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狮(北狮)竞赛规则.doc
2页1舞狮(北狮)竞赛规则舞狮(北狮)竞赛规则第十三条 器材(—)引球 球体直径不少于 0.3m(±0.02m),颜色、图案不限四)高台 层搭台面高度最高不超过 3m第十四条 服饰 第十六条 舞狮(北狮)动作的组成和分级舞狮动作按动作的难易程度分为 A 级难度动作、B 级难度动作,C 级难度动作 A 级难度动作:是舞狮动作中的基础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技巧动作,B 级难度动作:是在 A 级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的技巧动作;C 级难度动作: 是指必须具有较高的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的舞狮技巧动 作,组合动作,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第十八条 舞狮(北狮)动作的分类与难度定级 —、上肩1.平地或高台上肩 A 2.梅花桩上肩 B 3.梅花桩上站肩,狮尾单足立(5s 以上) C4.梅花桩上站肩,狮头、狮尾双单足 C 5.飞跃(上下桩、台等)接上肩 C 二、上腿:1.平地或高台上腿 A 2.平地上腿,单足起立 A 3.桩上上腿,狮头单足起立 B 4.桩上上腿,狮头、狮尾双单足 B 5.桩上跳跃,站位上腿 C 三、飞跃: 1.连环飞跃 A 2.连环飞跃过障碍 A 3.狮绕越高台角 A 4.飞跃(上下桩、台等)接上腿 B 5.在 2.5m 以上两器材间飞跃 C 四、回转:1.三桩或四桩上环回走动,头尾互凋 A 2.单桩或双桩上环回走动,头尾互调 B3.梅花桩上做 180 度抽头转身 B 4.梅花桩上做 180 度抽头转身,上肩或上腿 C5.高台、梅花桩上挂腰旋转 360 度 C 6.狮上坛子、引狮员上狮身旋转 360 度 C 五、翻滚:1.平地翻滚 A 2.双狮互滚背 B 3.平地侧头飞滚 B 4.高台、梅花桩上跳下平地 B5.高台、梅花桩上侧翻下平地 C 6.高台、梅花桩上前翻下平地 C 7.引狮员后 (侧)空翻坐狮身 C 六、倒立1.平地矮倒立 A 2.平地中、高倒立 B 3.高台、梅花桩上倒立 C 七、接抛球 1.平地叼球 A 2.平地接抛球 B 3.高台、梅花桩接抛球(距离 3m 以上) C八、双狮配台1.双狮各种结合造型 A 2,双狮互跃 A 3.双狮重叠,引狮员在狮身上倒立造型 C 4.双狮侧(前)翻下高台(梅花桩) C九、引狮员1.引狮员翻、腾、滚、跃 B 2.引狮员踏器材上饰物(罐、花等) B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自选套路的自选套路的评分标准(满分为 10 分)一、形神表现,分值为 3 分。
形态动作要完美无缺,神态演示丰富、逼真,不少于 10 种表现,如:喜、怒、醉、醒、动、静、 惊、疑、寻、盼等,每少一种扣 0.3 分二、动作难度,分值为 3 分C 级动作不少于 10 个(含创新动作),少 1 个 C 级动作扣 0.3 分三、狮乐配合,分值为 2 分一)舞狮动作、音乐伴奏要紧密配合,自然合拍,声调要突出轻、重、缓、急和谐一致,风格 独特,较好地烘托舞狮气氛,给与满分2(二)与以上标准有差距者,根据情节扣 0.05 至 0.5 分四、步型、步法,分值为 1 分 (不少于 10 种步型、步法如:马步、弓步、虚步、麒麟步、 跪步、独立步、跳步、大小两移步、抢步、碎步、蟠龙步等)每少一种扣 0.1 分五、套路编排、器材设计,狮形、服饰、礼仪,分值为 1 分凡符合编排要求、结构合理,主题情节突出,狮饰、服饰得体,临场精神饱满、礼貌大方,能 充分利用器材表现狮的各种动作,并具有独创性,现场表演好给予满分凡与以上标准有差距者, 根据情节扣 0.05 分至 0.8 分第七章 舞狮动作失误扣分细则第二十三条 裁判员扣分一、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二、大跌(每出现一次扣 1 分) (一)狮头、狮尾俱跌于桩上、桌上或地上。
二)狮头、狮尾离体,一方跌落于桩上、桌上、或地上三、中跌(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一)狮头狮尾其中一方跌于桩上、桌上、或地上 (二)引狮员跌于桩上、桌上或地上四、小跌(每出现一次扣 0.3 分)(一)凡在器械上或上腿出现滑足、失足,上腿出现滑足超过膝盖以下二)竞赛中出现失衡、附加支撑 (三)上器材时器材损坏或倒下五、失误(每出现一次扣 0.1 分)(—)凡狮头狮尾上单腿不协调、不自然,滑足 (二)狮与狮、引狮员与狮之间配合不协调 (三)狮头狮尾非规定相撞 (四)狮饰 服饰(包括狮头配件、舞狮服饰、鞋、头饰、腰饰等)脱落五)任何乐器跌落地上 (六)进场、退场、队员列队礼仪不整齐,六、违例(一)参赛运动队出赛人数超出或少于 1 人,(扣 0.5 分) (二)桩阵高度、圆盘直径等与规定不 符每一项扣 0.5 分) (三)保护人员不得超过 4 名违者扣 0.5 分)(四)保护人员如在临场比赛中触及狮、或触器材、或提示每次扣 0.5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