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449109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5课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1.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译,书名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四、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

      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 ,“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5.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抽查背诵《夸父逐日》二、教学《共工怒触不周山》一)相关资料简介:《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不周山”释义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事实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

      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注:“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五帝” (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 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附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三)质疑: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讨论并归纳:(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三、教师总结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朗读、背诵课文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2.完成《练习与测评》上相应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