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五篇.docx
10页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五篇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五篇 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五篇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1 分式及基本性质 一、分式的概念 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2、对于分式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数线起除号和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式的分母一定要含有字母才是分式; (3)分母不能为零 3、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4、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 当分式的分子等于0,而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0即,使=0的条件是:A=0,B≠0 5、有理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分类:有理式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 多项式: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其中M(M≠0)为整式 2、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都乘以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方法是: (1)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次幂、所有不同字母及指数的积 (2)如果各分母中有多项式,就先把分母是多项式的分解因式,再参照单项式求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从系数、相同因式、不同因式三个方面去确定 3、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在约分时要注意: (1)如果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可直接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即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公约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2)如果分子、分母中至少有一个多项式就应先分解因式,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因式再约分; (3)约分一定要把公因式约完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2 一、定义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应点 3、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5、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重点 1、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如何做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对再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同样,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
6、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或中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底角到一腰的距离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9、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 三、注意 1、(x,y)关于原点对称(-x关于x轴对称(x,-y)关于y轴对称(-x,y)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3 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4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3.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此时的`斜边是b.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边; (2)算出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 (3)比较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数 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四、一个重要结论: 由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所构成的三个正方形满足"两个较小面积和等于较大面积" 五、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解决圆柱侧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航海问题,折叠问题、梯子下滑问题等,常直接间接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重点5 1、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2、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