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城市商业空间建设-以厦门中山路与明发商业广场为例.docx
5页浅析城市商业空间建设以厦门中山路与明发商业广场为例 ●柯桢楠 厦门大学[Reference]商业区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虽然每个城市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不同,但就城市商业的发展来看,所走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自然形成,二是有计划的开发本文就厦门中山路和明发商业广场的生成和现状探讨这两种商业模式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商业区的发展提出一点意见[Keys]城市商业空间 厦门中山路明发商业广场商圈一、商圈的形成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商业开放空间模式是“街”或“街”十“场”的混合形态所谓商圈,是指以商店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的,能吸顾客的范围二、区位概况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乃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处于辐射力、吸引力强大的中心地位五大商圈中山路商圈——最知名的百年老街中山路商圈作为厦门商业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并且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始终站在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的最前沿火车站商圈——最时尚的主题商业走时尚主题性商业路线,打造地上、地下联体商业,规划地下商业街连接贯通整个火车站商圈,突破交通因素制约SM商圈——最立体的大型购物中心扼守着厦门进出岛两大交通主干道嘉禾路、仙岳路6层的立体商业规划,独特的地理位置,适中的商业体量,最早的ShoppingMall倡导者。
东部商圈——最社区化的商业中心以岛内东部瑞景、前埔大型社区为依托,走大社区型商业路线填补了东部片区大型商业的空白,极大程度提升东部商业价值三、案例研究以中山路和明发商业广场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分析探讨二者组构特征,检验其公共空间组织的功能合理性,从而得出一些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建议1.中山路现状分析中山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山路是一条直接通向大海的商业街它直指鼓浪屿,形成一条旅游观光线路它是厦门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1)优势 中山商圈除了与生俱来的区位优势,还有独特的人文积淀,体现出厦门商业兼容并茂、开拓进取的风格;(2)困境近年中山路由于一些先天缺陷在新兴商业体的冲击下渐渐失色①业态同质化成发展瓶颈中山路上大部分商铺都以服装、首饰和茶叶为主,商铺类型的同质化十分严重;商业街区的行业最合理的结构应是‘三足鼎立’式结构——即购物40%,餐饮30%.休闲娱乐30%而目前中山路街区餐饮业、宾馆酒店业、文化娱乐业等在中山路的比重低,仅占1.34%,餐饮业、酒吧等娱乐休闲场所少之又少,竟不足1%;②新兴商业区冲击客流量急剧减少随着厦门市民居住区域的扩大,中山路这个老市区的中心地带对于新市区的一些市民来说,早已成了边缘地带,在新商圈出现之后,中山路由此不再续写其作为厦门全体市民购物中心的历史,而只能与其他商圈“平起平坐”;⑧附属设施不健全交通拥挤。
由于中山路及其附近片区,主要交通路线较少,再加上原本的道路宽度不够,周边近距离除了鹭江道以及思明路没有其他街道可以分散人流,疏散交通,导致中山路及其周边商区十分拥挤3)应对措施尽管面临困境,但谈到未来的发展,中山路商圈依旧是一块闪光的黄金,社会各界对中山路商圈的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①由单纯的商业街向综合商业区转型老店的翻新,一系列新商城的崛起对中山路单一的业态形成了有效的补充中山路应该逐渐超越了单一业态,形成丰富多样的商业内涵;②市政规划激活中山路中华城等周边商业广场的兴建不仅可以停车压力,也为中山路向综合商业街的转型提供了契机2.关于明发商业广场的现状分析明发商业广场是莲坂旧城改造催生的商业项目,位于厦门市中心旺地,西面和南面分别接临主要城市干道嘉禾路、莲前路与莲坂转盘相对属于“城市中心型”购物中心1)优势与其他商业中心不同,明发商业广场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步行街区与西方室内购物中心相结合的模式[来自wwW.lw5u.cOm]功能上以购物、旅游、休闲、游乐四大体系为主导,同时涵盖超市、百货、大型餐饮、大型游乐等多种经营业态2)困境作为一个目前全球最大的市中心商业MALL,明发商业广场对于整个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冷冷清清的广场、街道以及悠闲的店员映射出一个落寞的购物中心①市政道路规划区位条件如此优越为何人流都进不来,主要原因是隔着城市两大主干道嘉禾路与莲前大道,这两条干道都是双向8车道,车流量大,人流由此被隔断综上因素,明发商业广场虽有好的区位,却缺乏顺位的商业动线;②政府硬规政府硬规里该地块必须建设纯商业,导致商业规模达到40万平方米对厦门消费能力的错误估计,一律贪大,违背商业规律,导致了今天的失败;③高售价与高租金的矛盾据了解明发商业广场独立店的销售单价高额,1层平均每平7、8万元,地下1层每平2、3万元,而高租金高经营成本已经把大部分商家阻挡在外;④总平规划的缺陷据采访了解,众多顾客反映进明发就像逛迷宫,走道、分岔口多,这样的购物环境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四、总结在我们进行商业空间设计时,与城市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同时力求最大范围地为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塑造鲜明的城市风格做出贡献,为市民提供一个成功的休闲活动空间Reference:[1]王晶晶高力峰:探讨购物中心建筑设计——以厦门明发商业广场为例[J]中国青年建筑师,2007 (5):59,61.[2]沈劲宇:浅析Mall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U]安徽建筑,2006(3):22,23.[3]李艳伟孙荣李兵营刘书梅:关于青岛市中心商务区建设的若干建议[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 (5):56,57.[4]白光润:城市商业区位诊断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来自Www.lw5U.com] 6):74-79 -全文完-。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