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标准.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05437611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 GPHB备案号:GPH001- 古 普 会 标 准 GPHB/T8216-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古普会应用版)-01-06发布 -02-06实行 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GPH001-目 次前言……………………………………………………………………………………………Ⅱ引言……………………………………………………………………………………………Ⅲ1. 范畴…………………………………………………………………………………………12. 规范性引用文献……………………………………………………………………………13. 术语和定义…………………………………………………………………………………13.1 古树普洱茶………………………………………………………………………………13.2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14. 审评条件……………………………………………………………………………………14.1 环境………………………………………………………………………………………14.2 用品………………………………………………………………………………………24.3 用水………………………………………………………………………………………24.4 人员………………………………………………………………………………………25. 审评…………………………………………………………………………………………25.1 取样措施…………………………………………………………………………………35.2 审评内容…………………………………………………………………………………35.3 审评措施…………………………………………………………………………………36. 审评成果与评分……………………………………………………………………………46.1 评分………………………………………………………………………………………46.2 成果评估…………………………………………………………………………………56.3 特别提示…………………………………………………………………………………5附录A …………………………………………………………………………………………7附录B …………………………………………………………………………………………8附录C …………………………………………………………………………………………9GPH001-前 言 本原则按照GB/T1.1-《原则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原则的构造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原则整合了GB/T23776-,GB/T14487-,GB/T18797-,GB/T22111-和SN/T0917-,除编辑性修改外,重要技术变化如下:———增长了古树普洱茶的定义;———增长了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估义;---增长了茶叶活性、灵性及茶气的定义;———增长了古树普洱茶“越陈越真”特性;---增长了对审评成果的特别提示;———修改了审评条件部分有关环境、专用杯碗、用水及审评人员规定;———修改了审评员的基本条件和规定;———修改了审评内容有关因子及要素的描述;———修改了审评内容有关成果与评分措施本原则由黄小元个人提出,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简称古普会)归口,并在古普会试行应用本原则起草人:黄小元本原则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引 言云南古树普洱茶历史悠久,资源珍稀,是世界茶叶的茶母它是一本弘扬中华民族茶文化的教科书,是茶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高典范,是茶叶中能量与信息交流汇集最多的生命之叶大自然的神奇恩赐,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几代茶人的信奉坚守,才得以让世人从一片叶子中体验真、分享美、感受爱然而,近年来,随着茶园管养方式及茶叶制作工艺的演变、变化与提高,广大古茶爱好者,面对日益增多的品牌与单品,按照老式的茶叶感官审评评分体系来审评云南古树普洱茶渐显有漏,明显局限性。

      其审评因子比重、品鉴措施,特别是对古树茶的生命能量、信息互换的认知亟待改善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简称古普会)自10月成立以来,积极展开古树普洱茶有关理论研究工作创会会长、制茶工程师黄小元先生根据近年实践经验及身心修炼,率先提出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个人原则(HXYB/T8216-),在古普会试行应用GPHB/T8216-是在HXYB/T8216-的基本上,在古普会试行应用一年多后,经广泛收集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本原则本原则突出古树普洱茶之独具特点,初次提出古树普洱茶“越陈越真”的理念,开创性提出古树普洱茶的活性、灵性、茶气及品茶八卦,并初次将一款茶的特殊意义纳入综合评分体系长期以来,茶叶科学仅仅致力于物质研究然而,科学也有无限的无知,更何况,人类大多是凡夫俗子,感官和语言也有其局限性道是万物的源头,是生命能的本源,世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是有物混成,至后复归于无物因此,我们但愿基于对万物有灵的信奉,借“茶气”之假名,从世界前沿科学的高度,妙用中华道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对云南古树普洱茶实相更深层次的摸索,以呈现古茶另一面看不见的彩虹和听不到的乐章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措施1.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的审评条件、审评措施及审评评提成果与鉴定。

      本原则合用于古树普洱茶的感官审评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原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原则的条款,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献,仅所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献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879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 22111-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措施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 GB/T 8302 茶 取样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3.1 古树普洱茶以1949年前人工栽培古茶园的云南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性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性,分为古树普洱茶(生茶)和古树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为古树普洱茶(散茶)和古树普洱茶(紧压茶)3.2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审评人员用感官来鉴别茶叶品质的过程即按照本原则规定的措施,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及心斋的功夫,对茶叶产品的品质、后期转化及特殊意义等因子进行综合审评,从而对古树茶的色、香、味、形、气五方面达到综合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以探寻古树普洱茶“越陈越真”之古茶特性。

