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最新.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10797123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1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反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至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反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倒戈,甚至威逼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方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帮助,乘机逃脱他历经很多艰险,好不简单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

      元军主帅劝文天祥倒戈,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歼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难过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终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倒戈,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熬煎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倒戈,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酷爱自己的国家,至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宏大精神,至今仍旧永垂不朽!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2 范仲淹“先忧后乐” 宋朝的时候,有个品德非常高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他从当心怀大志,希望将来能做治国安民的宰相,为国家出力;或者做一个医生,为百姓治病救命他对人说:“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于国家的事,我就情愿做。

      后来,范仲淹做了官,还真当了一段时间的宰相他为官清正廉洁,很受好评有一年,他到泰州做管盐仓的小官,见海水泛滥上岸,百姓受难,就提议修海堤,还亲自参与运土、夯土不料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助出办法海堤修成了,当地人们感谢他,把堤叫范公堤 几年以后,范仲淹进京城做官他看到不对的事就指责,还主持改革,结果得罪了人,好几次被贬职排挤出京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做出了成果他在一生中用自己的财产办了很多义庄、义田、义宅,救济穷人,还办了一些不收钱的学校,让没钱的穷人子弟上学,可他自己的孩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有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他写了一篇叫《岳阳楼记》的文章,作了回答,表示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就是说,一个爱国爱民的人,要甘心情愿比别人先吃苦,比别人后享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是我们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宝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3 王昭君出塞 漫漫黄沙掩盖不了你绝世的风华,高山峨峨止不住你前行的脚步一代奇女子王昭君甘愿放弃平稳后宫的生活,深化这外看来与世隔绝的大漠荒野,不得不令人深思,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有着如此的大义与凛然。

      我们从王昭君出塞的故事里面又能看到什么呢? 昭君,一位生长在汉朝巴山蜀水的的奇女子,她的一生充溢了传奇与奇妙年幼便貌美如花,后被召入宫中,小小年纪便貌美出人的她原本可以凭借自己不凡的容颜与过人的才智在后宫中谋得一席之地,甚至可以稳坐后宫重要位置,但因生性高洁淡泊不愿贿赂画匠致使画匠弄虚作假让她始终未被皇帝发觉,偶然之间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边疆匈奴提出与大汉和亲的要求,皇帝不舍得自己的珍宝女儿进入这环境恶劣的边疆地区,所以准备在后宫女子中选一名才智双全的女子作为和亲的对象,然而后宫女子无一愿进入这传言中黄土漫天落后贫瘠的疆漠,这时,王昭君这位才智与美貌并存的女子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远嫁这片落后的疆土,也就是历出名的“昭君出塞” 昭君的远嫁给匈奴地区带去了大量的科学学问,促进了当时匈奴地区的社会发展,“高山峨峨,河水泱泱”正是由于昭君的毅然决然才得以开创了大汉与匈奴长达数百年的.友好往来,试想假如没有当时昭君的远嫁塞外,怎会有这数百年来汉匈交往旺盛?她无愧于这奇女子的称号,无愧于“平沙落雁”的千古绝唱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告知了我们许多许多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4 颜真卿为国殉难 唐朝的时候,有个地方官叫李希烈,为实现个人野心,发动叛乱,四处烧杀抢掠,使百姓遭难,国家也受了损失。

      怎么办呢?当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议,让太师颜真卿去劝告李希烈归顺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让年过70的颜真卿去见李希烈其实,这是那个宰相出的坏办法因为颜真卿为人正直,不愿巴结讨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会归顺,却让颜真卿去,想借刀杀人颜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为了国家的安静,他坚决果断地去了 果真,李希烈见到颜真卿,立即让部下拔出刀,围着他破口大骂,说要吃他的肉颜真卿挺身矗立,怒视着叛贼李希烈等人劝他倒戈,他说:“我来劝你们倒戈,你们反来劝我,我岂能受你们的利诱威逼我快八十岁了,还怕死吗?”李希烈命人挖了坑,要活埋他颜真卿冷笑说:“我既然敢来,就不怕死,要杀就杀!”他为自己写好了祭文和墓志,做好了死的打算 过了些日子,李希烈又叫人堆上柴草,点着火,对颜真卿说:“不倒戈就烧死你!”颜真卿视死如归,坚决果断地向火堆扑去,倒是那伙人吓得把他拉住了李希烈见颜真卿软硬不吃,确定杀了他,派人去把他勒死了颜真卿就义前,仍大骂不止,表示自己为国尽忠决不屈服的意志这位爱国老人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5 “精忠报国”的岳飞 800多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人故事,始终在我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诞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尽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叮嘱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始终坚持战斗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挽救沦陷在敌占军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除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接着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肯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倒戈派。

      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剧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歼灭敌人,复原故土,以报答父老乡亲从今,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而且-越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气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历史名人爱国先进事迹精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