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乐昌市小城镇建设.doc
5页论乐昌市小城镇建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乐昌市处于广东省的最北端,经济不算富裕,小城镇多,乐昌市的小城 镇建设处于稳步推进阶段,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一些 问题制约者小城镇的发展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 进小城镇的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小城镇的建设、改进和完善小城镇管理水平、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保障 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好小城镇,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 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关键词关键词】】:管理:管理 规划规划 建设建设一、乐昌小城镇现状一、乐昌小城镇现状乐昌市位于广东省最北部,东与仁化接壤,南与曲江、乳源交界,西北毗 邻湖南省的宜章、汝城,是粤、湘、桂、赣四省(区)交汇中心,素有广东“ 北大门”之称京广铁路贯穿南北,京珠高速公路亦从境内通过,交通十分便 利市区距韶关50公里,距广州270公里市辖19个镇,其中有6个石灰岩镇, 总人口5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2万人;土地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29万亩。
乐昌市现设十六个镇一个区,3,048个自然村乐城是市府所在地南边 的乐城古镇,有乐石、昌山点缀城南韶乐公路两旁,龟峰、南塔隔河对峙相望 文物点主要分布于市城武江的南北两岸附近以及长来镇、廊田镇的灵溪沿河 流域北边的文物点分布于坪石镇、云岩、梅花、黄圃、庆云等乡镇2 2、、乐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乐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重大问题的决 定》提出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大战略,把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推向了一 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现代农 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逐步 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道路” 乐昌小城镇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过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 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但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问题 1.1.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配套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配套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小城 镇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衡量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实 践中许多基层政府往往将小城镇仅作为人口聚集和财政增长的手段,注重于经 济方面的建设,而忽视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致使基础设施不能适应蓬勃发展 的乡镇工业的需要,也不适应小城镇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坪石镇地处 交通要塞,广东北部的交通枢纽,镇内建有 3 个火车站,京广铁路自北向南纵贯 全镇,京广铁路进入广东的第一站为坪石站,坪石站属二级编制站坪石北货 站是一个 19 股道的现代化货运站,是广东北部最大的铁路运转场,也是广东省 的铁路大后方和综合货物运转场地之一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坪石火车站都 会挤满了人, 从坪石站坐火车往北上,或是南下都相当的便利,但是进入坪石镇的汽车却不便利了,原有的公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镇里面的道路 经常很拥堵,火车站旁边也仅仅停着几辆中巴车,如果是过年,坐火车来坪石 的人有几万人,如何才能把这些人从坪石站“运”走,是个很头疼的问题小 城镇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短缺,交通运输条件差,环保设施不健全,排、供水 设施欠发达,难以发挥其区域内农村工业中心、商业中心、交通中心、财经中 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与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大部分小城镇内缺少绿化、 广场和停车场等,旧城改造过程中,只满足于原拆原建,不能按规定退足道路 红线或预留公共建筑、绿化、广场用地,使小城镇缺乏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和吸 引力 2.2.融资能力弱融资能力弱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湘阴县本来就是国家级贫困县, 全县财政收入增长较慢,用于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金融部门又紧缩银根, 大额贷款难度加大,招商引资步伐慢,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致使小城镇建设 资金来源渠道普窄,资金缺口极大。
好多乡镇都是农业乡镇,没有乡镇企业, 靠当地财政资金积累远远不够满足小城镇建设发展需要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 小城镇发展步伐如好多乡镇垃圾中转站都没有 农民融资能力差,在经济生 活中缺乏足够的资金资源,就不可能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从根本上阻碍 了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目标的实现 3.3.盲目攀比重复建设,忽视实际效能盲目攀比重复建设,忽视实际效能 为追求政绩,有些乡镇不从当地实际出发,仅凭主观意愿,盲目追风,片 面搞一些效率低下的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偏离了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 轨道有些地方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片面理解,简单地认为搞城镇化,就是搞几 个园区,把小城镇建设理解为简单拼凑,却忽视了最为关键的效益问题其实, 搞小城镇建设说到底,就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改善农村就 业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而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简单追求数量, 追求政绩,盲目上马,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有的地方 只注重开发建设,忽视实际效果,造成“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是城镇;走过 一镇又一镇,镇镇是农村”的现象发生农民实际上在城镇生活,但主要生产 还在农村,还是种植业为主要生活来源,根本没有摆脱土地的束缚,结果农村 就业机会没能增加,农民收入未见增长,那么小城镇建设就失去发展的必要。
