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学习]会议口译记忆训练.doc
8页会议口译记忆训练 在过去这方面的东西零零散散谈了也不少,在此作此文也算对自己口译记忆训练的一个总结,有一个系统性的介绍也希望能同大家交流,对各位口译的学习有所借鉴 作为交替传译中的几个核心要素之一,记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他的存在抛去口译中对于语言的掌握等语言因素(包括中英文表达,听力理解等)之外,在技巧方面记忆显得尤为重要至于交替传译中记忆与笔记之间的关系,笔记应该始终是作为重要的配角,其关系完全是由语言自身,口译以及记忆的特点来决定的口译员作为特殊的媒介其作用就是将信息传达给客户,而要顺利地完成这项工作,译员方面必须首先要消化源信息(source speech).因为在口译的每个环节不可避免的都会有信息的丢失,仅就记忆和笔记而言,更多的精力应该投放到记忆方面事实上这里的记忆还包含了理解的过程,我们通常在讨论记忆的时候也都一并谈到了理解译员首先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此过程中笔记伴随同时进行这个过程中过多的笔记会对记忆理解产生影响,尽管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笔记中包含了众多要点,但是要重新再复述出来的成文却是变了味道精力分配上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理解-记忆-理解过程中,更多的时间对源文的结构,内容,衔接,而对于笔记方面则注重记忆中的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数字,句子的承接关系来做记录弥补记忆的不足。
在记忆训练方面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在最初采用内容相对简单的段落,段落不宜过长,开始的时候建议3分钟所有的段落,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进行记忆,然后进行复述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如果有partner的话,建议首先对进行练习的段落进行改写,一方面改写过的段落已经简化更加贴近口语,并且在逻辑连接方面更加适合思维记忆初期的时候不建议拿偏难的段落比如像新闻、政治性的东西从比较熟悉的话题开始,给自己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信心此外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尽可能的要求对方在脱稿的情况下来发言,这样对练习的同伴也是一种演讲技巧的训练,同时对于译员来说也是尽可能减少初期训练的难度,模仿会议中的节奏,以及帮助译员逐渐建立起信心在最初的训练过程中不要求译员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晰(当然清晰更好),最重要的在初期训练阶段应该注重对于段落整体框架的把握,特别是对句子的承接关系每当听到一个段落的时候应该培养能够马上建立起一个大的框架结构再平实一点说,在最初的时候将整个事件想象成一个大树的枝干,最初的时候要把这些枝干都勾勒清楚,之后随着训练的推进再慢慢地往这些枝干上来添加上枝叶(这其实也是记忆的一种方法,联想记忆-非常有用的,当然因人而异,每个人应该试着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记忆方法)。
随着训练的进度的向前推进,可以慢慢加长训练的段落,慢慢的由最初的五分钟至七八分钟注意:记忆训练过程中始终不能借助任何笔记)记忆训练中应该始终把段落的主干作为重心在每一个阶段都要不断强化,随着进度再慢慢地来加强对细节的要求在保证段落的主干,句子的承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来回忆细节对于记忆的训练在最初应该打下坚实的基础,时间在保证每天足够的训练时间的情况下(4-5小时)不低于1月的时间来进行记忆训练同时对于记忆的训练应该始终贯彻始终,而不应仅仅是最初 在训练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进行长段落的练习的时候,前面提到的 形象记忆方法 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当然长段落的练习还是建议从简单熟悉的话题开始,主干再到细节,特别长段落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句子的上下的承接关系在口译中最忌讳的的是在一个段落结束之后,看到自己的笔记中细节几乎全都有,但就是关系全都忘了(当然这又步入了另外一个问题的讨论-笔记与记忆的平衡记忆训练刚开始的入门基础它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它的进步很难马上显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朋友在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抱怨没有什么效果但有时候大家也可以问问自己,自己的训练的量是否已经到了?每天的有多少时间是在主动做这项工作?口译员在训练的时候每天7.8个小时的训练量并不稀奇。
