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中职人才培养方案.pdf
14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590102) 中职专业:计算机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二、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 (一)中职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 1.就业方向 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与维护和小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工作, 可 到工厂、企业及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站开发的编程及相关网络安全等硬件维 护工作 2.职业岗位分析 主要就业岗位: 计算机系统操作员、 计算机维修技术员、 计算机软件技术员、 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站系统维护员和网页制作员; 拓展就业岗位:图形图像设计员、网络工程师和网站设计师、计算机设备销 售员 (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 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 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因此,中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注重专业技能 的操作, 专业理论为技能操作服务, 以够用为度, 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强调的是技能的熟练程度; 本方案保证中职阶段高中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将高职段的有些基础课程前 移到中职段或者跨越两段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放在中职阶段进行,专 业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则主要放在高职段进行。
充分考虑毕业生以后接 受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加了高职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同时又 考虑学生在完成中职段学习后就业的需要, 增加了包括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 践教学时数 本方案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 律和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针对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体验认 知→训练强化→顶岗熟练”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实行“三段贯穿、专兼结合、 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学习和实训、校外生产实习、顶岗 实习,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按照“知识-单项技能训练-岗位技能 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的能力递进过程,实现学生能力逐步提升第九、十学期 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 32 周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 加生产实践、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工作日记、撰写实习总结,负责学生的安全及 出勤、团队协作、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学院教师巡回指导,解 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技能、岗位能力、 社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表表1 1 中职阶段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职阶段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岗位名称岗位名称 主要工作主要工作 任务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课学习领域课 程程 网站开发 设计员 网站建设 网页制作 后台设计 网站维护 网页美化 1. 能依据客户需求分析设计网页; 2. 能 根据功能模块需求编写后台程序; 3. 能 开发维护网站数据库;4.具备美化网 页所需基本图形图像及动画处理能力。
网页制作 网站建设 C语言 Photoshop Flash 数据库 网络建设 维护人员 网络建设 网络设计 综合布线 服务器架设 网络安全维护 能够依据客户需求设计网络布线方案; 具有综合布线实施能力;3.具备使用、 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的能力 网络布线 网络基础 服务器架设 网络规划与 设计 图形图像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设计 1.能够熟练使用平面设计软件;2.能 Phtotoshop 设计员设计室内设计够依据客户需求设计平面作品;3.能 够美化客户需要修改的平面作品 Flash 计算机维 修技术员 计算机组 装与维护 计算机故障处理 1.具有查清产品故障现象、因的能力; 2.能确定故障的初步方案;3.做好维 修前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组装 与维护 计算机装配 1.计算机软硬件组成原理分析能力; 2.电子元器件识别能力;3.计算机硬 件组成结构应用能力;4.硬件部件性 能指标分析能力;5.电路原理与识别 能力;6.计算机硬件组装能力;.操 作系统安装能力;8.硬件驱动程序安 装能力 计算机组装 与维护 模拟电子电 路分析与应 用 数字电子电 路分析与应 用 笔记本电脑故障 维修 1. 具备笔记本外围电路识别分析能力; 2.笔记本外围接口电路故障现象分析 及维修能力。
计算机组装 与维护 模拟电子电 路分析与应 用 数字电子电 路分析与应 用 计算机控制 技术 三、专业定位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1.学制:基本学制一般为五年,中职基本学制 2 年 2.招生对象:黑龙江省内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 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掌握数据通信及各类网络的基本知识和 技术,并掌握网络应用、维修和管理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方面的高素质中级 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中职专业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结构总体要求 ①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 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 ③掌握阅读、理解外文软件文档所必备的外语知识 ④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⑤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 事件驱动程序设计和面向 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网络应用编程的知识 ⑥有网络硬件和软件设置、安装和维护的知识 ⑦具有网络多媒体应用背景下,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 ⑧具有通信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知识 2.专业能力总体要求 (1)专业(能力)方向 1:网络技术及应用、管理 ①具有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等基础能力; ②具备网页设计的能力; ③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 维护; ④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⑤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 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维 护; ⑥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⑦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能力。
(2)专业(能力)方向 2:办公自动化及设备维护 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②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 ③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 ④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 ⑤熟悉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⑥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3)专业(能力)方向 3:网页制作及网站维护 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②掌握设计网页工具软件; ③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 ④熟悉网站架构; ⑤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3.素质总体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人际交流能 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 德和敬业精神 四、培养思路 1.总体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研究高 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与天津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等 企业合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建网、管网、用网”职业能力的高 技能人才在培养“管网”能力方面办出特色深度融合典型企业,聘请资深企 业专家,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 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按职业养成规律从基本职业素质、小型局域网、企业网、广域网的能力要求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引入校内,教师融入企业,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 基地及相关运行管理机制,满足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导向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的需要将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训室车间化,校企资源共用,人员相互流动建 设一支“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创立国 内一流且有骨干示范作用的品牌专业, 为国家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专业的高技 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 2.具体思路 (1)围绕地区经济,依托行业企业,分析人才需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高科技园区产业为龙头,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和素质规格 使本专业重点满足需求比例较大的 网络管理员岗位,并能较宽范围地就业于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 与世纪光谷网络公司,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合作,与五大连池职教 中心等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适应东北老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 符合职业岗位要求,重构职业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进程按照典型网络工 程项目由简到繁设计,教学方法由任务驱动设计出对知识的反思,归纳出各项教 学保障制度,由岗位能力标准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改革工作任务达标式教学评价 体系。
(2)实训基地建设中,与神州数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围绕专业培养 目标,依托行业,采用协作、合作、引进、共建等多种形式,建成设备先进、功 能齐全、实训情境职业化、实训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柔性化的全国一流的职业 技能训练场地新建、扩建、改建实训室能够承担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提供计 算机大赛的训练和竞赛的场地依托地区行业、企业,继续深入建设校外实训基 地,其中紧密型 4 个,深度融合 2 个从网络建设过程、网络管理经验和网络应 用方法制定顶岗实习要求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互 惠互助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计算 机应用技术专业等专业群的建设适应市场需求,改造和创办新专业,为地区经 济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服务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行业企业资格证书授权认 证点或职业技能培训点,成为行业企业和区域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校企合作创 建研发中心,创新工学结合模式在校内建成真实的中、小企业网络环境和真实 的企业网站环境作为企业网络工程的试验基地和学生综合性职业训练的场所 按照企业工作环境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基地,师生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师徒 方式教学,校内体验就职。
(5)教学资源建设,围绕“IT”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 建立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 (6)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 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各项管理制度通过研究开发和教学 实践,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 表表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课程设置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课程设置表 课程课程 类型类型 序号序号中职开设课程中职开设课程 开设开设 学期学期 学时学时学分学分序号序号 公共公共1语文1-212861 素质素质 课程课程 2英语1-29462 3德育1-212863 4体育1-415264 5心理健康11815 6职业生涯规划1、42826 7物理140.57 8计算机操作基础16448 9数学16449 专业业 必修必修 课程课程 10ID164410 11办公软件232411 1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64412 13PhotoShop 图像处理264413 14计算机网络技术360414 15Access 数据库技术364415 16C 语言程序设计396616 17网络营销技术3603.517 18网页设计4603.518 19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技 术 4603.519 20网络综合布线技术4603.520 21Flash 动画制作技术4603.521 合计合计142483 六、教学进程与学时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表表 5 5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总时间安排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总时间安排表 学期 周 123456789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一⊙。