4.4.片面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期村镇体系规划片面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期村镇体系规划 搞任何事业,都要有长远规划同样,小城镇建设也需要做长期考虑 而一些地方不按规划办事,乱改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一个或一 张字条就可以改变规划的执行,不能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 法,建设一盘棋不少乡镇越权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任意 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项目来者不拒,急功近利,见缝插针,建设杂乱无章 互相干扰,限制了长远发展,严重影响了小城镇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些村庄规划不完善,只注重新房要成排成对,而忽视了对旧房宅基地 的改造利用,造成了农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之新房结构设计不合理, 随大流,缺乏长远眼光,给采光、通风、排水等设施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 新换代”速度加快于是,新房越建越多,被闲置的旧房也越来越多农村形 成了一些大小不等分散布局的自然村落,分散的村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 源,肢解了规整的土地,影响了农业集约化的经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 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也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建设的难度,已建成的设施也效率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给农村文明建设带来 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编制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 对分散的自然村落进行撤并,进而达到节约用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 化的进程总之,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方向,使长期有目标,短期有行动 制定长远发展目标,首先要对小城镇建设总体发展有一个全面、深刻地认识,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尽量避免过多的大拆大改,重在保护自然风貌的基础上,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既考虑现实基础,又不失长远规划 5.5.管理效率低管理效率低 小城镇政权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机构臃肿,普遍超编,少则上百人,多 则数百人,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条 块分割,小城镇与上级政府权力交叉,上级政府的部门在小城镇的大量派生机 构,切割了小城镇的权利,妨碍了小城镇的统一管理税收、工商、供电等一 些经济较好的企业或部门全部收归县(市)垂直管理,城镇中收取的城建维护 税、建设配套费和市场管理费等主要集中由县级政府使用这些因素造成小城 镇基础设施维护费用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即使依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解决了 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也可能因为没有稳定的维护资金来源而不能发挥应 有的作用 6.6.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不 但大中城市要重视,小城镇也要重视。
虽然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有更大的、更广 阔的自然天地,稀释污染能力稍强,但防治污染的能力较弱小城镇由于乡镇 工业发展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不良加剧近些年来,虽然小城镇的工业有了 很大的发展,但对环境的治理投入的较少,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水源水质 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也很严重,能源使用结构很不合理;另一方面,在城镇街 道上随处可见个体摊贩占道经商、施工单位不文明施工、车辆乱停乱放、垃圾 乱倒乱扔、管线乱拉乱横、广告乱贴乱画、花草遭破坏等现象,这种状况在一 些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尤为突出 3 3、、解决对策解决对策1.1.科学规划,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小城镇建设布局合理、风格鲜明科学规划,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小城镇建设布局合理、风格鲜明小城镇规划编绘工作要列入县、乡镇年度目标,严格考核,同时要组织有 关部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和借鉴外地小城镇建设经验,提 高小城镇建设规划水平小城镇建设要有完善的城镇规划、专业规划和详细规 划,特别是要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规划操作,防止规划走形式、走过场加强 规划的监督管理,以维护规划的纲领性和权威性领导不能只坐办公室听汇报, 要多深入现场走走看看,公安要密切配合对那些乱占公共道路、乱搭乱建现象 要严厉打击,要长期监督,不能迎接领导检查马上打扫卫生,清理街头小商小 贩,检查过后又是放松监督,顺其自然。
工作要做到实处:小城镇建设项目必 须先报审核再施工,项目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要坚决改正,使其保持与城镇的 风格完整和统一,突出当地特色使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纠,有序进行,使小城镇建设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2.2.高起点规划,建设特色小城镇高起点规划,建设特色小城镇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 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 “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 看,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 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 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考虑有主 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 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达到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要 积极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 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 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
同时,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 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 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 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 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 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 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 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 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 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 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 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 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