      4. 审评条件4.1 环境4.1.1 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室 (审评室)应建在地势干燥、环境清静、周边无异气污染的地方,宜坐北朝南,北向开窗,面积最小不得少于15平方米室内色调为白色或浅灰色,无异味干扰,窗口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无阳光直射4.1.2 室内光线应柔和、自然光、明亮,无阳光直射自然光线局限性时,应有辅助照明,辅助光线应均匀、柔和、无投影4.1.3 评茶时,保持安静,各审评人员不得交头接耳控制噪声不得超过50dB室内温度保持在15℃-27℃4.1.4 评茶前,审评人员应先到休息室或户外调节好自身身体状况,做到身心通透,心平气和,并洗手、洁面、漱口、更衣后入审评室4.2 用品4.2.1 审评台干评台供审评茶叶外形用,也可放置茶叶罐、茶样盘、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等审评用品规定台面清洁、无杂异味,色淡雅湿评台供审评茶叶内质用,可放置定期器、茶巾等审评用品规定非审评工具不得放置,台面清洁、无杂异味,色淡雅4.2.2 评茶专用杯碗4.2.2.1评茶杯,呈圆柱形,根据GB/T23776-规定,白色瓷质或高温烧制的透明玻璃材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4.2.2.2评茶碗,采用高温透明玻璃公道杯,容量150ML,杯形呈椭圆形。

      4.2.2.3喝茶杯,采用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呈倒钟形或伞形4.2.3 评茶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规定无异味4.2.4 分样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盘的两端各开一缺口,规定无异味4.2.5 叶底盘小木盘为正方形或长方形4.2.6 称量用品天平,感量0.1g4.2.7 计时器定期钟,精确到秒4.3 用水审评用水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参照GB 5749执行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同一款茶,每一泡水应不反复烧开4.4 人员4.4.1 茶叶审评人员应获有《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品评古树普洱茶规定至少达三年以上经验4.4.2 审评当天身体状态佳,心情平和4.4.3 审评前不能使用化妆品,不能吃刺激性较强的食品,严禁吸烟5. 审评5.1 取样措施按照GB/T 8302规定执行5.2审评内容5.2.1审评因子按照古树普洱茶的综合品质(色、香、味、形、气)、后期转化、特殊意义三项大因子进行5.2.2审评因子的审评要素5.2.2.1 综合品质的形:涉及干茶的外形,精制成品茶形及叶底形5.2.2.2综合品质的色:涉及干茶的颜色,茶汤颜色及叶底颜色。

      5.2.2.3综合品质的香:涉及干茶的清香,盖香、喝茶杯中汤香、公道杯和喝茶杯的冷香及茶汤在口腔的内香,重要指标为:浓度、纯度、持久度5.2.2.4 综合品质的味:涉及茶汤的甘甜度、苦涩度及协调度5.2.2.5综合品质的气:涉及茶气的强弱、顺滞、清浊、神化5.2.2.6后期转化因子重要指茶汤的饱满度、茶叶的耐泡度及茶叶活性与灵性5.2.2.7特殊意义是指该款茶在推动整个古树普洱茶行业发展中突显的个性、地位及价值5.3审评措施 5.3.1综合品质审评措施参照遵循GB/T 23776-审评措施,但本原则提出修改并增长的其他因子参照如下措施5.3.1.1综合品质—香——内香/冷香内香是指茶叶香气在热茶汤含在嘴过程中体现出 来的浓度、纯度及持久度,也可俗称水生香在茶汤30-40度左右,先大口含住茶汤静置口中,用向内吸气的措施,使茶汤在口腔内充足翻滚,但茶汤不吞咽,一般香气会集中表目前口腔的上腭部分审评冷香措施,公道杯和喝茶杯在出汤后,用手按“横8字”顺序左右来回摇晃,使之与空气充足接触,静置约一分钟,而后通过嗅觉闻香的持久度、浓度及纯度5.3.1.2综合品质—味——协调性协调性是指茶叶多种内含物质成分在茶汤中层次、协调的综合体现。

      苦能化甘、涩能转甜,转化过程即可产生层次,甘甜体现可判断其协调性三泡审评后,待口腔积累一定茶叶内含物质后,喝一口温开水,静含一分钟,观测水在口腔中的变化,另将每泡剩余茶汤放置一起,待综合茶汤冷却至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