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EHS 新版文件2014】33持续改进管理程序2014.05.24.pdf
8页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CHHY标准 CNHZ/QEP-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第六版, 2014-05 第 1 页,共 5 页 战略所有者:HEX 内容所有者:VSM 批准: 李开泉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致力于质量、环境、生产能力、交期、成本、KPI等改善,活用各种管 理技术,促使本公司经营体制更加健全 2 范围 适用于丹佛斯(杭州)板式换热有限公司海盐分公司任何改善活动皆可适用 3 定义 3.1.持续改善:为将持续不断改善理念贯彻至全体员工,以提高质量、环境、生 产能力、交期、成本、KPI 等管理水准,其进行方式可以专案改善活动或提案改善等方式 3.2.DPP:DANFOSS PRODUCTIVITY PROGRAM 丹佛斯生产力项目 3.3.FPP:FULL POTENTIAL PROCUREMENT全方位潜力采购项目 4 职责与权限 4.1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5 流程 6 内容 6.1.改善活动实施步骤可依管理四大循环:计划(Plan),执行(Do),确认(Check),处理 (Action)可导出十个步骤,作为进行工作改善的依据。
管理四循环 改善步骤 进行要领 Plan 计划 主题选定 改善主题决定方式: a.认为须改善或解决问题时:如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卫生、业务改善、KPI提升等 b.问题显现时:如不良品或合格率降低时 c.为完成主管的目标或指示事项时 将问题的存在,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目标设定 决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值 决定目标完成期限 预估完成 改善计划拟定 预定工作进度项目,期限及分工合作(5W2H)原则 改善计划要取得共识及主管的核准 现状把握 进行现况的实际观察,收集数据 将现象的差异、不好之处加以比较 利用层别或柏拉图加以分析 解析 整理出所有影响结果的原因 利用5个WHY方法追查主要原因 从要因中追求主要原因 反复利用脑力激励术及特性要因图进行分析 对策拟定 针对问题点主要因素拟定解决方法 提出具体且可行改善方案 评价改善方案,决定较佳方案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D o 执行 对策实施及检 讨 可利用IE,VE,QC等手法实施改善案。
进行中间检讨,确认,亦可修正改善案 利用图表整理改善中的效果 定期检讨,直到有成效为止 Check 确认 效果确认 将改善目标与实施结果加以比较 以图表比较改善前后的状况 对照目标找差距并分析原因 列举出定量化的效果 列举出无形效果 Action 处置 标准化 将改善后有成效的部分,列入作业标准, 以防止再发 明确交代5W2H的要领 区分标准是新订,改订,增订或废止 新的标准应实施教育 标准须反映到标准化体系内 检讨及改进 将改善的经过作整体的反省 遗留的问题或新问题的检讨 定期查核改善成效及维持效果 改善报告完成后,须呈报主管确认 6.2.数据分析 通过公司经营状况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可选定持续改进的主题 6.2.1.公司级数据和资料的内容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顾客需求信息(包括顾客满意和不满意信息),不合格品信息(包括返工、 废品、顾客退货产品等), 过程能力信息(包括CPK、PPK、MSA、Xbar-R图 的有关信息),采购信息(交付、价格、质量、技术),质量成本信息,体系运 行信息,环境、安全、5S,行业和竞争对手信息,公司合同执行及交付能力信 息,产品性能及改进信息等。
6.2.2.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 6.2.2.1.财务部负责每月整理一次公司财务状况,就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方 法或建议作出说明 6.2.2.2.价值流部负责每月一次对产品的交付情况、产品的制造周期、设备的故障 停机率及维护保养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汇报 6.2.2.3.供应链部负责每月统计、库存品周转、交货可靠率、供应商交货可靠率、 仓库盘点差异情况、每月统计定单完成情况,每年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对 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信息作出说明,并提出建议或意见 6.2.2.4.质量部负责每月对收集的质量、环境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就采购质量、 过程质量、最终检验、退货产品等和安全、环境检查、内外部审核状况进行汇总 形成“质量部月度报告” 6.2.2.5.人事部每月对人员流动、招聘、考勤状况进行统计汇报,每年进行“满意 度调查”,并对不足点进行改进 6.2.2.6.适用时,研发部负责每年一次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和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 息,对产品的性能及改进需求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产品性能及改进信息分析报 告 6.3.统计技术的运用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在持续改进过程中适当的使用统计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问题的解决。
6.3.1.公司内部的质量问题,一般可通过QC七大手法及SPC(统计过程管制)可 解决,少部分需应用到 中、高级统计手法或技术(抽样计划、统计推定及检定、实验计划法DOE、多变 量解析法等),以下是对以QC七大手法及SPC的说明: 柏拉图:将一定期间所收集不良数,缺点或故障的发生等数据依项目、原因加以 分类,并按其出现大小(多少)顺序排列加以分类 特性要因图:能清楚地表示出结果(制品的特性)与原因(影响生产的要因)的 影响情形或二者之间关系的图形,因形状类似鱼骨,所以又称“鱼骨图” 直方图:将收集到的数据依一定的方式分组,列出每组所出现的数据个数,横轴 表示组界,纵轴表示次数,将每一组以长方形图示坐标上即为“直方图”或称 “次数分析图” 检查表:在收集数据时设计一种简单的表格,将有关项目和预定收集的数据,依 其使用目的以简单的符号填注而且很容易汇总整理,以了解形状,作分析或点检 用,这种设计出来的表格称“检查表” 层别法:把机器操作员或其他制造要因以机器、操作员或原料等,分别收集数 据,加以统计比较,然后找出其间是否有差异,而针对这差异加以改善的方法称 为“层别法” 散布图:两变量或多变量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如有关系其程度有多少,此分析方 法所点出的图称为散布图。
控制图:一种以实际产品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定过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 而以时间经过用图形表示者称为“管制图”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推移图:将收集的数据依一定的方式描绘出每个出现的数据点,分析数据的变化 趋势 SPC:即统计过程控制之意,详细内容可查阅相关书籍 6.4.DPP 公司在生产力的改进遵循集团的DPP流程,归口部门价值流部 6.5.FPP 公司在成本的改进遵循集团的FPP流程,归口部门战略采购部 6.6.提案改善 全体员工可通过提交改善提案的方式在质量、环境、生产能力、交期、成 本、安全、环境、KPI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改进想法,由主管或公司管理层审批确 认后,推进实施,根据实施后的带来的效果、效益给予提案者和实施者一定的奖 励 6.7.改善报告 改善项目的推进者在项目完全实施后,应整理相关资料,编制形成“改善报 告”,进行存档管理,以作为经验教训资料 7 相关参考文件 7.1.纠正与预防管理程序 8 相关记录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保存期限 改善提案 CNHZ/QER-32-01 3 年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变化相对于上次发布: 2009-02-20:第二版,加入环境体系的内容,朱建英修订 2010-04-01:第三版,ISO9001:2008标准要求换版及增加电子文件管理要求, 范岭 梅修订 2011-05-05:第四版,加入TS16949标准内容,陈虹江修订 2013-06-06:第五版,更新为海盐版本,陈虹江修订 2014-05-24:第六版,组织变更,调整为适用空调与制冷事业部要求,同时变更为的的 Danfoss通用版本,李丽丽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