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朱彤说过她的听力训练是通过1000个小时的训练出来的算一下如果一天24个小时不间断训练的话要41天不间断的训练,那么大家每天又能做到多少个小时的训练?口译是一门靠实力讲话的行当,一讲话就可以听出到底行不行‘光环’之后只有口译员自己才了解的艰辛 在交替传译中通常情况下演讲人在结束一段演讲后停顿由口译员进行翻译,演讲的内容则根据现场情况,演讲人又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口译员的训练,则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在最初阶段建议采用短篇经过改写的文章作为训练材料,进行复述联系时间大约掌握在5-6分钟注意在开始阶段的时候不宜采用复杂内容,或者书面的文章进行训练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口译的训练同样也是,他还是一个信心培养的过程更多的接受培训的朋友我想在英文方面还是薄弱环节,同样包括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在内,在英文表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开始简单材料,但是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逻辑在口译中一个最令人头痛的环节,你会发现自己把文章的内容已经做到了80%但是老外还是迷惑,有时候一个小的连接词,或者内容衔接上的差别,都会造成错误的理解所以训练中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书面的内容应该经过改写再来作为练习材料改写的目的是使文章更符合口语的习惯,口译在最初阶段的练习的目标应该是保证大的框架的完整,逻辑的清晰这一阶段应该保证相当的训练量保证至少4个小时每天的训练量,基本上两个星期,直到感觉处理内容比较顺手-前提需要考核自己复述的内容的质量因为基本上学位教育的话这个训练量的密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每天保证6个小时以上的工作状态 在经过一段时间短篇的练习后,可以开始逐渐增长篇幅,内容难度适当的调整,但不宜书面,过于专业的东西因为这一阶段是记忆的训练而并非内容以及语言上的训练时间可以增加到7-10分钟,注意这一阶段仍然是保证内容逻辑框架的完整性同样考核复述质量两个周的练习基本是在巩固前面的成果下一步是渐增长到15左右这个阶段巩固时间需要更长,显然这是对记忆力一个更高阶段的要求在这个阶段过后,在练习中可以把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但这一阶段的练习的经历就应该放在内容的细节方面加强侍者努力地回忆起更多的细节的东西,当然大的框架结构始终应该保证的 上面提到的是基本的训练途径,始终建议同自己的language partner进行训练,这样对于质量评定上还有所掌握因为本是自己在练习中存在的错误自己不容易发现。
如果是自己单独训练的话则应该尽可能地遵循上述的一些大的原则前提下,可以采用自己阅读复述,听新闻复述,阅读复述等等但在时间长短,难度以及训练时间上应该遵循上面提高的规则,更有利于提高 此外在技巧上则建议大家阅读一些关于记忆的文章,参考一些记忆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但是一些方法如果进行一定的训练,对记忆提高会有很大帮助这里提一下图示法(叫法不一)主要是把记忆的内容进行再现(visualize)或者想象为一个场景,来帮助自己的记忆举过一个例子,speech开始后呈现出来一棵树干,然后你要做的是把内容分配到各个树枝上去这个是平面的同样可以使场景的想象这些都是一些小技巧,但是同样需要练习,熟练之后才能得心用手记忆力同样如此,不断的练习才是提高的根本,大脑总是越用越灵活,平常就应该积极的思考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中更多的是要求一种瞬时的反应,可谓是超短时记忆了,一旦出现一处的短路可能就意味着你的几句话,或者一段的内容别人都听不懂同声传译有时候说起来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尽管理论上你可以做出这样那样的分析使用这种或者那种技巧来处理但是实践中根本不会想到“哦,这里我该用generalization了,那里我要用salami”这都是不现实的。
所有的训练都是在强化训练中成为你本能反应中的一部分同声传译因此要求的训练量,方式更加严格往往还要看是否具有这方面的能力通常同声传译阶段不会有专门的记忆训练更多的是在反应能力上的训练之前也曾提到在初期的几种训练途径这里同我们讨论记忆有关的提一下,一个是视译,另外shadowing. 其实这并非记忆训练,同传中的训练基本上是一种抗干扰能力,或者说是短时记忆同快速反应的一种结合因为同传要求在听的同时进行理解记忆在2-3秒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进行口译同时信息不会停止,这样在你记忆理解的过程中有两个干扰源:一个是speaker的声音,新的信息的进入;一个是你自己翻译的声音,你必须要知道你自己说的什么,错误地进行改正这两个无疑都是对你的短时记忆的干扰 视译,两种方法:1.一边看一边马上翻译建议第二种: 将文章打印出来,拿着一张白纸,在开始的时候渐渐往下移,保证速度不宜过快,因为有可能你的翻译还未结束内容就已经过去,这时候愈要快速的从短时记忆中提取,同时要抵抗视觉上看到新的信息的进入的干扰此时相应的技巧需要采用避免更多的信息的丢失 shadowing:跟读训练,主要是指英文,适合速度的英文语音材料,同步的重复speaker所说的内容,保证语音语调,尽可能的保持同步性,同时使短时记忆同干扰源的一个斗争的过程。
记忆训练是在口译训练中的基石,特别是交替传译,会直接影响到你的表现,因此应该引起大家相当的重视,在开始阶段打牢基础,同时对于后期进一步的提高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