任 意识的“试金石”一方面,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将成为观众选择观看某一节目的重要判断 依据,并在节目发展和制作中的风格塑造产生影响;另一方而,节目主持人的自我定位和他 本人在议题没置中发挥的影响力,将最终成为我们判断电视脱口秀节目专业品质的直接参 考三、电视脱口秀节目的节目形式与社会责任电视脱口秀节目是现代传媒产业高速发展的产物,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它作为信息 集合体为现代人所认识一方面,电视脱口秀节目通过精准的节目定位、恰当的议题设置, 使得自身的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贵任得到了有效地贯彻:另一方面,电视脱口秀节目也需要选 择某种能够与.其自身节目内容相配套的节目形式,作为表现节目內容的重要载体。
审视一下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就会发现我们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信息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 羼杂了不良诱导性内容的负面信息,以及很多耑要加以甄别的有价值信息如何有效地发挥 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元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落实到某一脱口秀节目的操作实践,就需要节目制作者能够从传统的被动性接受信息 朝着主动性接受信息的模式实现转挽作为大众文化传媒语境的代表者之一,脱口秀节目的 节目形式必须表现出“批判性的思维转向,即转变为一种既是怀疑的、又具有讽刺特点的思 维[41pl28—方面,脱口秀节目必须要能够适应口新月异的网络传媒文化,以不断纳入的网 络词汇、当下话题作为切入点,以维持脱口秀节目的关注度:另一方谢,脱门秀节目也是引 导和塑造网络传媒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它以新锐的观点、前卫的形式,向受众群体展 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有研宄者指出:“在网络视频节目中,脱口秀以其批判风格淡化 了大众文化的平庸性与消极色彩,在娱乐沸腾的时代保持着一种相对理性的姿态,也算是流 行媒体文化中的稀缺资源l5lp71由此可见,借助网络传媒技术传播的脱口秀节目己经承担 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但脱U秀节目不纯是以网络平台作力传播途径,其主力仍然是电视脱U 秀节目,类型的复杂、多元直接决定了脱口秀节目社会责任的多重性。
对于电视脱口秀节目而言,能够以较为直接的方式展现其社会贵任的方式之一,就是 以批判社会弊端为切入点,使节目能够就相关尖锐问题得分析相对深刻在这一方而,早年 巾窦文涛主持的《文涛拍案》是我国电视脱口秀节n的代表,它选择当下社会中较为尖锐的 社会热点M题展开分析,在深入剖析现象之后的问题本质同时,力观众提供了另一种认识社 会问题的思想入径令人惋惜的是,这档节0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米能延续至今批 判兼及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问题,它因意识形态、道德评判、价值取向的分歧和争论而绵延不 休在知识分子看来,批判不是一种咄咄逼人的吹毛求疵,不是揪住对手辫子时的自鸣得意, 而是一种有人文关怀的宽广格局落实到个体的实践活动,就是对媒介信息资源从被动接受到 主动执择的转变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主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评判均表现出一种具有人文 关怀的宽广格局以对抗性姿态审视并揭露社会现存状况的弊端f61p73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的《金星脱口秀》为例,该节目采取了欧美国家脱口秀节目较为常见的主持人与嘉宾互动的 节目形式,属于国A较为少见的完整借鉴西方制作模式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同时,节目主持 人金星本人较具争议的跨性别身份和节目互动环节中所没定的议题,也为节目批判性姿态的 形成带來了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身处众声喧哗吋代的观众而言,他们在掌握了获取海量信息的媒介资源同吋,也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本正是凭借着这一方式,媒介信息中存在的真假难 辨、刻意制作虚假信息,又迫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规避虚假信息因此, 对于受众群体而言,掌握一种“批判性的阅读能力”正在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电视脱口秀节目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娱乐圈关注w题和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评价,成力现代 人掌握和了解热点话题的重要途径从客观上来说,促使电视脱口秀节目所需要承担社会责 任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寓教于乐”,要求节目制作者能够从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发展趋势 的角度对受众群体展开信息引导,促使他们在享受电视脱口秀节目带来的精神性愉悦感同 时,获得更为企面、系统的精祌性养分参考文献:[1]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7页[2] 魏驰:《中美“脱口秀”节目比较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第4页[3] [捷克]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余中先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 40页[4]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M].北京:中央编译山版社,2012年, 第128页。
「51孟洋:《融媒时代的脱口秀:介于批判与消遣之间的文化认同》[J1.电视,2015 (2): 第71页,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