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下7.2《奇妙的剪纸》课案.doc
3页《奇妙的剪纸》课案单位:海安县西场镇中心小学 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崔艳丽 时间: 2010.04 课 题轴对称图形课 型新授案 序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的能力数学思考通过自主创作,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解决问题学生在认识、欣赏和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制作轴对称图形情感态度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制作轴对称图形理论支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构建以“活动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与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每一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作品赏析,引入新课 二、作品分类三、模仿剪纸四、二次创作 五、独立创作 六、全课总结1.欣赏剪纸作品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老师想请大家先欣赏一些剪纸作品,想看吗?2.介绍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又叫做窗花。
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剪纸,好吗? 3.提问: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教师相机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说说哪些是轴对称的?1.观察分析谈话: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也有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2.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1.研究方法,引导观察: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案?你知道这样漂亮图案是怎样剪成的吗?2.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教师指导剪枫叶图案:一次对折——沿外边画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按照要求及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3. 小结:小结:剪纸时对折要整齐,画样要美观,用剪要稳当1.出示第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通过学习剪纸,我们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了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⑴讲步骤: ①先把长方形纸一正一反叠起来 ②在折叠的这一边画上图。
③沿着画线边剪⑵学生独立模仿剪谈话:剪纸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⑶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交流展示2.第63页长方形剪花边——叠剪图案⑴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⑵引导:问:那怎么判断所做的剪纸作品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放手让学生自主创作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想知道更多的剪纸知识吗?学生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有的是对称图形有的是不对称图形学生口答学生自由发言组织学生拿出工具进行剪纸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一一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四人一小组,自主创作剪纸画学生口答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欣赏中国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体验剪纸作品的多种对称形式,让学生鉴赏数学中的美,同时体会到民间艺人是怎样剪出这样奇妙的作品通过介绍剪纸的历史,使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演示剪纸——一张正方形纸转眼变成了美丽的窗花,巧妙设计,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剪纸的奇妙,不知不觉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体验美丽、神奇的花边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鼓励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提倡立异创新附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正方形纸→折叠(对折或再对折)→沿画线剪→美丽的窗花长方形纸→一正一反叠起来→在折叠的这一边画上图→沿着画线边剪→美丽的花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