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5页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重点)3.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思考、探究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从气温的空间分布来认识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复习1、 什么是等高线?2、 什么是等深线?复习回顾以前知识,为学习等温线做准备温故知新等温线的判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气温的差异用等温线表示,那么什么是等温线?(2)A、B、C三地哪里属于低温中心?(3)B、C下面的矩形是一样的,把它放在等温线图上的不同位置,那么C和B矩形各经过几条等温线?(4)注意观察,B矩形两端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C矩形两端呢?(5)B、C两地,哪里的温差大?这与等温线的稀疏有何关系?(6)想一想: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哪些相似之处?知识应用:问:A和B各代表什么地形?4℃6℃8℃10℃12℃14℃AB 总结:a、同一条等温线上的点温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等C、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d、同纬度地区,由温度高低,可判断地势高低联系回顾等高线图判读的基本要领,再通过设置问题,促进学生对等温线的理解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读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课本P66读图题2) 总结纬度与气温的关系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变化原因?(纬度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不同3) 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有何关系?(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4) 南北半球等温线相比较,北半球等温线曲折,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原因是什么?(5) 总结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问题探究: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在中纬度的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出现了0℃闭合低温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答案4)南半球受海陆分布影响小,海洋面积广大总结:1、 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2、 在同纬度地区,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3、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问题探究: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通过读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特点北半球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活动探究:课本66页活动:一、提出问题:1、1月,同纬度地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里气温低?2、7月,同纬度地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里气温低?3、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有何差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生活感受:(通过生活体验解决问题)(1)生活体验:夏天赤脚走在沙滩上,感觉沙滩 ;把脚伸进海水,感觉海水 。
(2)、冬天为什么陆地土壤都上冻了,水底不结冰?三、延伸思考:在炎热的夏季,我们可以到哪里避暑?(1、上山;2、下海;3、两极由此可补充: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知识应用:720m28.8 ℃1520m?℃思 考 题四、解决问题:(说出问题答案)1月,同纬度地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里气温低?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有何差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知识应用:问:图中所示是什么季节?学会读图,会看等温线的分布思考题答案:100:0.6=800:XX=4.8℃28.8—4.8=24℃一月和七月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差别大一月,等温线密集,此时各地气温差别大七月等温线稀疏,此时各地温差小学生通过看图,生活体验、说出问题答案设置“活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季节差异通过“读图”得出结论小结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 2、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 。
3、等温线闭合,表示 和 气温的差异 1、等温线大致沿 方向延伸,气温由 向 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带,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一样(1月陆地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 海洋;7月,陆地气温 海洋 3、北半球等温线比较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当堂达标:1、山下(海拔50米)的气温是24℃,山上(海拔4550米)的气温是( )A、-27℃ B、-3℃ C、39℃ D、-12℃2、冬季时我国南方的气温比北方高的主要原因( )A、南方纬度高 B、南方地势低 C、南方纬度较低 D、南方靠近海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
2)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 洲、 洲、 洲3)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 之间,属 带4)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其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下5)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较,较平直的是 ;此现象是受的 影响,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造成的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根据教材内容,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再配以地图,既能分化难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二是每个知识点后配以相应的问题加以巩固,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三是条理清晰,让人感到整个课堂脉络分明,有层次感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读图,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二是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要用生活经验的实例来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