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稿.docx
5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安排律》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水北学校的贺慧平,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乘法安排律》第一我对本节教材作一些分析:一、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 48-49 页二、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安排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同学的观看才能、 比较才能和概括才能;同时, 学好乘法安排律是同学以后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同学的运算才能有重要的作用;2 、教学目标依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同学懂得和把握乘法安排律, 应用乘法安排律简便运算②培育同学的分析、比较、综合才能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③通过同学的自主学习,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3、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重点:懂得应用乘法安排律难点:乘法安排律的逆运算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 教学方法 〔 说教法)在设计乘法安排律的教学时, 依据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体会,采纳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模式,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 能动性, 把课堂仍给同学, 让同学多思、 多说、多练,使同学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加的学习(二)学法指导(说学法)本节课以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同学的自学、 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同学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干脆和挑战性 ,通过同学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加教学的整个过程;四、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分析一、温故互查,复习旧知第一我用课件出示运算题, 怎样使运算简便?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是由于新旧学问之间是 相互联系的, 同学的学习应当建立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 我让同学复习旧知是为了唤起同学对所学学问的回忆, 从而可以较好把握教学起点,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二、创设情境,自学感悟 (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一)提出问题:这里共有多少块瓷砖?同学列式解答并汇报; 49+6 9 或( 4+6) 9点拨(一)( 4+6) 9=49+69 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 左边表示 10 个 9, 右边表示 4 个 9 加上 6 个 9也是 10 个 9;也就是说 10 个 9 可以分成 4 个 9 加上 6 个 9;〕同学会用乘法的意义来懂得;【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老师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 生依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并解决问题; 不仅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而且在不同的解答方法中培育同学的思维, 初步感知乘法安排律的外在形式; 】(二)、发觉问题,引发猜想1. 算一算、连一连; 〔 课件出示 〕 2〔11 + 9〕 11 2 + 9 2〔20 + 4〕 5 20 5 + 4 5(3 + 2 ) 4 3 4 + 2 42 .请同学们观看黑板上板书的这几组算式, 你有什么发觉?与你的同桌沟通; 在同学充分沟通后, 引导点拨同学找出这几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规律的猜想奠定基础;点拨(二) 依据自己发觉的规律提出假设 并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他数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设计意图:通过算一算、连一连、议一议的活动,让同学 之间充分争论沟通, 充分熟悉这些算式的特点, 为后面的猜想奠定基础;】三、举例验证,合作探究1.下面请每个同学写出一组具有这样规律的两个算式,进行运算,看看左右两边相不相等?2.汇报验证过程,进行归纳;( 1)你写出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样验证的?( 2)同桌交换验证;(引出课题:乘法安排律) 〔 课件出示 〕( 2)用字母表示乘法安排律;依据上面的字母表达式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乘法安排律?【设计意图:让同学在猜想之后,通过举例来验证猜想的正 确性;同学经受了从特别到一般, 再由一般到特别的学问推理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 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总结规律,并记住规律;给同学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 四、应用规律,拓展延长1、判定正误2.填一填12+40〕 3= ( ) 3 + ( ) 315 〔40 + 8〕 = 15 ( ) + 15 ( )78 20+2220=( + ) 203、简便运算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点拨(三)通过比较感悟运算方法的敏捷多样,培育同学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拓展题【设计意图: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通过连一连、填一填、算一算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懂得乘法安排律,同时培育同学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才能; 】五、回忆反思、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终止,回忆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探究出乘法安排律的?你有什么收成?【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在课即将终止时,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忆反思;一方面总结出学问要点即:乘法安排律;另一方面 也让同学总结出这一规律获得过程与方法, 突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由于数学教学不仅是基础学问的获得, 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